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西汉时期极具影响力的权臣。
霍光出身平凡,却因同父异母的兄长霍去病战功赫赫,被带入了那威严神秘的汉宫之中。
霍光初入宫时,心中满是紧张与憧憬。他谨记兄长教诲,做事谨小慎微,连走路的步子都每日不差分毫。
汉武帝偶然瞧见,不禁对这少年多了几分留意,渐渐开始委以一些小差事,而霍光也总是能出色完成,在这暗流涌动的宫廷里,悄悄扎下了根。
汉武帝暮年,朝堂被巫蛊之祸搅得动荡不安。太子刘据蒙冤离世,皇位继承成了悬在众人头顶的大事。
当确定年幼的刘弗陵为储君后,汉武帝把目光落在了霍光身上。
病榻之上的汉武帝目光深沉,紧紧握住霍光的手,任命他为大司马、大将军,要他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八岁的小皇帝刘弗陵。
汉昭帝刘弗陵登基了,可朝堂哪有平静之日。上官桀等人,心中各怀鬼胎,眼瞅着霍光权势渐长,心生嫉妒。他们暗中与燕王刘旦勾结,想要设计扳倒霍光,好将这朝堂大权揽入自己怀中。
他们先是在汉昭帝面前污蔑霍光有不轨之心,可聪慧的小皇帝却不为所动,依旧对霍光信任有加。上官桀等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竟谋划起了政变,妄图以武力夺权。
霍光凭借着平日里的谨慎和对局势的敏锐洞察,提前知晓了阴谋,他迅速调集人手,在一个月黑风高夜,将上官桀一伙一网打尽,自此,朝堂之上再无人能与他抗衡,他成了真正能左右朝局的权臣,汉昭帝时期的天下,在他的操持下,慢慢恢复着生机。
可惜啊,天不假年,汉昭帝年纪轻轻便驾崩了,且未曾留下子嗣。霍光为了汉室正统,选中了昌邑王刘贺来继承皇位。哪曾想,这刘贺一进宫,就好似脱缰的野马,整日只知寻欢作乐,荒淫无道,短短二十七天,就把这宫廷闹得乌烟瘴气,朝纲大乱。
霍光痛心疾首,他望着这不成器的皇帝,深知若再留他在位,汉室江山怕是要毁于一旦。
于是,他咬了咬牙,联合一众忠臣,以太后的名义,毅然决然地将刘贺废黜了,那一日,宫廷内外都弥漫着紧张又震惊的气氛,众人都知晓,这霍光是真的为了江山社稷,连皇帝都敢废啊。
刘贺被废后,霍光又开始寻觅合适的皇位继承人。
这时,汉武帝曾孙刘询进入了他的视线。那刘询虽自幼历经坎坷,却有着不凡的气度。霍光将刘询迎入宫中,扶上皇位,是为汉宣帝。
起初,汉宣帝对霍光恭敬有加,凡事都依着霍光的意思办,霍光也依旧尽心尽力打理朝政。只是,霍光的家族子弟们,仗着霍光的权势,开始越发骄纵起来。
霍光的妻子霍显更是胆大妄为,为了让女儿霍成君当上皇后,竟暗中谋害了宣帝的原配许皇后,这一切,就像一颗藏在暗处的炸弹,随时都可能引爆。
霍光操劳一生,终究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闭上双眼的那一刻,或许还在牵挂着汉室江山吧。
可他死后,霍家没了他的约束,愈发肆意妄为。汉宣帝早己对霍家的张狂心生不满,开始暗中谋划打压。
霍家子弟察觉到危机,竟妄图谋反,想效仿霍光当年的权势,继续掌控朝堂。可他们哪有霍光的本事与威望,事情很快败露,汉宣帝雷霆手段出击,霍氏家族被一网打尽,落得个灭族的悲惨下场。
那曾经辉煌无比的霍家,就如烟花般,绚烂过后,只剩一片狼藉,而霍光的一生,也在这风云变幻中,落下了帷幕,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与评说。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匈奴归降大汉,汉宣帝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为表纪念和表扬,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霍光被列为第一功臣,为表示尊重,独独不写出霍光全名,只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候,姓霍氏”。
霍光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马大将军。他在昭帝时期独揽大权,采取休养生息的措施,使得汉朝国力得到一定恢复,这段时期和后来的宣帝朝被合称昭宣中兴。昭帝驾崩后,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即位,后又因刘贺荒淫无道将其废除,改立汉宣帝刘询。
霍光虽然在后期家族势力膨胀,霍氏一族因谋反被汉宣帝灭族,但他对汉室的忠诚以及为西汉王朝的稳定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因此汉宣帝依然将他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历史如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J3L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