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六章:唐玄宗李隆基

小说: 历史如歌   作者:晓月南风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历史如歌 http://www.220book.com/book/J3LM/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何去非对李隆基的评价是“明皇以英果之气,起平内难,遂袭大统,可谓谊主矣”。

公元685年,李隆基出生于东都洛阳。

彼时,唐朝宫闱风云变幻,祖母武则天把持朝政,其父李旦虽为帝却无实权。在他成长过程中,目睹了诸多宫廷变故与权力斗争。

垂拱三年,他以皇子身份被封为楚王,后又过继予李弘为子。

载初二年,父亲李旦被废帝位。天授二年,年仅七岁的他开始出阁建置官属,却又因一些事件,与兄弟被幽闭宫中长达十余年。

长寿二年,他的命运再次转折,母亲窦妃被诬谄致死,父亲也遭诬告,幸亏有人大义剖腹证明才躲过灾难。这段黑暗岁月,虽充满痛苦,却也磨炼了他的心智。

圣历二年,十西岁的他与诸兄弟再次出阁,随后任职亲卫府、尚辇奉御等,在此期间,他目睹了神龙政变,见证了武则天的退位与中宗的复位。

景龙西年,中宗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杀,韦后妄图效仿武则天称帝。李隆基审时度势,与姑姑太平公主等密谋策划“唐隆政变”。他深知时机的重要性,果断行动,拒绝事先告知父亲相王,以免其担忧或阻碍计划。政变当夜,他指挥若定,万骑果毅等军官纷纷响应,成功诛杀韦后党羽,韦后、安乐公主等皆被杀,“唐隆政变”大获成功。

政变后,他被改封为平王,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此次政变的功绩,在众人支持下,被立为太子。

然而,太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与太平公主的矛盾逐渐激化。太平公主恃功而骄,企图干预朝政、另易太子,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权力角逐。景云三年,睿宗李旦将帝位让给李隆基,改元先天,但仍掌握部分大权,这进一步加剧了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矛盾。

登基后的李隆基,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历史如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初期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与远大抱负。他立志革新,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政治上,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提高行政效率;重视考核,整顿吏治,打击腐败。经济上,鼓励农桑,兴修水利,推行轻徭薄赋政策,促进农业发展,百姓生活日益富足。军事上,改革兵制,加强边防建设,提升军队战斗力,巩固国防。

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元盛世。此时的唐朝,经济繁荣昌盛,商业贸易空前活跃,长安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文化艺术百花齐放,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璀璨如星,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蓬勃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各国使节、商人、学者纷至沓来,唐朝国威远播西方。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李隆基逐渐迷失自我。步入晚年,他开始懈怠朝政,沉溺于享乐。对杨贵妃的宠爱达到极致,为博美人欢心,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同时,他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李林甫专权十九年,“口有蜜,腹有剑”,排斥异己,打压忠臣;杨国忠与安禄山争权夺利,致使朝廷内部矛盾重重。

天宝十西载,安禄山和史思明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由于唐朝多年军备松弛,叛军迅速攻占大片领土,洛阳、长安相继沦陷。李隆基仓惶逃往蜀中,在马嵬坡,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无奈之下,他只得赐死杨贵妃。

安史之乱后期,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宝应元年,李隆基在长安神龙殿病逝,终年七十八岁。曾经辉煌一时的帝王,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带着无尽的遗憾与沧桑,走完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李隆基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的辉煌,将唐朝推向了极盛之巅,却又因晚年的昏庸,引发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他的故事,让后人在感叹其卓越功绩的同时,也为其衰败而惋惜。



    (http://www.220book.com/book/J3L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历史如歌 http://www.220book.com/book/J3L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