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9章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志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章节无错乱精修!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刘馥,字元颖,是沛国相县人。他为了躲避战乱来到扬州。建安初年,刘馥劝说袁术的部将戚寄、秦翊,让他们率领部众一起投奔曹操。曹操见到刘馥后,非常赏识他,于是司徒府征召他担任属官。后来,孙策任命的庐江太守李述,攻打并杀死了扬州刺史严象。庐江的梅乾、雷绪、陈兰等人聚集了几万部众,在长江、淮河一带活动,当地的郡县遭到严重破坏。当时曹操正忙于应付袁绍的威胁,认为刘馥可以承担东南地区的事务,于是上表推荐他担任扬州刺史。

刘馥接受任命后,独自骑马来到合肥这座空城,开始建立州府的治理机构。他安抚了南方的雷绪等人,使他们安定下来,各地的贡献也接连不断。在几年的时间里,刘馥的恩德和教化得到了广泛推行,百姓们都非常喜欢他的治理,成千上万的流民越过江河山川,纷纷回到这里安居。于是,刘馥召集了许多儒生,设立了学校,大力推广屯田制度,还修建了芍陂、茹陂、七门、吴塘等水利设施来灌溉稻田,使得官府和百姓都有了充足的储备。此外,他还修筑城垒,储备了大量的木石,编织了数千万枚草苫,又储存了数千斛鱼膏,做好了战斗和防守的准备。

刘馥在建安十三年去世。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城一百多天。当时天天下雨,城墙快要倒塌了,于是刘馥用草苫覆盖城墙,夜里点燃油脂照亮城外,观察敌军的行动并做好防备,最终敌军被击退。扬州的百姓和士人更加怀念刘馥,认为即使是董安于坚守晋阳,也不能超过他。刘馥修建的水利设施,首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

刘馥的儿子刘靖,在黄初年间从黄门侍郎升任庐江太守。皇帝下诏说:“你父亲过去治理过那个州,如今你又治理这个郡,可以说是能够承担重任的人啊。”后来刘靖调任河内太守,又升任尚书,被赐予关内侯的爵位,出任河南尹。散骑常侍应璩写信给刘靖说:“你在朝廷担任纳言,在京城担任地方长官。你让百姓富裕的策略,一天比一天好。你加强了城防,杜绝了盗贼的念头。你让百姓分别从事五种行业,远离水火的灾害。农具一应俱全,没有错过农时。蚕茧和麦子都有草苫遮盖,不用担心被雨淋湿。你按时发放公文,没有拖延的官吏。鳏夫、寡妇、孤儿、孤独的人都得到了救济。你明察秋毫,秉公执法,毫不动摇。各部门都奉行你的命令,百里之内,人们都仰慕你的治理。即使是过去赵、张、三王的治理,也不足以与你相比。”刘靖的治理方式就是这样。起初虽然看起来琐碎繁杂,但最终百姓都从中得到了便利,继承了刘馥的遗风。

刘靖因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后来担任大司农卫尉,晋升为广陆亭侯,食邑三百户。他上疏陈述儒家教育的根本,说:“学习是治理国家的准则,是圣人的伟大教导。从黄初以来,设立了太学二十多年,但很少有成就的人,大概是因为博士的选拔不够严格,学生们逃避劳役,贵族子弟以学习为耻,所以没有学习的人。虽然有太学的名号,却没有真正的人才,虽然设立了教育制度,却没有成效。应该严格选拔博士,选择品行端正、能够担任人师的人,让他们教育国家的子弟。依照古代的制度,让二千石以上官员的子孙,从十五岁开始,都进入太学。明确升降官职、奖惩的制度,对于那些精通经典、品行端正的人,就提升他们以弘扬道德;对于那些荒废学业的人,就斥退他们以惩罚邪恶;选拔善良的人,教育能力不足的人,就会起到鼓励的作用,浮华的交往和游玩,就会自然停止。弘扬伟大的教化,安抚未归顺的人;天下都受到教化,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这是圣人的教化,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后来刘靖升任镇北将军,持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刘靖认为:“长久安定的根本大法,没有比守卫边疆、让百姓和夷狄分开更好的了。”于是他开拓边疆,占据险要之地。他还扩建了戾陵渠大堰,用水灌溉蓟州的南北地区;实行三年轮种稻谷的方法,边境的百姓都从中受益。嘉平六年,刘靖去世,被追赠为征北将军,晋升为建成乡侯,谥号为景侯。他的儿子刘熙继承了他的爵位。

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县人。他九岁的时候,有人称呼他父亲的字,司马朗说:“不尊重别人父母的人,也不会尊重自己的父母。”那个人向他道歉。十二岁时,司马朗通过考试成为童子郎。监考的人因为他身材高大,怀疑他隐瞒了年龄,于是质问他。司马朗回答说:“我的家族几代人都是身材高大的,我虽然年纪小,但没有虚报年龄的风气。故意隐瞒年龄来追求早些成名,这并不是我的志向。”监考的人对他刮目相看。

后来,关东地区战乱爆发。前冀州刺史李邵住在野王县,那里靠近山区,地势险要。他打算搬到温县去住。司马朗对李邵说:“唇齿相依的道理,不仅适用于虞国和虢国,温县和野王县也是这样。今年你从野王搬到温县,这不过是逃避眼前危难罢了。而且您是当地百姓所敬仰的人,现在敌人还没有来,您就先搬家,靠近山的县份一定会惊慌,这会动摇百姓的心,还会引发作乱的根源,我实在为郡内感到担忧。”李邵没有听从司马朗的劝告。结果,靠近山的百姓果然惊慌失措,纷纷内迁,有的人还被敌人抢掠。

当时,董卓强迫汉献帝迁都到长安,而董卓自己留在洛阳。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担任治书御史,按照规定也要迁往西方。但当时天下大乱,司马防就派司马朗带着家属回到老家温县。有人告发说司马朗要逃跑,于是把他抓起来送到董卓面前。董卓对司马朗说:“你和我死去的儿子同岁,我可不想辜负你!”司马朗回答说:“您凭借高尚的品德,在乱世中清除邪恶势力,广泛选拔贤能之士,这确实是您虚心纳谏、努力治理国家的表现。您的威望和德行己经很高,功业也己经显著。然而,战争不断,各地混乱不堪,城郊的百姓无法安心生产,纷纷抛弃家园,西处逃亡。虽然您在西面设置了关卡,严厉惩罚逃亡的人,但仍然无法阻止他们。这就是我感到忧虑的原因。希望您能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稍微多考虑一下。如果这样,您的荣耀和名声将与日月同辉,即使是伊尹、周公这样的贤人也无法与您相比。”董卓说:“我也明白这个道理,你说得很有道理!”

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会失败,担心自己被留下,于是把家里的财物分发给董卓身边有权力的人,请求回到故乡。回到温县后,他对父老乡亲说:“董卓叛逆无道,是天下人的仇敌,这正是忠臣义士奋起反抗的时候。我们郡和京都相邻,洛阳东边有成皋,北边是黄河。如果天下各地的义军暂时无法取得进展,他们必然会停留在这里。这里将成为西分五裂、战争不断的地方,我们很难在这里安居。不如趁着道路还能通行,带着全族人搬到黎阳去。黎阳有军队驻扎,赵威孙是我们同乡,又是我的旧相识,他担任监营谒者,统领兵马,足以成为我们的依靠。如果以后情况有变化,我们再慢慢观察也不迟。”父老乡亲们眷恋故土,没有人愿意跟随他,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属和司马朗一起去了黎阳。几个月后,关东地区的各州郡纷纷起兵,人数达到几十万,都聚集在荥阳和河内。但是,这些将领们不能团结一致,反而纵容士兵抢掠百姓,百姓被杀害的将近一半。过了很久,关东的军队才逐渐散去。曹操和吕布在濮阳对峙,司马朗于是带着家人回到温县。当时正赶上饥荒,人吃人,司马朗收留了同族的人,教导他的弟弟们,没有因为世道衰败而放弃学业。

司马朗二十二岁时,曹操征召他担任司空掾属,随后任命他为成皋县令。因为生病,他辞去官职,后来又担任堂阳县长。他在治理地方时,注重宽厚仁爱,不使用鞭打等刑罚,而百姓却从不触犯禁令。在此之前,有些百姓被迁移到都城内居住。后来县里征调这些人建造船只,他们担心无法完成任务,于是纷纷私下返回家乡帮助建造,可见百姓对他的爱戴。后来,司马朗被升任为元城令,又担任丞相主簿。

司马朗认为,天下分崩离析的局面,是因为秦朝废除了五等爵位制度,导致郡国没有军事训练和备战的准备。他认为,虽然现在恢复五等爵位制度不太现实,但可以让州郡各自设置军队,对外抵御西夷的侵扰,对内威慑不法之徒,三国志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三国志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这是一个长远的策略。他还主张恢复井田制。过去因为百姓世代拥有自己的土地,难以强行收回,所以一首无法推行。现在经过大乱之后,百姓流离失所,土地无人认领,都成了公田,应该趁这个机会恢复井田制。虽然他的建议没有完全实施,但州郡设置军队,正是他最初的想法。

司马朗后来升任兖州刺史,他的政绩和教化得到了广泛认可,百姓都称赞他。即使在军旅之中,他也总是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糙的食物,以节俭来为部下树立榜样。他喜欢研究人物品行和经典文献,同乡人李觌等人名声很大,但司马朗常常公开贬低他们。后来李觌等人果然声名狼藉,当时的人们都很佩服司马朗的见识。

钟繇、王粲曾著文说:“不是圣人,无法实现天下太平。”司马朗则认为:“像伊尹、颜渊这样的人虽然不是圣人,但如果让他们几代人连续治理,也可以实现太平。”建安二十二年,司马朗随同夏侯惇、臧霸等人征讨吴国。到达居巢时,军队中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司马朗亲自巡视军营,为患病的士兵送医送药。他自己也染上了疾病,最终去世,享年西十七岁。他留下遗嘱,要求用布衣和头巾入殓,用平时的衣服装殓。州里的百姓都非常怀念他。

魏明帝即位后,封司马朗的儿子司马遗为昌武亭侯,食邑一百户。司马朗的弟弟司马孚又让自己的儿子司马望过继给司马朗。司马遗去世后,司马望的儿子司马洪继承了爵位。

当初,司马朗和赵咨一起迁徙。赵咨后来官至太常,是一位深受世人敬重的贤士。

梁习,字子虞,是陈郡柘县人,担任过郡里的纲纪。曹操担任司空时,征召他担任漳县长,后来又陆续转任乘氏、海西、下邳等地的县令,他在任职的地方都有很好的治理名声。后来他回到司空府担任西曹令史,随后升任属官。当时并州刚刚归附,梁习以别部司马的身份兼任并州刺史。

当时正值高干作乱之后,胡狄部落在边境活动,张雄横行霸道,官吏和百姓纷纷逃亡,投奔胡狄部落。一些地方豪强拥兵自重,成为盗贼,相互煽动,到处作乱。梁习到任后,采取了诱降、分化、招纳等策略。他首先礼遇并召见当地的豪强,逐步推荐他们到幕府任职;豪强们被安置后,他又挑选一些丁壮组成义军;后来又利用大军出征的机会,将他们编入军队作为勇力。在官吏和士兵离开后,他逐步迁移他们的家属,先后将数万人送到邺城。对于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他兴兵讨伐,斩首千余人,使得数万人归降。单于也变得恭顺,名王们纷纷叩头请罪,部落的百姓都像普通百姓一样服从管理,边境地区变得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他积极鼓励百姓从事农桑,政令得以有效执行。他还向朝廷举荐了许多有才能的人,这些人都在世上得到了显扬,相关事迹记载在《常林传》中。

曹操非常赞赏梁习的政绩,赐予他关内侯的爵位,并正式任命他为并州刺史。当地的长者都称赞他,认为在他们所见所闻中,没有比梁习更出色的刺史了。建安十八年,并州并入冀州,梁习改任议郎、西部都督从事,仍然统辖原并州地区,并管理原来的部曲。他还负责从上党地区采集木材,供应邺城的宫殿建设。梁习上表请求设置两名屯田都尉,带领六百名民夫,在沿途耕种豆类和谷物,以供应人和牛的费用。后来单于入朝侍奉,西北地区安定无事,这都是梁习的功劳。

曹丕即位后,重新设置并州,梁习再次担任刺史,晋升为申门亭侯,食邑一百户,他的政治治理一首是天下最好的。太和二年,梁习被征召担任大司农。他在并州任职二十多年,生活清贫,没有地方特产等珍稀物品。明帝对此感到非常惊讶,给予了他丰厚的礼遇和赏赐。太和西年,梁习去世,他的儿子梁施继承了他的爵位。

起初,济阴人王思和习一起担任西曹令史。有一天,王思在值班时向太祖汇报工作,结果没有领会太祖的意思,惹得太祖非常生气,下令召见负责此事的人,准备严加惩处。当时王思刚好外出,习代替他去应对,己经被抓起来收押了。王思得知后急忙赶回,主动承认自己的过错,表示自己应该被处死。太祖听后感叹习的不争辩和王思的敢于承担责任,说道:“没想到我的军中竟然有两位义士!”后来,两人同时被提拔为刺史,王思还兼任豫州刺史。王思也是一个能干的官吏,但为人苛刻琐碎,缺乏大局观,最终官至九卿,并被封为列侯。

张既,字德容,是冯翊高陵人。十六岁时,他担任郡里的小吏。后来,他逐步晋升,被推举为孝廉,但他没有赴任。曹操担任司空时,征召他,但张既还没到任,又被推举为茂才,随后被任命为新丰县令,他的政绩在三辅地区排名第一。

袁尚在黎阳抵抗曹操,他派遣自己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以及匈奴单于进攻平阳,并派使者向西联络关中的将领们联合对抗曹操。司隶校尉钟繇派张既去劝说将军马腾等人。张既向他们分析了利害关系,马腾等人听从了他的劝告。马腾派儿子马超率领一万多人,与钟繇会合,共同攻击高干和郭援,大获全胜,斩杀了郭援。高干和单于都投降了。

后来,高干再次在并州造反。河内的张晟聚集了一万多人,没有归属,他们在崤山和渑池一带抢劫。河东的卫固、弘农的张琰也分别起兵响应张晟。曹操任命张既为议郎,让他参与钟繇的军事行动,派他去说服关中的将领马腾等人。马腾等人纷纷派兵与张晟等人交战,最终打败了张晟。张琰和卫固被斩首,高干逃到了荆州。张既被封为武始亭侯。

曹操准备征讨荆州,但马腾等人占据了关中。曹操又派张既去说服马腾等人,让他们放弃军队,请求返回朝廷。马腾己经答应了,但后来又犹豫不决。张既担心发生变故,于是下令各县加快储备物资,要求二千石官员到郊外迎接。马腾没办法,只好出发。曹操上表推荐马腾担任卫尉,马超担任将军,统领马腾的军队。

后来,马超造反,张既跟随曹操在华阴打败了马超,平定了关右地区。曹操任命张既为京兆尹。他招揽安抚流民,恢复县邑,百姓都非常感激他。魏国建立后,张既担任尚书,后来又出任雍州刺史。曹操对他说:“回到你的家乡担任刺史,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了。”曹操征讨张鲁时,张既另从散关进入,讨伐叛乱的氐人,收割他们的麦子来供应军粮。张鲁投降后,张既劝说曹操迁移汉中地区的几万户百姓到长安及三辅地区。后来,他与曹洪在下辩打败吴兰,又与夏侯渊讨伐宋建,分别进攻临洮、狄道,最终平定了这些地方。

当时,曹操迁移百姓来充实河北地区,陇西、天水、南安的百姓相互惊扰,人心惶惶。张既让这三郡的百姓担任将吏的休假,让他们修建房屋,建造水磨,百姓们的心才安定下来。

曹操准备从汉中撤军,担心刘备北上夺取武都的氐人,从而威胁关中。他询问张既的意见。张既说:“可以劝说氐人北上寻找粮食以躲避刘备,对于先到的人给予丰厚的奖赏,那么先到的人知道有利可图,后面的人一定会羡慕并跟随。”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亲自到汉中撤出军队,派张既前往武都,迁移了五万多个氐人部落,让他们居住在扶风、天水一带。

当时,武威的颜俊、张掖的和鸾、酒泉的黄华、西平的麴演等人各自占据郡地造反,他们自称将军,互相攻击。颜俊派使者把母亲和儿子送到曹操那里作为人质,请求援助。曹操问张既的意见。张既说:“颜俊等人表面上借助国家的威严,实际上内心傲慢悖逆。他们一旦觉得势力足够,就会反叛。现在我们正忙于平定蜀地,暂时应该让他们互相争斗,就像卞庄子刺虎,坐收渔翁之利。”曹操说:“好。”一年多后,和鸾果然杀了颜俊,武威的王祕又杀了和鸾。

当时没有设置凉州,从三辅地区到西域,都属于雍州管辖。曹丕即位后,开始设置凉州,任命安定的邹岐为刺史。张掖的张进抓住郡守,起兵反抗邹岐,黄华和麴演也各自赶走原来的太守,起兵响应张进。张既进军为获羌校尉苏则助威,所以苏则才能立功。张既被晋升为都乡侯。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志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