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到“高祖性严重,令行禁止,勤于政事,每旦听朝,日昃忘倦。”
“爱养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
公元541年七月,杨坚出生于弘农郡华阴。
杨坚出身世家大族,父亲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凭借着家族的荫庇以及自身的才能,杨坚很早便踏入仕途,开始在北周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他为人深沉稳重,器宇不凡,在北周时期,历经多番政治风云变幻却始终能保全自身,并且不断积攒着自己的威望和势力。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时,致力于开疆拓土、增强国力,杨坚积极参与到诸多军政事务之中,跟随武帝征伐北齐等战事,凭借战功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朝堂中的地位。
然而,北周的皇位更迭频繁,武帝去世后,继位的北周宣帝宇文赟生性多疑且荒淫无度,杨坚因位高权重,一度遭到宣帝的猜忌。但杨坚凭借着低调隐忍、韬光养晦的策略,巧妙地化解了一次次危机,不仅保住了性命,还暗中继续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宇文阐年幼即位,杨坚作为北周的大丞相,己经掌握了军政大权,在各方势力的推动以及自身野心的驱使下,杨坚逼迫静帝禅位,就此建立隋朝,定都大兴城,开启了属于他的大一统王朝时代。
隋文帝杨坚登基后,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才能。在政治方面,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当其冲的便是创立三省六部制。这一制度将中央的决策、审议和执行等权力进行了合理划分,分工明确,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又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整个国家的官僚体系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转,后世多沿用这一先进的制度框架并加以完善。
在地方上,杨坚推行州县两级制,废除了以往的郡一级行政单位,作者“晓月南风”推荐阅读《历史如歌》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减少了地方行政层级,精简了官员队伍,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同时也避免了地方势力过于庞大而出现割据的隐患,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更加首接有效。
经济上,隋文帝推行均田制,让大量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国家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同时,他还统一货币,新铸“五铢钱”,规范了市场交易,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且,他大力修建水利工程,改善灌溉条件,众多举措使得隋朝在短时间内呈现出经济繁荣的景象。
在选官制度上,杨坚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这一自魏晋以来以门第选官的制度,开创了科举制的先河,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都有机会入朝为官,这为寒门子弟打开了晋升的通道,也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机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军事上,隋文帝有着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他先是积极筹备,训练军队,随后挥师南下,灭亡了陈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的大一统。在边疆地区,他积极应对突厥等少数民族的侵扰,采取分化瓦解、军事打击相结合的策略,有效地稳定了边疆局势,让隋朝的边境得以安宁。
然而,隋文帝的晚年却也出现了一些争议。他性格渐趋多疑,在处理一些朝政和皇室事务时过于严苛,废太子杨勇,改立杨广,这一举措也为隋朝后来的动荡埋下了伏笔。同时,他崇信佛教,大肆修建寺庙,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
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文帝杨坚驾崩,享年六十西岁。他的一生,有开国立业的辉煌,有励精图治的勤勉,也有晚年的一些失策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所建立的隋朝为后来唐朝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诸多开创性的制度和政策更是影响了中国历史千余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J3L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