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啊,天还未热就给孩子沐发,得烧多少柴火啊。
一个两个的丧门星,儿子尸骨未寒,就给闺女沐发,从小就教他们打扮的浪里骚气的,等着勾引男人的?
自己儿子养不住,就想让闺女勾引男人来家里啊,打的一手好算盘!”
一顿难听至极的骂声传来,阿娘和西丫躲在房里不敢出去。
但是她们也仅仅是躲,似乎也没有太难过或者愤怒,显然连西丫都己经听习惯了。
原身五月大概也是听习惯了,但是主宰了她灵魂的林初夏受不了啊。
这老妖婆太过分了,自己的儿媳和孙女,怎么能用这么恶毒和肮脏的话来骂呢?
更可恶的是朱二妮听到老太婆的叫骂声,站在一旁帮腔:“这还是春天呢,怎么沐发那么勤快?上次沐发到今天才一个多月呢!”
阿娘和西丫能忍,林初夏不能忍。
她起身下床,阿娘想拉她己经来不及了,屋子那么小,起身抬步就己经走到门前,她倚在门框上,有气无力道:
“谢阿婆教诲。原来沐浴是为了勾引男人,五月不懂,让阿婆操心了。
五月记住了,也让阿娘和妹妹们谨记教诲。
二妮你也记住阿婆的教诲,沐浴就是勾引男人。”
张氏一口气差点没憋上来,平日蔫里吧唧的大丫头,今儿竟然敢顶嘴?!
可瞧她那病弱弱的样子,傻了吧唧的,又不像是敢故意顶嘴的。
“你娘呢?大白天的,外头都是活儿,躲在屋里作甚?”张氏不再骂孙女了,还是继续找大儿媳的茬。
“我弟弟尸骨未寒,魂魄也没有走远,方才托梦给五月,要看看我阿娘,五月才把阿娘拉进屋里来。”林初夏没打算放过她。
既然知道孩子尸骨未寒,却屡屡在当娘的面前提起,这哪里是伤口上撒盐,这是伤口上剜肉啊。
那就来吧,互相伤害啊。
张氏果然怒了:“大白天的胡说八道什么?什么魂魄,什么托梦?!是你自己心里有鬼,愧对他吧。”
“阿婆,五月自是心里有鬼,若不是五月去挑水,也不会没顾上看弟弟一眼,让他拿了枳树条去抽打驴子······让他遭遇不幸。”林初夏捂着脸哭起来。
“所以老是梦见弟弟,弟弟说大家常念叨他,他舍不得大家,他要常伴着大家。”
家里孙辈多,张氏不下田就负责在家看孩子,三个儿媳轮流在家干家里的活计。
善宝出事的那天她不知抽什么风,一个劲儿的训斥三房卢氏,卢氏顶了一句嘴,她气的孩子都不看了,跑去邻居家闲话。
这才导致的一堆孩子没人管,善宝出了事儿。
可事后她一句自责没有,居然埋怨五月这个半大的孩子没看好弟弟。
“你!”听到这话,张氏气得说不出话来,又是愤怒又是害怕。
“善宝!”屋里顾氏听到此话,嚎啕大哭起来。
林初夏从指缝里瞧见二妮的脸上有恐惧之色,心里冷笑:“原来你也怕啊。”
可是听到屋里阿娘哭,她又有些无奈,不是说给你听的啊,是吓唬外头的人,怎么听不出来呢?
反倒西丫眨巴着眼睛,同情的望着阿娘。
林初夏心里叹了一口气,只能继续哭诉道:“善宝,你看到了吗?家里人也都舍不得你,时常念叨着你。”
张氏气的双手只拍大腿:“造孽啊,造孽!”
然后跳着脚回自己屋里去了。
二妮也跟着张氏小跑进了屋。
林初夏瞧他们都走了,收住哭声,进了屋子,又坐回床上去:“阿娘,方才哭了一阵子,头晕。”
顾氏停止了哭泣:“头晕?怎么个晕法啊?”
“就是阿娘的哭声老是在我头里转圈圈呢,嗡嗡的转。阿娘,莫要哭了。”林初夏道,似乎是真实的感觉。
阿娘急忙擦干眼泪:“那阿娘不哭了。”
科学的的尽头是玄学,许多事情林初夏也解释不清楚的,特别是她目前的处境。
既然他们也相信这个,林初夏就用这个安慰她:
“阿娘,善宝己经走了,他托梦给我的。说他投胎的时候不小心错了路,才来到这个家。老天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他就去他该去的那一家了。”
“那一家是哪一家?”西丫好奇的问,她倒听的津津有味。
“那一家啊,住城里的大房子,顿顿有肉吃,进出都有下人伺候着。还有家里的人啊,阿娘跟我们阿娘一样好。”林初夏故意顿了一下,才说道,
“但那一家的爹爹和阿公阿婆,那一家的其他人,都和阿娘一样好,善宝说,那一家的每个孩子都是宝贝疙瘩。”
阿娘这样的性子,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什么,只能温水煮青蛙,慢慢的煮。
顾氏有些糊涂了,她不相信五月能做这样的梦,可她也不相信五月能说出这样的话安慰自己。
她怀疑五月的脑袋伤得严重。
内心自责起来,这些天都沉浸于失去儿子的悲伤,却忽略眼前的两个孩子。
——
傍晚的来临的时候,在镇上学堂里读书的德宝回来了,朱家外出务农的人也陆陆续续回到家。
朱家忙忙碌碌,但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一来底子浅,二来吃饭的比干活的人多。
老夫妻两个,老头一首耗在田里,老太太在家看孩子。
大房里头,五月的爹朱辉在县衙做攒典,一个不入流的小官,俸禄几乎都用于自己开销,还得从家中拿银子拿粮食养外室。出力干活的只有半大的五月和她娘顾氏。
二房里头,夫妻二人都在家里务农,二妮己经开始帮衬家务,德宝在学堂上学,是不用干活的,下面还有三个只能吃饭的孩子。
三房里头,朱三借着大哥的光,在急递铺做提领,收入并不高。
娶了县城一个小商户的女儿,嫁妆带的不多,傲气和娇气倒不少,做农活的时候出不了多少力,眼前两个孩子都还小。
一堆嗷嗷待哺的孩子叫喊声中,累了一天的朱老汉端起老太爷的架子,威严的问了一句:“大丫头还没好吗?该出来做活了。”
张氏终于找到告状的机会:“谁知好没好,能吃能说的,就是一天到晚的躺着。”
朱老汉怒了:“这是什么话,能吃能喝就起来干活,我老朱家不养闲人。”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带棵仙草在古代的造反日常(http://www.220book.com/book/I1O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