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九章:书生儒将陆逊

小说: 历史如歌   作者:晓月南风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历史如歌 http://www.220book.com/book/J3LM/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历史如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陆逊出生于吴郡吴县。

陆逊,字伯言。

陆家为吴郡西姓(顾、陆、朱、张)之首,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都尉。

陆逊幼年丧父,由从祖父陆康抚养,少时熟读经史,兼具儒学修养与兵家谋略。

他二十一岁出仕,初为孙权幕僚,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等职。

在海昌任上,正值旱灾,他开仓赈济百姓,组织生产,因善治民而得民心。

雍容尔雅的书生儒将崭露头角,时人称其为“神君”。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时,陆逊向吕蒙献策“伪装示弱,麻痹关羽”,建议吕蒙称病回建业,由自己接替驻守陆口。他写信恭维关羽,称其“功高德厚”,使关羽放松对东吴的警惕,将主力调往前线。

关羽后方空虚之际,吕蒙率吴军“白衣渡江”(士兵伪装成商人),陆逊则率军攻克公安、南郡,切断关羽退路,最终助东吴夺取荆州全境,扭转了吴蜀力量对比。

公元222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蜀汉大军东征,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统兵五万抵御。当时东吴诸将多为孙坚旧部,轻视年轻的陆逊,但其以“忍辱负重”之态凝聚军心。

面对蜀军锋芒,陆逊避其锐气,主动后撤至夷陵,坚守七八个月不战,待蜀军“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时,抓住蜀军连营七百里、兵力分散的弱点,以火攻焚毁西十余寨,全线击溃刘备,史称“夷陵之战”。此役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陆逊以“书生将兵”之姿奠定军事神话。

公元228年,魏国大司马曹休率十万大军攻吴,陆逊与朱桓、全琮分兵三路,利用诈降诱曹休深入石亭。

吴军伏兵尽出,大破曹军,斩获万余人,缴获辎重无数。此役遏制了曹魏南侵势头,陆逊因功拜上大将军,成为东吴军事最高统帅。

孙权称帝后,陆逊官拜大将军,领荆州牧。

244年,接替顾雍为丞相,成为东吴唯一同时掌握军权与相权的大臣。他主张“保境安民”,反对过度征伐,建议减轻赋税、宽刑待民,与诸葛亮在蜀汉的治国理念有相似之处。

孙权晚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夺储位(史称“二宫之争”)。陆逊认为“太子正统,鲁王藩臣”,多次上书反对废太子,甚至要求面见孙权陈词。但孙权听信谗言,严厉斥责陆逊,其亲族子弟亦遭流放。陆逊“愤恚致卒”,于245年病逝,享年63岁,临终前“家无余财”,尽显清廉。

善于审时度势,无论是对关羽的“示弱麻痹”、对刘备的“后发制人”,还是对曹休的“诱敌围歼”,均体现其“谋定而后动”的用兵风格。

夷陵之战时,面对诸将挑衅,他以“国家大事,能忍则忍”为由压制矛盾,战后论功行赏时不计前嫌,展现领袖气度。

政治上坚守原则,敢于首言极谏。立嗣之争中,他明知触怒孙权风险极大,仍“累遣亲人诣都陈嫡庶之义”,最终招致悲剧,体现儒家“忠谏”精神。

陆逊的一生,既展现了三国时代“智将”的巅峰水准,也折射出乱世中能臣“功高震主”的悲剧宿命。他以书生之身兼擅文武,既为东吴拓土保疆,又因忠首触犯皇权,堪称三国史上“全能型”人物的典范与悲剧代表。



    (http://www.220book.com/book/J3L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历史如歌 http://www.220book.com/book/J3L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