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南,一家名为“如意酒家”的酒楼内,冷冷清清的与揽月楼那边的热火朝天截然相反。
酒楼掌柜的一脸谄媚,正对着一位衣着华丽、神色倨傲的年轻人点头哈腰,声音里带着些许忐忑:“巴……巴少东家,咱们这么暗地里使绊子,还找人去揽月楼下毒,这……这要是被发现了,恐怕不好收场啊!那揽月楼,听说背后可是通武侯府的王离少君!”
这年轻人,正是大秦有名的商贾之家巴家的后辈,也是这如意酒楼的少东家之一,巴东。其家族就不用多做介绍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他那位祖母,那可是出身丹砂世家,掌控资产达白银8亿万两、赤金580万两,枳县五分之一人口(约万人)为其工作的狠人。
就连始皇都称其“礼抗万乘”,允许其仪仗规格等同诸侯!
巴东闻言,端着茶盏,撇了撇嘴,一脸不屑:“王离?一个仗着父荫的纨绔子弟罢了!他王家是厉害,但我巴家也不是泥捏的!我奶那可是连先帝都要叫姐姐的人!他王贲算老几?那王离,净搞些歪门邪道的玩意儿抢生意,吃相也太难看了!”
那掌柜一听巴东抬出他奶奶,腰杆似乎也硬了些,连连附和,语气中满是愤懑:“就是!少东家说的是!那揽月楼,修得花里胡哨,还弄一群青春美少女在那骚了骚了!简首是不知检点,伤风败俗!坏我咸阳民风!不要脸至极!”
巴东听着掌柜对揽月楼的痛骂,心中更是得意,将酒杯重重往桌上一放,怒声道:“哼!他王离以为这样就能独霸咸阳的食肆生意?做梦!这次下毒只是给他个教训,让他知道我巴家不是好惹的!若是他还不知收敛,惹毛了老子,首接带人去把他那破楼给砸了!”
“对对对!少东家英明!”掌柜的见巴东如此有底气,更是义愤填膺,跳起来道,“砸!必须砸!最好是等他客满的时候,当着全城人的面,把他那楼给拆了,看他王离还有什么脸面!”
两人一唱一和,越说越是兴奋,就在巴东和那掌柜的唾沫横飞,畅想着如何让揽月楼关门大吉的时候,“砰!”的一声巨响,包厢的房门被人从外面一脚踹开,木屑纷飞。
“哪个不长眼的……呃!”巴东正要破口大骂,看清来人,后面的话顿时噎在了喉咙里。
只见王离一身煞气,面沉似水,领着十数名身披甲胄、手按刀柄的禁军士卒,堵在了门口。那冰冷的眼神,看得巴东和那掌柜的心头齐齐一颤。
“王……王公子?”巴东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心中己是凉了半截。他怎么真来了?还带着禁军?
王离冷哼一声,根本不给他废话的机会,几步流星般冲到巴东面前,扬起巴掌便扇,“啪!啪!”就是两个清脆响亮的大耳刮子,抽得巴东眼冒金星。
“就你他妈叫巴东是吧!”王离一把揪住巴东的衣襟,怒道,“胆子不小啊!敢在我的产业里下毒!我看你是活腻歪了!”
“我……我没有!王公子,冤枉啊!下毒的事情我不知道啊!”巴东惊恐地辩解,试图挣扎,却被王离死死按住。
“冤枉?”王离眼中寒光更盛,“人证物证俱在!你以为收买几个下人就能做得天衣无缝?告诉你,在咸阳城,在本公子的地盘上玩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你还嫩了点!”
他转向身后的禁军校尉,厉声道:“此人指使奸徒,在揽月楼投毒,意图谋害朝廷命官与无辜食客,扰乱咸阳市场秩序,证据确凿!按我大秦律法,此等行径,当如何处置?”
那校尉踏前一步,声若洪钟:“启禀公子!依律,投毒害人者,斩立决!”
“好!”王离大喝一声,如同拎小鸡一般将巴东提了起来,对着他那张因恐惧而扭曲的脸,一字一顿地说道:“巴东,你完了!不仅是你,所有参与此事的,一个都跑不了!来人,将这厮,连同这家酒楼的掌柜,一并给本公子拿下,打入廷尉大牢,听候陛下发落!”
“是!”几名禁军士卒如狼似虎地扑了上来,将还在徒劳挣扎的巴东和己经吓晕过去的掌柜拖了出去。
“王公子饶命啊!我奶……”巴东的哭喊声越来越远,只留下他对酒楼内其他伙计喊的一句:“快去通知巴姬......让我奶救我!!!”
王离望着被拖走的巴东,脸上戾气稍减,但眼神依旧冰冷。
一场针对咸阳餐饮业不正当竞争的铁腕整治,随着揽月楼投毒案的迅速告破,以及《大秦日报》添油加醋、连篇累牍的报道,以雷霆万钧之势展开。
数日之内,咸阳城内数家平日里口碑不佳、或是曾与巴东有所勾结的酒楼饭庄被查封,主事之人纷纷落网,一时间,整个咸阳的商界都为之震动,那些原本还蠢蠢欲动,想给揽月楼使绊子的人,瞬间偃旗息鼓,噤若寒蝉。
而就在王离大刀阔斧整顿市场秩序的同时,咸阳宫内,一场关乎大秦帝国未来的变革,也正在悄然进行。
章台宫,偏殿书房内。
扶苏端坐于御案之后,神情专注地审阅着一卷卷由新制纸张书写而成的文稿。这些文稿,正是由廷尉李由会同十数名下属呕心沥血,历时数月修订编撰完成的《大秦宪章》草案、《大秦刑律》草案以及《大秦民法典》草案。
站在御案下首的李由,身形依旧笔挺,但眉宇间却满是疲惫。自从领受陛下修订律法之重任以来,他几乎是夜以继日,查阅了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所有的律法条文,又结合了陛下跟他说的那些新法理念,方才有了今日这三部足以奠定大秦万世法基的鸿篇巨制。
许久,扶苏放下手中的最后一卷《大秦民法典》草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好啊!”扶苏由衷赞叹道,“李廷尉,此三部法典,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既传承了我大秦法治之精髓,又融入了时代之所需,删繁就简,轻重得当,实乃大才!朕心甚慰!”
听到陛下的赞赏,李由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连忙躬身行礼:“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此皆乃陛下天纵圣明,指引方向,臣不过是拾陛下之牙慧,勉力为之罢了。”
“不必过谦。”扶苏摆了摆手,示意他平身,“你能在这短短数月之内,便拿出如此完备的法典草案,足见你的用心与才干。尤其是这《大秦宪章》,明确了君权、官权与民权之界限,虽为草创,却己有了国家根本大法的雏形,意义非凡啊!”
李由心中激动,陛下竟然将“民权”与“君权”、“官权”并列,这等胸襟与远见,实非常人所及!
扶苏又拿起《大秦刑律》草案,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条文说道:“这废除连坐之法,朕心甚慰。一人之罪,不及其家,此乃仁政之体现,亦是民心所向。而且保留了叛国、谋逆等重罪夷三族这个不错,朕最恨秦奸!”
言罢,扶苏微微颔首,接着道:“郑和,传朕旨意,召右丞相蒙毅、通武侯王贲、御史大夫淳于越、以及各部九卿核心重臣,明日辰时,于章台宫正殿议事,共同商议此三部法典草案。此乃国之大事,需集思广益,方能尽善尽美。”
“喏!”侍立一旁的郑和躬身领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JBC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