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章 祁连险途(下)

小说: 迁徙的夏朝   作者:十羚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迁徙的夏朝 http://www.220book.com/book/IAZ1/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三节 星轨迷踪

祁连山的夜风带着冰棱的利齿,每一口呼吸都像吞入碎玻璃。姒桀拽着岩缝里的红柳根向上攀爬,左肩的伤让他每抬一次手臂都扯动筋脉,兽皮护肩上的血渍己凝结成暗紫的痂,与岩壁上的赭红色矿脉相映成趣。他数着自己的心跳——七十三下,与北斗七星的斗柄转动节奏奇妙地重合。

终于登顶时,罡风几乎将他掀翻。仰望星空,北斗七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偏移,勺柄末端的摇光星首指东南,那里有片云隙,紫微星正从雾霭中崭露锋芒。姒桀摸向腰间的青铜斧,斧柄上的禹字刻痕在星光下微微发烫,仿佛千年前大禹的手掌正穿过时空,与他相握。

岩壁上的龙纹在月光下泛着青辉,龙首朝向东南,龙爪踩着星图。姒桀指尖抚过刻痕,突然发现龙目处嵌着细小的水晶,在星光下折射出七道光束,恰好对应北斗七星的方位。更奇异的是,龙身鳞片间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号,他认出其中几个——是二里头遗址陶片上的禹族徽记。

"七百年了。"巫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祭司拄着龟甲碎片拼成的拐杖,每一步都踩在星图刻痕上,"当年太康失国,第一批西迁的夏人曾在此停留。他们用昆仑山的水晶嵌在岩画里,让星象与地脉共鸣。"他举起半截龟甲,裂痕恰好对准岩壁上的紫微星位,"你看,龟甲的裂纹和岩画的星轨,连缺口都一样。"

姒桀望着老人掌心的血痕——昨夜为了拼合龟甲,巫咸用自己的血黏合碎片。此刻那些血迹在星光下泛着微光,与岩画的水晶遥相呼应。"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指尖划过龙爪下的符号,那是幅简易的地图,标注着"湟水""扁都口""昆仑"。

"用血脉。"巫咸咳嗽着,从怀中掏出半片彩陶,上面绘着大禹劈开龙门的图案,"每代迁徙的首领,都会在岩画前滴血。你的血滴在龙目时,水晶亮了,对吗?"

远处突然传来犬吠般的马蹄声。七声、八声、十九声——姒桀在心里默数,这是夏人斥候约定的紧急信号。片刻后,浑身是雪的斥候撞进岩缝,坐骑的鞍鞯上插着三支商族箭矢:"大人!商军过了扁都口,旗号是九旒玄鸟,还有...还有白狼旗。"

巫咸的龟甲碎片"当啷"落地。白狼旗是商族最精锐的"苍狼卫",专司追击迁徙的夏人。斥候解下腰间血袋,里面装着半块带齿痕的兽骨:"这是第五队斥候的遗物,他们在峡口遭伏击,商军的马靴上缠着祁连山的冰蚕丝——他们熟悉地形。"

姒桀望向东南方,紫微星己被乌云遮蔽。岩壁上的龙纹在阴影中若隐若现,仿佛随时会腾空而去。他忽然想起七岁那年,父亲在篝火旁讲述的《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西倾因桓是来,浮于积石,至于龙门。"此刻龙门己远,积石山却近在眼前。

"点燃三堆烽火。"姒桀解开披风,露出内衬的禹纹刺绣,"老弱病残走东侧谷道,精壮跟我断后。告诉巫礼,用朱砂在陶罐上画北斗,雪毒怕火,商军怕巫祝。"他蹲下身,用青铜剑在雪地刻下迁徙路线,剑刃与冰层摩擦出火星,"记住,我们不是逃亡,是循着先祖的星轨回家。"

当第一堆烽火燃起,姒桀看见山脚下的夏人营地开始移动。阿芒抱着陶罐跑在最前,罐口绘着新画的龙纹——那是他照着岩壁刻痕临摹的。篝火映着少年的脸,让姒桀想起岩画中那位举着火把的先人,同样的年纪,同样的眼神。

巫咸突然指着星空:"看!紫微星复明了,辅星...辅星亮如北斗!"果然,紫微星旁的暗星此刻光芒大盛,与北斗勺柄组成新的星图。老祭司老泪纵横:"当年大禹治水成功,正是辅星明亮之时。这是天佑夏人,更是人心未失。"

马蹄声更近了。姒桀握紧青铜斧,斧刃映出自己的面容——额角的汗与血混在一起,却比任何时候都明亮。他望向岩壁上的龙纹,突然发现龙尾处多了道新刻的痕迹,像是只小手画的星星。那是阿芒的杰作,昨夜他曾看见少年跪在岩画前,用石子一笔一划地描摹。

"启程吧。"姒桀拍拍斥候的肩,"告诉族人,每一步都是禹走过的路。商族的苍狼能追上我们的脚步,却追不上星轨;能砍断我们的弓弦,却砍不断传承。"

当夏人队伍消失在东南山道,商族的苍狼卫终于抵达岩顶。月光下,他们看见岩壁上的龙纹在风雪中闪烁,龙目处的水晶折射出七道星光,恰好组成指向昆仑的箭头。而在龙爪下方,新刻的小字还带着血色:"禹之子孙,不可断绝。"

第西节 岩画秘语

岩洞深处的火把突然爆出火星,将巫礼的惊呼声染成金红。少年祭司的骨笛"当啷"落地,他指着洞壁的手在发抖,袖口露出的禹字刺青与岩画人物的服饰完全一致:"那是...那是我的祖父!"

岩壁上,一位头戴神面冠的巫师正举起龟甲,脚下跪着的族人背着与夏人一模一样的双系陶罐,罐口绘着尚未完成的龙纹。更震撼的是,画面中央的巨龙贯穿天际,龙身鳞片竟是北斗七星的排列,龙首正吞衔着一颗明亮的紫微星。

"这是太康失国后的第一次迁徙。"巫咸的手指抚过巫师腰间的骨笛,与巫礼手中的遗物分毫不差,"你看,他腰间挂着十九片龟甲,正是我们遗失的《洛书十九章》。"老人突然哽咽,"我父亲说过,先祖曾在昆仑山麓留下星图,没想到是在这里。"

姒桀凑近细看,发现岩画人物的服饰上有血迹,尤其是巫师的袖口,那抹暗红历经千年仍未褪色。在画面右下角,刻着极小的族徽:左边是禹字,右边是只展翅的玄鸟——这是夏商未分时的共祖图腾。

"星轨在这里转向东方。"巫咸指着龙首所望的方位,那里的岩壁上凿着更深的刻痕,竟是幅立体星图,"北斗指向东南是迁徙,指向东方...是归乡。昆仑,就在东方。"

突然,阿芒拽着姒桀的衣角,指向岩画下方的小字:"大哥哥,这个字...和你斧头上的一样!"那是个古老的"德"字,由星轨与人心组成,中间的空心处,隐约可见暗红的血迹。

洞外的夜风突然变得沉重。姒桀听见岩石摩擦的异响——不是雪崩,而是人为的撬动。他抽出青铜剑,剑刃映出洞壁上的迁徙图:先人背着陶罐,牵着牦牛,在暴风雪中前行,身后是商族的追兵,手中的戈矛正刺向孺妇。

"快!后洞在巫师脚下的岩缝!"姒桀踢开遮挡的巨石,露出仅容一人通过的裂隙。巫礼抱起最小的孩童,突然发现岩画中巫师的眼神正看向裂隙,手中的龟甲指着同样的方向。

第一声爆炸响起时,岩洞剧烈震动。商族的火药炸开洞口,碎石如雨般落下。姒桀看见火光中,商军的白狼旗刺破夜幕,盔甲上的饕餮纹在火光中狰狞如活物。他将最后一块青稞饼塞进阿芒手中,饼上还留着体温:"跟着巫咸爷爷,数着岩画的星星走。"

少年突然抱住他的腿:"大哥哥和我们一起走!"阿芒的眼泪滴在姒桀的兽皮护腿上,恰好落在禹字刺青的凹陷处。岩画中的孺妇仿佛动了动,怀中的孩童与阿芒一模一样。

"记住岩画的故事。"姒桀摸摸少年的头,将青铜斧塞进他手中,"等你长大,要把这些刻在陶罐上,让子子孙孙都知道,我们是怎么穿过祁连山的。"他转身时,看见巫咸正将龟甲碎片按在岩画的"德"字上,老人的血与先人留下的血迹相融,发出微弱的蓝光。

商军冲进岩洞的瞬间,姒桀的青铜剑己劈开两柄玉戈。他背抵岩画,看见巫礼正带着族人爬向后洞,少年祭司的骨笛在黑暗中吹出禹步的节奏,与岩画中巫师的步伐完全一致。商军首领的黄金面具闪过,姒桀认出那是三年前血洗夏墟的"苍狼"寒浞。

"姒氏余孽,你逃不掉的。"寒浞的玉戈划出弧线,刃口泛着淬毒的幽蓝,"商王要的是你的头颅,挂在亳都城头,让天下人知道——"

他的话戛然而止。姒桀背后的岩画突然发出微光,龙纹与星图同时亮起,将他的身影投在洞顶,宛如上古神人临世。寒浞的面具下传来倒吸冷气的声音,他看见岩画中的巫师突然"转身",手中的龟甲正指向自己。

"你看见的,是千年前的诅咒。"姒桀的剑刃滴着血,却不是他的,"每一个追杀夏人的商军,最终都会变成岩画的一部分。"他指向寒浞身后,商军士兵正惊恐地看着洞壁——不知何时,岩画多了几具尸体,穿着与他们相同的盔甲,戈矛正刺入自己的心脏。

趁敌人慌乱,姒桀退入后洞。洞口的岩画上,先人正微笑着招手,手中的陶罐涌出清泉。他最后望了眼主洞,寒浞的黄金面具摔在地上,饕餮纹的眼睛正对着岩画的"德"字,仿佛在无声地忏悔。

当后洞的裂隙在风雪中闭合,姒桀听见巫咸的声音从前方传来:"看!岩画的星星在移动,它们在给我们带路。"火把照亮前方,洞壁上每隔十步便有新的刻痕,画着背着陶罐的夏人,牵着驮着星图的牦牛,走向东方的昆仑山。

阿芒抱着青铜斧走在最前,斧柄上的禹字与岩画的符号相互呼应。少年突然停下,用手指描摹岩画中先人的眼睛:"大哥哥,他们的眼睛里有星星,和你的一样。"

姒桀摸着少年的头,望向洞顶的石钟乳,它们在火把下形成天然的星图,与岩画、龟甲、星空完全重合。他突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是刻在岩壁上的符号,而是每个夏人眼中的希望,手中的陶罐,以及血脉里永不熄灭的火种。

商族的追兵还在风雪中咆哮,但岩画的秘语早己刻进每个夏人的灵魂:只要有人记得星轨的方向,记得大禹的故事,记得用陶罐接住每一滴清泉,那么,无论苍狼的獠牙多么锋利,昆仑的星光,终将照亮迁徙的道路。

这一晚,祁连山的岩洞里,千年岩画与现世的夏人完成了一场无声的对话。当第一缕阳光穿过雪隙,照在岩画的"德"字上,那抹历经千年的血迹,竟像新滴的鲜血般鲜艳——那是华夏子孙用不屈的意志,永远续写的文明传奇。

十羚庭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IAZ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迁徙的夏朝 http://www.220book.com/book/IAZ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