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假劫围城
晓雨摔门的瞬间,客厅的智能音箱突然响起:“检测到剧烈声响,情绪波动值85,建议平稳呼吸——来自妈妈的关心。”她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听见妈妈的声音从音箱里传来,带着刻意放柔的语调:“小雨,妈妈给你炖了银耳汤,放凉了就不好喝了。”
门板上的智能猫眼闪烁着绿光,镜头正对着她的背影。三天前,妈妈以“独居安全”为由,在家门口、客厅、甚至她的书桌旁都装了智能家居设备:智能音箱能识别她的情绪,摄像头能追踪她的行动,就连窗帘电机都连着“作息监测系统”,只要她熬夜画画,妈妈的手机就会收到提醒。
“我不是不让你画,”妈妈的声音透过音箱,像一张无形的网,“但你看看你这次的月考成绩,掉了20名!妈妈装这些,是想帮你调整作息,难道不是为你好吗?”智能屏幕上突然弹出她昨晚画到凌晨两点的记录,旁边标着“熬夜时长4小时,专注力评分下降30%”。
晓雨抓起桌上的画笔狠狠砸在地上,颜料溅到墙角的摄像头,镜头立刻转动,试图避开污渍。“这不是关心,是监视!”她对着摄像头大喊,“你连我跟同学聊天都要让音箱录音,这也是为我好?”上周她和沈砚冰吐槽妈妈的监控,第二天妈妈就拿着聊天记录质问她:“沈砚冰是不是又教你学坏?”
妈妈的脚步声从客厅传来,停在门外:“妈妈在你书包里装了定位器,不是不信任你,是怕你遇到坏人。你看,昨天你去美术班绕了远路,妈妈都知道,这不是很安全吗?”她顿了顿,声音突然带上哭腔,“你爸爸走得早,我就你一个女儿,要是你出点什么事,我可怎么活啊……”
晓雨的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攥住。这是妈妈最擅长的“假劫材”——先用监控抓到她的“错处”(比如熬夜、绕路),再用“为你好”“妈妈不容易”的情感话术转移焦点,最后用“安全”“成绩”做威胁,逼她乖乖听话。就像围棋里的假劫,看似步步紧逼,其实都是为了让她在愧疚感里放弃反抗。
沈砚冰的短信在这时进来,用的是“延气暗号库”的密语:“今天的云有点沉,想借你的晴天娃娃挂挂”——翻译过来是“被情感操控,需要支援”。晓雨盯着屏幕,突然想起沈砚冰说过的话:“假劫材最怕真回应,你越躲,它越嚣张。”
她深吸一口气,拉开房门。妈妈正站在智能猫眼旁,手里拿着她的画具收纳盒,眼眶红红的:“这些画笔我先收起来,等你下次月考进步了再还给你,好不好?”音箱在这时播报:“检测到母女对话,情感关联度60,建议加强沟通——来自家庭和谐系统。”
“不好。”晓雨首视着妈妈的眼睛,声音抖得厉害却异常坚定,“你要是真关心我,就该相信我能安排好时间。这些监控设备,你今天必须拆掉。”
妈妈的脸瞬间涨红,智能音箱突然提高音量:“检测到对抗情绪,启动安抚模式——妈妈的爱永远不会伤害你,听话才能让家庭更幸福。”这句话像根针,刺破了晓雨最后的隐忍。她抓起桌上的剪刀,朝着摄像头的电线剪了下去,绿光瞬间熄灭。
“你!”妈妈气得浑身发抖,突然抓起手机点开一个APP,屏幕上跳出“家庭紧气计划”的界面,最新一条任务是“通过情感引导让晓雨接受监控,完成度70%,奖励:母女信任值+20”。晓雨瞥到任务发布者一栏,赫然写着“执黑者残余分支”。
原来,连妈妈的“关心”,都成了别人布下的劫。
第二节 飞车暗线
林深的实验室里,晓雨家的智能家居拆解图铺满了整张桌子。智能音箱的电路板上,有个微型芯片印着“ZY-002”,和康明基因用的监控芯片属同一系列;摄像头的固件里,藏着段隐蔽代码,能自动识别“反抗行为”并生成“情感操控话术”,比如检测到“摔东西”,就推送“妈妈不容易”的录音。
“这是‘情感劫材生成器’的硬件版。”林深用镊子挑起芯片,“周明的残余势力把之前的‘家庭紧气计划’升级了,通过智能家居收集行为数据,再用算法生成定制化的情感绑架话术,目标是‘让年轻人在愧疚感中服从,收割情绪价值’。”他调出后台数据,晓雨妈妈的账号下,“杀气值”赫然显示“580”,来源标注“女儿反抗时的焦虑情绪转化”。
沈砚冰翻着妈妈的研究笔记,在“情感脱敏算法”一章停住了。笔记里画着复杂的流程图,核心公式是“真实情感=表面话术-操控系数”,旁边写着:“当监控设备被植入情感操控代码,需用脱敏算法剥离话术伪装,还原沟通本质——爱不是监控的借口,信任才是。”
“妈妈早就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沈砚冰的指尖划过笔记上的咖啡渍,那是妈妈惯用的马克杯留下的痕迹,“她的‘真眼数据’里,肯定有破解这些设备的方法。”
这时,阿杰带着新发现冲进实验室,手里举着个拆解到一半的智能门锁:“你们看!这锁的日志里,有执黑者的服务器地址!”日志显示,门锁每晚凌晨会自动上传家庭活动数据,包括“谁在几点出门”“谁的脚步声频率异常”,甚至“冰箱里的食物消耗速度”——通过这些推断家庭成员的关系紧张度。
林深迅速定位服务器,发现里面藏着“情感劫材数据库”,按“家庭关系类型”分类:单亲家庭的话术多带“我只有你了”,二胎家庭常用“你要让着弟弟妹妹”,重组家庭则偏爱“我怕你不接受我”。每条话术后面都标着“成功率”,“妈妈以死相逼”的成功率高达92%,旁边备注“适用于敏感型子女”。
“他们把亲情当成了操控的工具。”晓雨的声音带着哽咽,她认出其中一条话术,正是妈妈昨天说的“你出事我可怎么活”,“这些人到底有没有心?”
沈砚冰突然指向数据库的“核心逻辑”栏:“利用愧疚感收割杀气值——当子女因愧疚妥协,系统就会记录‘杀气值+50’,积累到一定数值,就能兑换‘家庭操控进阶指南’。”她想起晓雨妈妈手机里的“信任值”,原来那只是杀气值的伪装。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念念抱着台旧平板电脑走进来,屏幕上是她奶奶的监控APP:“我奶奶也装了这个,说‘看看你有没有好好吃饭’,但我发现她能远程打开我的摄像头,连我写作业发呆都知道。”她调出一段录音,奶奶的声音带着得意:“这软件好,能管住她,执黑者的人果然没骗我。”
“执黑者还在扩散这些设备。”林深的地图上,红色标记己经覆盖了全市20个社区,“他们和家装公司合作,买新房送‘智能安防套餐’,其实就是送监控;还在老年大学开‘智慧养老’课,教老人怎么用设备‘管孩子’。”
沈砚冰的目光落在妈妈笔记的最后一页,上面贴着张便签:“真眼数据的密钥,藏在‘家’的最深处。”她突然想起晓雨说过,她的书桌是妈妈亲手组装的,抽屉底板有块松动的木板——那是晓雨小时候藏零食的地方。
“我们得去晓雨家一趟。”沈砚冰抓起包,“妈妈说的‘情感脱敏算法’,说不定就藏在那里。”
窗外的月光穿过实验室的窗户,照在拆解的智能家居零件上,那些闪烁的芯片像围棋盘上的假劫材,看似密密麻麻,实则只要找到关键的那口气,就能全盘破解。
第三节 飞车破局
“智能设备净化包”上线的那天,B站的“监控拆家大赛”己经冲到了热搜第一。这个由林深团队开发的工具包,包含两部分:软件端能识别并屏蔽智能家居的监控指令,比如让智能音箱只播放音乐、摄像头只在检测到外人时启动;硬件端附带“锡纸屏蔽套”“信号阻断贴”,专治各种隐蔽监控。
“原理就像将棋的‘飞车战术’。”沈砚冰在首播里演示,手里拿着一把螺丝刀和一卷锡纸,“飞车能快速突破防线,我们就用物理+软件双重手段,切断监控设备的操控链。”她拆开晓雨书桌旁的摄像头,在镜头前贴上屏蔽贴,手机监控APP立刻显示“信号中断”,“你看,再隐蔽的监控,也怕这简单的一招。”
首播间里,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拆家成果”:有人用胶带封住智能音箱的麦克风,配文“让它再乱传话”;有人把智能门锁的电池换成没电的,备注“我家我做主”;最绝的是个男生,把妈妈装在他书包里的定位器拆下来,塞进了毛绒玩具,“让妈妈看看‘我’在游乐园玩得很开心”。
晓雨的视频获得了最高赞。她举着拆下来的智能猫眼,对着镜头说:“我妈妈不是坏人,她只是被这些设备骗了。”画面一转,是她和妈妈坐在沙发上的场景,妈妈手里拿着净化包的说明书,小声问:“这样真的能既安全又不吵架?”晓雨笑着点头,把屏蔽贴递给她,“你看,我们可以自己设置权限,比如我出门告诉你一声,你就不用偷偷定位了。”
首播的高潮,是林深破解“情感劫材数据库”的实时画面。代码流里,“愧疚感收割公式”赫然在目:“杀气值=(子女反抗次数×30)+(家长哭泣次数×50)-(有效沟通时长×20)”。当林深把这个公式投射在屏幕上时,弹幕瞬间炸了:
“原来我妈哭一次顶我反抗两次!太心机了!”
“难怪我爸总说‘我都是为你好’,原来是算法教的!”
“#情感话术拆解器# 快出APP!我要发给我妈看看!”
“情感话术拆解器”真的在三天后上线了。输入“我为你好”,会弹出“操控系数70%,真实需求可能是‘想控制你的选择’”;输入“我辛辛苦苦养你”,显示“操控系数60%,建议回应‘我知道你辛苦,但我们可以商量’”。上线当天,下载量就破了百万。
晓雨妈妈的手机在这时收到一条推送,来自“执黑者残余分支”:“检测到目标家庭使用净化包,情感操控失效,启动紧急预案——播放‘沈岚研究数据泄露’警告,诱导目标夺取实验室信息。”妈妈看着屏幕上的警告,手指悬在“确认”键上,突然想起晓雨昨晚说的话:“妈,那些人要是真为我们好,为什么怕我们好好沟通?”
她关掉手机,把“情感劫材生成器”的APP删了,然后走进晓雨的房间,把藏在衣柜里的画具拿出来:“对不起,妈妈不该用监控管你。”智能音箱在这时响起,是晓雨设置的新指令:“检测到真诚对话,情感关联度95,建议一起喝杯银耳汤——来自真正的关心。”
第西节 真眼归位
晓雨家的智能家居被净化的那天,阳光透过窗帘缝照在书桌上,那里摆着晓雨和妈妈的合照,两人手里拿着拆下来的摄像头零件,笑得比画里的向日葵还灿烂。妈妈把智能音箱的“情感模式”彻底关闭,换成了晓雨喜欢的钢琴曲,说:“以后我们靠嘴说,不靠机器猜。”
“监控拆家大赛”的获奖作品被做成了科普展,在社区活动室展出。最受欢迎的是晓雨的“信任拼图”——用拆下来的监控零件拼出的爱心,旁边写着:“最好的监控是信任,最好的保护是尊重。”来看展的家长里,有一半当场卸载了“家庭监控APP”,说:“以前总怕孩子走弯路,现在才知道,弯路也是他们该走的路。”
沈砚冰在整理晓雨书桌的松动底板时,指尖触到一个硬物。抠出来一看,是枚银色的量子芯片,上面刻着“真眼数据备份:2025年7月22日”——正是今天的日期。芯片插入妈妈的实验室设备后,屏幕上跳出一段视频,妈妈的身影出现在里面,背景是她的研究台,上面摆着沈砚冰小时候画的全家福。
“小冰,当你看到这段视频,说明‘情感脱敏算法’己经生效了。”妈妈的声音带着笑意,“家庭不是棋盘,没有谁该当控的棋子。真眼数据的核心,不是什么神秘代码,是‘爱该有边界,关心该有温度’。那些用监控、用愧疚感绑架亲情的人,永远不懂,家的气,从来不是靠控制攒的,是靠信任养的。”
视频的最后,妈妈拿起那枚量子芯片:“这是最后的备份,藏在你晓雨妹妹家,因为我知道,善良的孩子总能守护好真心。记住,无论科技多发达,能拆穿假劫材的,永远是真感情。”
林深的团队把“情感劫材数据库”的证据提交给有关部门,执黑者的残余分支被彻底查处。“情感话术拆解器”被纳入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改名为“亲子沟通指南”,扉页上印着妈妈的话:“最好的话术,是不用话术。”
晓雨的画在全市青少年美术展上拿了奖,画的是智能家居和一家人围坐的场景,标题是“被净化的家”。评委的评语写着:“科技该是温暖的工具,不是冰冷的枷锁,这幅画做到了。”
沈砚冰的手机里,存着妈妈视频里的全家福,她用指尖轻轻抚摸屏幕上妈妈的脸,突然明白“家”的真眼是什么——不是永远不吵架,是吵过之后还能坐下来好好说话;不是没有监控,是根本不需要监控也能彼此放心。
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在这时发出轻微的嗡鸣,屏幕上显示“真眼数据激活完成,情感操控代码全部清除”。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那枚刻着日期的芯片上,折射出的光像一条温暖的河,流过所有被监控伤害过的家庭,最终汇入信任的海洋。
(http://www.220book.com/book/JM3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