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校后,朱一一第一时间去找过王姓学长,不过他不在。
他的同学们说,他们也己经有大半个月没见到他了。
又问她有什么事,说急的话可以去找找二年级183班的苏晓华。
他们俩是好哥们,两家离得也近,也许能传个话。
苏晓华她认识,他也是校文学社的编辑。他们打过几次照面,但从没搭过话。
苏晓华上身穿雪白的衬衣,下身配深蓝的宽松牛仔裤,脚上一双米色的运动鞋,高高瘦瘦的,挺养眼。
“朱一一,你找我有什么事?”
被班里同学喊出来之后,苏晓华首截了当地问朱一一。
“学长,你认识我?”朱一一小小吃了一惊。
“你上个月不是同徐老师他们一起去北京领奖了吗,我听高三的学长们说过。”苏晓华淡淡地回复。
“之前文学社开会的时候我们不也见过几次吗?”他又补充道。
“哦~”
朱一一有点词穷了,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她以为,像她这么不起眼的一个人,理论上来说,是不应该有学长学姐认识的。
“晓华学长,你知道王晨辉学长去哪里了吗?”
朱一一差点忘记问正事。
“你找他干嘛?放月假时我去找过他,但是他家里人说他去深圳了。”苏晓华有点奇怪地回答。
“我好朋友好像在跟晨辉学长交往,她目前不方便来学校,所以想托我给他带句话。”
朱一一坦然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晨晖的大舅在深圳那边混得不错,听说是开了一个什么加工厂, 别墅豪车都买好了。”
“晨晖可能是被他大舅喊去开阔眼界去了。”苏晓华又补充。
“晓华学长,如果晨辉学长什么时候回来了,麻烦你通知我一声,好吗?”朱一一诚恳地请求。
“好的,小事一桩!”苏晓华答应得很爽快。
既然联系不到王晨晖,那么张影的话就带不到。
可又能怎么办呢?朱一一确实己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散了学,文学社的徐老师让同学带信,叫朱一一去他家跑一趟。
徐老师住在男生宿舍那边的家属楼里,是二楼的一个小三室。
一起同住的还有他爸爸妈妈。
原来是北京之行的照片全洗出来了,朱一一把有关自己的一张张挑出来,数了一下,竟有快两百张。
“一一,这段时间你抽空整理整理自己的习作,五月中旬的那一期校报,我准备给你出个两大面的专版。”
略显圆润的徐老师,坐在他家朱红色的布艺沙发里,笑容懒懒地跟朱一一说。
“好的,我有一些存稿,应该问题不大。”
朱一一很喜欢跟徐老师待在一起。
他跟其他的老师都不太一样,他像一块厚厚的温玉,始终恬恬淡淡,不给人以压迫之感。
事情办完,徐老师的母亲柳婶要留朱一一吃饭,她有点不好意思,想要推脱。
徐老师在旁边帮了腔:“就一起吃点吧,今晚吃北京带回来的烤鸭,说起来这还是特意给你留的呢。”
徐老师知道朱一一爱吃北京烤鸭。
落了座,西个人一共吃五道菜。两荤两素,另加一大盆瘦肉丝瓜汤。
徐老师的父亲徐叔约莫五十岁左右的光景,喝一点小酒,脸上总是堆一些笑容,不怎么爱说话。
见朱一一吃得香甜,柳婶不停给她夹菜,说她太瘦了,脖子上的骨头都凸出来了。
徐老师在旁边发笑,他说:“妈,人家那是锁骨,锁骨凸出来有气质,好看!”
一听徐老师说好看,朱一一脸唰地羞红了。
脸埋在饭碗里,几乎不敢抬头。
柳婶在学校食堂上工,朱一一去打饭的时候经常会在六号窗口看到她。
轻轻唤一声,她总是满脸笑容地应了,然后给朱一一打超大一勺的菜。
所以呢,朱一一也超喜欢柳婶。
上完第一节晚自习,朱一一尚留在座位上没有动,好友李广笑嘻嘻地走过来,拉她胳膊说去外边转转。
花坛对面的校墙边聚集了一大堆人,叽里呱啦的,大伙好像在讨论些什么。
李广最喜欢凑热闹了,兴冲冲拉着朱一一往里边挤。
黑暗中有学生认出了朱一一,他大叫:“朱一一,快看,这展示橱里有你的照片!”
还真是,除了朱一一,还有陈老师,还有两位学长,大家捧着奖杯奖书,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笑得意气风发。
这下,朱一一成一年级的名人了。
那几天,每每下了课,就有其他班的男男女女挤到他们班的窗户旁,来偷偷地看一眼朱一一。
倒没什么恶意,可能单纯好奇吧。
慢慢她也习惯了。
五月的天气越来越热,这日,朱一一收到了妈妈给她寄来的包裹。
三件短袖,一条休闲长裤,两条五分牛仔短裤,还有一双细带子的软面凉鞋。
几个月没见爸爸妈妈了,朱一一其实会经常偷偷地想念他们。
她获奖的照片,她变成铅字的文章,还有她得的奖金,她很想找机会给他们看一看。
也许他们会好好夸她几句,也许只是摸摸她的头,让她别骄傲。
“等这期校报出来,我一定要把我的专版叠好,给爸妈寄过去瞧瞧。”
“不过爸妈呆在云南最偏的大山里,很有可能收不到。”
试试看吧。
到了周日,只上半天课,朱一一早早冲了凉水澡,准备去图书馆看看书。
出了女生宿舍,下了一道坡,往教学楼拐的那道弯里,朱一一看到专门书写邮寄信息的小黑板上,赫然有她的名字:197班朱一一,挂号信一封。
这是朱一一第一次收挂号信。
会是谁呢?
“谁会这么土豪,寄一封挂号信给我! ”
不可能是哪位同学或朋友,朱一一的交际范围都是穷学生,寄平邮的普通信己经是从牙缝里抠钱了。
“就算谁突然得了横财,手里一时有多几个钱,这钱拿去买油饼吃不香吗?”
“况且,1块2邮票的普通信件和8块钱的挂号信件,速度是差不多的呀,差别只在于安全方面。”
“谁需要寄一封不得有误的信件给我?”
以往得一些小额的稿费,杂志社一律都是通过邮政给汇款单,汇款单也是装在普通信封中邮寄而来。
所以也不可能是稿费。
心里思量来思量去,依旧没有头绪。
“传阅室今天不开门,等明天周一开放了再去拿吧,拿到就清楚了!”
朱一一自己给自己开解,不愿再费脑细胞去盲猜。
可是,心里装了疑虑,连图书馆的免费小说也看着不香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JG7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