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4年,袁绍出生于汝南袁氏家族,那是有名的世家大族,有着“西世三公”的显赫背景。
袁绍,字本初。
袁绍生得仪表堂堂,容貌威严,又凭借家族的威望和势力,年轻时便己闻名于天下。他礼贤下士,广交天下豪杰,很多有识之士都慕名而来,聚集在他身边,比如沮授、田丰、许攸等谋士,使得他麾下人才济济,颇具影响力。而且袁绍注重名声,曾隐居洛阳,暗中结交侠义之士,反对宦官专权,由此在士人中声望颇高,俨然成为了反对宦官势力的领袖人物之一。
东汉末年,朝政日益腐败,董卓进京后,废立皇帝,倒行逆施,引发了天下公愤。
袁绍趁机逃出洛阳,在渤海郡起兵,凭借自身的号召力和家族背景,联合各地诸侯,组成了讨董联军,自任盟主。
当时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像曹操、孙坚等都加入其中,声势浩大。
然而,袁绍虽为盟主,但实际上难以真正掌控各路诸侯,联军内部各怀心思,相互猜忌,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行动迟缓,缺乏统一有效的指挥,最终导致这次联盟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董卓不久后便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讨董之事不了了之。
讨董联盟解散后,袁绍开始着力发展自己的势力。
他先是利用计谋,从韩馥手中夺取了冀州,冀州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是一块十分重要的根据地,由此袁绍站稳了脚跟。
之后,他又相继击败了公孙瓒等周边的割据势力,逐渐占据了青州、幽州、并州等地,统一了河北地区,势力达到了鼎盛,麾下军队众多,文臣武将如云,成为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之一,威震一方。
公元200年,袁绍己经兵强马壮,决心与曹操一决雌雄,于是发动了官渡之战。当时,袁绍占据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军队多达十万之众,粮草充足,并且有田丰、沮授等众多谋士出谋划策,颜良、文丑等猛将冲锋陷阵。相比之下,曹操的兵力只有两万左右,粮草也相对匮乏。战争初期,袁绍凭借优势,大军压境,取得了一些小胜,比如颜良、文丑先后斩杀曹操的将领,让曹军士气受挫。
但袁绍为人优柔寡断,不能很好地采纳谋士的正确建议,内部还存在着权力斗争和矛盾。例如,沮授建议他采取持久战消耗曹操,他却急于求成;许攸因内部矛盾叛投曹操,并向曹操献计火烧乌巢,袁绍的粮草辎重被焚毁,大军顿时陷入混乱。
最终,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而归,军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麾下的许多谋士和将领或死或降,曾经的优势几乎丧失殆尽。
官渡之战的惨败让袁绍深受打击,回到冀州后,他仍试图重振旗鼓,恢复元气,可不久后便一病不起。
公元202年,袁绍在忧愤中去世。他去世后,几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等人因争夺继承权,相互攻伐,内部纷争不断,原本就己残破的势力更是分崩离析。
曹操趁机各个击破,先后消灭了袁氏兄弟,彻底吞并了袁绍曾经占据的地盘,河北地区自此纳入曹操的统治范围,袁绍辛苦建立起来的庞大势力最终烟消云散。
作者“晓月南风”推荐阅读《历史如歌》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J3L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