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没有自已的史官班子。
就连登基那一次,都是先皇留下来的史官在旁记录。
不过,皇帝很早就作为太子在先皇身边,就算是先皇的史官,大多都和皇帝有所交往。
只是,先皇的史官们大多年纪渐长,到了新帝登基之时,很多都需要辞官养老,安度晚年了。
从陈全以下起,很多人都主动对新帝交了辞呈。
新帝按照祁国规矩,一一答允,并且赐予重金送他们告老还乡。
接下来请的,就是重新选取新的史官。
阮元杰从众人当中脱颖而出,成了魏安辰手下的史官。
太史令由五王爷魏玄济担任。
五王爷从小聪颖持重,为先皇华贵人出。
华贵人出身陈家,陈家百年史官,自然是家学渊源。华贵人自小灵动端持,在家中跟着父亲兄长在家修史论政,收获颇多,十三岁选为先皇嫡妹大长公主伴读,随侍左右。
因此看过了长秋宫藏书阁许多孤本,倒是愈发不爱说话了。
但长相颇好,先皇登基,大长公主往金国和亲以后,陈氏便留在了宫里,成为了先皇的贵人,无封号。
贵人性子极好,不爱争宠,又极喜欢看书,先皇对她倒算是敬重。
天晟十六年生了双生龙凤——五皇子魏玄济和六公主魏亦染。
贵人性格又好,又为祁国生了龙凤儿,定然是福气极好的。
先皇大喜,特此封号“华”,册封贵嫔,许亲自教养孩子。
魏玄济和魏亦染在母亲亲自教导下,承袭母亲性格,也十分喜爱史书诗策。
魏玄济五岁开蒙,先皇见其天资聪颖,特命其舅,当时在太史令上的陈英教导皇子,跟在太史官身侧,自然是学得更多些。
这算是唯独的一点偏爱了。
幸亏五皇子天生性子谦和,虽甚爱史,但却从不参与朝堂的任何一场辩论,只是在御史台修订史册,将太史官陈英极其幕僚平时在朝堂上抄录下来的言论编订成册,夜晚跟着陈英修订祁国史书,如此十几年,便也端庄稳重了。
魏安辰对于自家弟妹,倒很是关怀的。
华贵嫔被沈太后嫉妒,自已不争不抢,但是也看不惯沈氏。
沈皇后嚣张跋扈,想要牝鸡司晨,残害皇子皇女,甚至与人私通。
种种恶行实为她不齿。
于是便对皇后没有敬畏之心,平时请安侍奉也是能推则推。
因此也被沈氏记恨上。
二十五年,将年仅十岁的六公主魏亦染送去小国陈国和亲,将五皇子扣在御史台半年之久。
五王爷出来以后,便形同枯槁,很是瘦弱。
先皇当时不在长秋城,长秋宫便由沈皇后一手遮天了。
华贵嫔无法,只能闭门不出,为女儿祈福,为儿子担忧。
那年魏安辰已经受先皇所托,执理前朝政务,总揽了大权以后,趁着沈氏皇后和太后起争执,这才将五王魏玄济救了出来。
若说是沈皇后和太后的争执,也只不过是先皇的意思。
先皇没有干预沈氏的行为。
时为君慕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HLI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