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28章 离婚观察室

小说: 我的故事里有你   作者:孤标傲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故事里有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HO6A/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的故事里有你

在政务大厅的婚姻登记窗口工作三年,苏月见证过无数爱情的消亡。她私下把这个窗口称为“婚姻的终点站”,而自己则是那个手持计时器的裁判——虽然不是判定谁对谁错,却要亲眼看着一段段关系如何走向终结。

周三上午,一对中年夫妻的到来引起了苏月的注意。

女人走在前面,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又急又响,像在发泄无处安放的怒气。男人跟在两步之后,耷拉着脸,嘴角下撇,手里捏着一个文件袋。

“离婚!”女人把身份证拍在柜台上,声音大得让旁边几对等待的夫妻都看了过来。

苏月熟练地接过证件,开始办理手续。程中,女人的指责从未停止:

“我真是瞎了眼才嫁给你这种男人!”

“连孩子家长会都能忘,你心里还有这个家吗?”

“上个月我发烧三十九度,你却在外面跟你那些狐朋狗友喝酒!”

男人起初还试图辩解:“那次是重要客户”却在女人连珠炮般的质问中败下阵来,最终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苏月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按照她的经验,这种一边倒的指责往往意味着婚姻还有挽回的余地。果然,当苏月递过表格要求填写时,男人的手开始发抖。

“这个财产分割这里”男人欲言又止。

“怎么了?现在知道心疼钱了?早干什么去了?”女人立刻接话。

男人突然把笔一放,猛地站起身,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一个箭步冲出了政务大厅的大门。那速度之快,让苏月不禁想起曾经在田径队训练过的弟弟。

大厅里顿时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有人打趣道:“这哥们儿以前肯定是校队的。”

女人站在原地,脸色由愤怒转为尴尬,最后竟也忍不住笑了出来。她摇摇头,对苏月说:“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然后抓起包追了出去。

苏月望着他们的背影,知道今晚这对夫妻家中必将有一场深谈,也许还会伴随着跪搓衣板的戏码,但至少,他们的婚姻暂时保住了。

下午的政务大厅相对冷清。苏月正整理着上午的文件,一对特别的夫妻走了进来。

他们很安静,安静得不像来离婚的。

男人约莫四十岁,穿着熨烫平整的浅蓝色衬衫,女人看起来比他小几岁,素色连衣裙,头发整齐地挽在脑后。他们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太远显得刻意,也不太近显得亲密。

“您好,办理离婚。”男人的声音平静得像在说“我来取个快递”。

苏月接过他们的证件:陈文,42岁;林小雨,38岁,婚龄11年。

整个过程中,他们没有交流,没有眼神接触,甚至连递材料都是通过苏月中转。当苏月需要确认信息时,他们会简短回答,但绝不向对方发言。

这种沉默比上午的争吵更让苏月感到压抑。她知道,这才是真正决定结束的婚姻——当连争吵的欲望都没有了,感情也就真的走到了尽头。

在等待系统审核的间隙,苏月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林小雨身上。她正望着窗外,侧脸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忽然,苏月注意到她的右手无意识地转动着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一个极其细微的动作,却被苏月捕捉到了。

那是一枚素圈戒指,看起来已经戴了很久。

陈文则一直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但苏月注意到,整整十五分钟,他的屏幕从未亮起,他也从未解锁。

系统提示审核通过,苏月将两份离婚证递给他们。就在这一瞬间,林小雨突然开口:“等等。”

陈文终于抬起头,看向她。

“能让我再看看结婚证吗?”林小雨的声音很轻。

陈文愣了一下,从文件袋里取出那本鲜红色的结婚证,递给她。

林小雨接过那本已经有些褪色的小册子,轻轻抚摸着封面,然后翻开。苏月瞥见,结婚证上的照片里,两个年轻人笑得灿烂,头靠得很近,仿佛全世界都无法将他们分开。

“那时候,你真年轻。”林小雨轻声说。

陈文的喉结动了动,没有回答。

林小雨将结婚证递还给苏月,同时摘下了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轻轻放在柜台上。

“这个,不需要了。”

陈文看着那枚戒指,嘴唇微微颤抖,但什么也没说。他收起自己的那份离婚证,转身先一步离开,没有等待。

林小雨在原地站了几秒钟,然后对苏月微微点头,也转身离去。

苏月望着他们一前一后消失在大厅门口,心中涌起一阵难以名状的悲伤。她低头看着柜台上那枚孤零零的戒指,忍不住想象:十一年前,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为彼此戴上这枚戒指的?

下班后,苏月罕见地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附近的一家小酒吧。她需要一杯酒,来冲淡这一天积累的压抑情绪。

“今天怎么样?”酒保马克已经熟悉了这个每周三都会出现的客人。

“老样子,有人落荒而逃,有人平静告别。”苏月抿了一口威士忌。

“听起来像是一部悲伤的电影。”

“有时比电影还戏剧化。”苏月说,“今天下午那对夫妻,平静得让人心疼。他们甚至连争吵都没有,就那么安静地结束了十一年的婚姻。”

“也许吵够了。”马克擦拭着酒杯。

苏月摇摇头:“不像。他们之间好像还有感情,只是不知道被什么阻隔了。”

那天晚上,苏月做了一个梦。梦中,她看到了年轻的陈文和林小雨,他们手牵手走在一条开满樱花的小路上,笑声清脆悦耳。然后画面一转,他们开始在一片浓雾中摸索前行,虽然手还牵着,却已经看不清对方的脸。雾气越来越浓,最终,他们的手分开了,彼此消失在白茫茫的雾气中。

苏月惊醒过来,窗外天刚蒙蒙亮。她决定,下次如果再遇到这样的夫妻,她至少要试着问一句:“你们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然而,当下一对沉默的夫妻出现在窗口时,苏月还是没能问出口。她有什么资格干涉别人的决定呢?她只是一个工作人员,一个旁观者。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月继续着她的“离婚观察”。她见过为了财产分割在政务大厅大打出手的夫妻,见过一方痛哭流涕而另一方无动于衷的场景,也见过和平分手甚至互相祝福的离别。

但陈文和林小雨的故事始终萦绕在她心头。那枚被留在柜台上的戒指,像是一个未解的谜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苏月在一家咖啡馆遇见了林小雨。她独自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时不时敲击几下键盘。

苏月犹豫了片刻,还是走了过去。

chapter_();

“您好,还记得我吗?”苏月轻声问道。

林小雨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点点头:“政务大厅的工作人员。”

“如果不介意的话,我能坐一会儿吗?”

林小雨笑了笑,示意她坐下。

“我知道这可能有些冒昧,”苏月说,“但你们那天给我的印象很深。如果不介意的话,我能问问你们是为什么”

林小雨沉默了一会儿,目光投向窗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没有第三者,没有家暴,甚至没有激烈的争吵。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无话可说。”

她转动着手中的咖啡杯,继续道:“我们结婚十一年,前三年很幸福,然后慢慢地,交流越来越少。他工作忙,我也忙于自己的事业,每天回家就是各自刷手机,偶尔说几句话也是‘水电费交了吗’、‘明天谁接孩子’这种。”

“没有尝试过改变吗?”

“试过。”林小雨苦笑,“我们曾经约定每周五晚上必须一起吃饭,不看手机;也尝试过一起旅行,重温蜜月的感觉。但那些努力就像在已经熄灭的灰烬上吹气,偶尔会迸出几点火星,却再也燃不起火焰。”

“最后是怎么决定离婚的?”

林小雨的眼神黯淡下来:“有一天晚上,我加班到很晚回家,发现他坐在沙发上睡着了,电视还开着。我看着他,突然意识到,我们已经整整一个星期没有真正交谈过了。不是‘明天天气怎么样’这种,而是真正的、心与心的交流。”

“那一刻,我感觉到一种彻骨的孤独——即使他就在我身边,即使我们同床共枕,我却感觉他离我那么远。而我相信,他也有同样的感受。”

苏月静静地听着,心中泛起一阵酸楚。

“离婚是他先提出来的。”林小雨继续说,“出乎意料的是,当他开口时,我竟然感到一种解脱。我们都知道,这段婚姻已经无法挽救了。”

“那枚戒指”

“是我们的结婚戒指。”林小雨轻声说,“他也有一个同样的。我不知道他是否还戴着,但对我来说,摘下它就像是承认我们真的结束了。”

这次偶遇后,苏月对婚姻有了更深的理解。她开始明白,婚姻的杀手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背叛或伤害,更常见的是日复一日的疏离和冷漠。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苏月开始更加细致地观察每一对前来离婚的夫妻。她发现,那些真正决定分开的人,往往不是怒气冲冲的,而是疲惫的——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疲惫。

与此同时,苏月自己的爱情也面临着考验。她的男友李哲最近提出了同居的建议,而苏月却犹豫了。每天目睹那么多婚姻的终结,让她对亲密关系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恐惧。

“你太沉浸在工作中了。”李哲有一次对她说,“不是所有爱情都会以离婚收场。”

“但我看到的是,即使开始再相爱的人,最终也可能变成陌生人。”

“那我们就努力不变成那样。”李哲握住她的手,“只要我们保持沟通,彼此坦诚,就不会走到那一步。”

苏月望着男友坚定的眼神,心中稍感安慰。也许他是对的,不能因为见过太多失败的案例,就拒绝开始。

一个雨天的下午,苏月意外地在政务大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陈文。他不是来办业务的,而是径直走向苏月的窗口。

“您好,还记得我吗?”陈文的表情有些局促。

苏月点点头。

“我想问问小雨,不,林小雨,她那天有没有说什么?”陈文的声音很轻,仿佛怕被旁人听见。

苏月犹豫了一下,说:“她只是很平静地办完了手续。”

陈文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不过,”苏月补充道,“她要求看了你们的结婚证。”

陈文愣了一下,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什么,放在柜台上——是那枚和苏月收藏的一模一样的男式戒指。

“我也摘下来了。”他说,“但一直带在身边。”

“为什么来找我?”苏月好奇地问。

“我不知道还能问谁。”陈文苦笑道,“离婚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我们曾经那么相爱,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呢?”

苏月看着他痛苦的表情,轻声说:“她说,你们之间变得无话可说。”

陈文点点头,眼眶微微发红:“是我的错。我太专注于工作,忽略了她。每次她想和我聊天,我总是敷衍了事;她需要我陪伴的时候,我总说‘下次’;她分享她的喜怒哀乐,我却很少真正倾听。”

“现在后悔了吗?”

“后悔又有什么用呢?”陈文长叹一声,“离婚后,我一直在反思。婚姻就像一盆花,需要每天浇水、施肥、晒太阳,而我们却任由它枯萎。等到发现时,已经来不及挽救了。”

陈文离开后,苏月久久不能平静。她拿出那枚林小雨留下的女式戒指,与陈文的男式戒指放在一起。两枚素圈戒指完美地配对,就像它们的主人曾经那样。

苏月决定,她要写一本书,记录下这些离婚故事。不是为了一探别人的隐私,而是为了让更多人明白:婚姻需要经营,爱情需要滋养。再深的感情,也经不起日复一日的忽视和冷漠。

当苏月把这个想法告诉李哲时,他表示全力支持。

“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件事。”李哲认真地说。

“什么?”

“无论你写多少离婚的故事,都要相信,世界上还是有幸福的婚姻存在。”他握住苏月的手,“比如我们未来的婚姻。”

苏月笑了,这是她许久以来第一次感到对婚姻的期待压过了恐惧。

在书的序言中,苏月写道:“我曾在政务大厅的离婚窗口工作三年,见证过无数爱情的消亡。有人问我,见证这么多分离,是否还对爱情抱有信念?我的回答是:正因为我见过爱情如何死亡,才更懂得如何让它活下去。”

“婚姻的杀手, seldo是突如其来的灾难, ore often是日复一日的疏忽。我们容易记得给花浇水,却忘了给爱情滋养;容易记得赴工作之约,却忘了赴心灵之约。”

“如果你正在爱着,请不要忘记最初的心动;如果你正在婚姻中,请记得每天给对方一点时间和关注。因为爱情不是一次性点燃就可永远燃烧的火焰,而是需要不断添柴的火堆。一旦停止添柴,再旺的火焰也会渐渐熄灭。”

苏月合上笔记本电脑,窗外华灯初上。机,给李哲发了一条消息:

“今晚一起吃饭吧,就我们俩,不看手机。”

很快,李哲回复:“我已经订好餐厅了。”

苏月微笑着拿起包包,走出办公室。她知道,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又有一对夫妻正在走向分离;但也有一对恋人,正在走向彼此。

而她选择相信,只要用心经营,爱情可以不死,婚姻可以长久。这或许就是她从那无数离婚案例中,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



    (http://www.220book.com/book/HO6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故事里有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HO6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