A | A | A

第37章 拜师学艺挖瓢瓜

小说: 多彩的岁月   作者:澧水汀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多彩的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HFWR/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队外的荒山开荒种地的实践取得成功,这对于粮食生产在队里的土地上,还不能完全自给自足的吊兰村而言,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队委会经过讨论后决定,继续开展这样的生产自救活动。

他们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改善村民们的生活状况。

第二年春天,张忠和二牛再次来到了灶锅湾。他们带着农具,开始翻耕山地,准备继续野外露营种地的生产生活。

这次,他们已经有了经验,知道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片土地。

虽然工作依然辛苦,但相比去年的开荒种地,已经轻松了不少。

然而,张忠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深知,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让这片土地发挥更大的价值。

于是,他每天早早起床,劳作到天黑才休息。他不仅种植了各种农作物,还尝试养殖家畜,希望能增加收入。

在灶锅湾的三年里,张忠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这片土地上。

他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甚至连湾里有几棵树、几根草、几只鸟,都能数得清清楚楚。

他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也坚信自已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

这一年,玉米的收成比上年还好不好,他们还为国家贡献了两头二百多斤的大肥猪。这是不小的进步。

然而,当干到第三年的时候,张忠的内心有了波动。

风餐露宿不说,关键是与在生产队出集体工没有什么两样,并未增加家庭收入,对一家人生活的改善没有任何帮助。

这不是张忠要想的生产生活。

在灶锅湾种地的第三年,妈妈又给聪聪添了一个妹妹张菊,家里的人口增加到十口,成为典型的人多劳动力少的困难家庭。

于是,缺吃少穿成为这个家庭的常态。想方设法增加收入,是张忠作为一家之主日焦夜愁的生活难题。

于是,张忠有了另谋出路的想法。

当时,生产队劳动力的使用有两种方式,除了在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外,还有一种副业工。

多彩的岁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多彩的岁月最新章节随便看!

所谓副业就是生产队规定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

副业工是为生产队创造直接的现金收入,以解决生产队集体一些日常的必要开支。比如账本,开会用煤油,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

副业工除了凭体力干搬运工之外,就是凭手艺吃饭,生产活动自主安排,每月需向生产队上交20元左右的现金。

所以有手艺的,或者力大无穷的人都愿意申请外出干副业,除了相对自由外,还可赚点外快贴补家用。

那年月,农民生活日常普遍使用木制品。如盛饭的饭勺,掏水的水瓢,浇粪的粪瓢,撮米的米瓢。

这些用具就是瓢瓜匠加工的。

供销社专门收购这些日常用的木制品,根据大小,收购单价1角到5角不等。然后销售给广大城乡居民、农民。

优秀的瓢瓜匠人,每月收入可以达到50元以上,一年下来,除了上交集体、纳税外,还有200多元的节余。

这在当时可以解决一家人的日常开销。比在生产队争工分养家强太多了。

张忠决定拜瓢瓜匠伍师傅为师。

伍师傅是个单身汉,因为个子矮小,娶不上媳妇,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无力照顾他,只能任其漂泊。

好在伍师傅脑子灵活,自学了挖瓢瓜的手艺,常年在外走村串户为人加工瓢瓜用具,倒也能自给自足。

张忠提着两瓶高粱酒,一袋红薯干,来到伍师傅的住处。

那是一个破旧的茅草屋,四面透风,但里面却堆满了各种木制品和工具。

伍师傅正在用刨子刨一块木板,神情专注。

“伍师傅,我来拜您为师,请您教我挖瓢瓜的手艺。”张忠恭敬地说。

伍师傅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一下张忠,见他身材魁梧,脸色红润,眼里闪烁着真诚的光芒,便点了点头,说:“好,只要你愿意学,我就教你。”

张忠喜出望外,连忙把酒和红薯干递给伍师傅。

伍师傅接过酒,喝了一口,说:“学挖瓢瓜,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得有耐心,有毅力。”

“师傅,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张忠拍着胸脯保证。



    (http://www.220book.com/book/HFW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多彩的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HFW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