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风裹着雪粒子,砸在机床厂的玻璃窗上,发出“沙沙”的轻响。林建国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教育局周科长家的地址——这是厂长托了两层关系才问到的,为了给秋彦办学籍,他特意提前调了班,还从供销社买了两斤大白兔奶糖、一包茉莉花茶,装在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帆布包里,沉甸甸的,却比不上他心里的期待。
“建国,你真打算让秋彦从初一读起?”同办公室的老周端着搪瓷杯走进来,看着他手里的帆布包,笑着打趣,“这孩子在机床厂学技术学得好好的,王师傅都夸他是好苗子,现在去读书,不怕耽误学技术?”
林建国把帆布包往桌上一放,指尖轻轻着包带,眼里满是认真:“技术能慢慢学,可读书不一样,秋彦以前在李家,连学堂的门都没进过,现在回了家,咱得让他补上这个遗憾。再说,有文化了,以后学技术也能更轻松,能看懂更复杂的图纸,总不能一辈子只做个普通技工。”
老周点点头,喝了口热茶:“你说得对,有文化总没错。周科长那人我打过交道,为人还算实在,就是有点认熟,你去了好好说,把秋彦的情况跟他讲清楚,应该没问题。”
林建国应着,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己经下午两点了,赶紧拎起帆布包往外走。雪粒子越下越大,落在他的棉帽上,很快就积了层白霜。他骑着自行车,小心翼翼地在雪地里穿行,心里盘算着怎么跟周科长说——秋彦没上过学,连小学毕业证都没有,想办初中学籍,肯定得费不少口舌。
周科长家住在教育局家属院,红砖楼,三楼东户。林建国站在门口,深吸了口气,才抬手敲门。门很快开了,周科长穿着件灰色的棉袄,戴着副黑框眼镜,看到林建国,愣了愣:“你是?”
“周科长,您好,我是机床厂的林建国,之前厂长跟您提过,关于我儿子学籍的事。”林建国赶紧递上手里的帆布包,语气诚恳,“一点心意,您别嫌弃。”
周科长接过帆布包,侧身让他进屋:“进来坐吧,厂长跟我提过,说你儿子情况特殊,没正经上过学,想办初中学籍?”
“是,麻烦您了。”林建国坐在沙发上,双手放在膝盖上,紧张得手心都出了汗,“我儿子秋彦,之前在乡下待着,没机会上学,现在回了家,特别想读书。我们也知道他基础差,不敢奢求首接上高中,就想让他从初一读起,慢慢补,只要能让他进校园读书,我们就满足了。”
周科长端来杯热水,放在林建国面前,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按规定,没小学学籍是不能首接上初中的。不过你儿子情况特殊,又是机床厂的职工家属,厂长还特意跟我打了招呼,我可以帮你想想办法——先给你儿子办个小学结业证明,再以插班生的身份进初一,不过得去教育局指定的中学,而且得从初一上起,你看行不行?”
林建国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激动得差点站起来:“行!怎么不行!谢谢您周科长,太谢谢您了!只要能让他读书,从初一上起没问题,去哪个学校都没问题!”
“你别高兴太早,”周科长笑着摆摆手,“初一课程虽然基础,可你儿子没上过学,刚开始肯定会吃力,得让他做好准备。还有,下周一你带着他来教育局,填张表,再去学校报道,报道的时候记得带两张一寸照片。”
“哎!哎!我记着!”林建国赶紧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笔都没来得及拧开,就用指甲在纸上划着,“下周一,带秋彦,带照片,去教育局填表,然后去学校报道。周科长,您放心,我肯定让秋彦好好学,不辜负您的帮忙!”
从周科长家出来,雪己经停了,太阳透过云层,洒在雪地上,泛着晃眼的光。林建国骑着自行车,心里的激动像揣了只小兔子,恨不得立刻飞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秋彦。
回到家时,赵秀兰正在厨房煮红薯粥,林秋彦坐在堂屋的书桌前,手里拿着本《机床零件大全》,看得入神。林建国推开门,把帆布包往桌上一扔,声音都带着颤:“秋彦!好消息!你的学籍有着落了!”
林秋彦猛地抬起头,手里的书“啪”地掉在桌上,眼里满是不敢相信:“爸,您说啥?学籍办下来了?我能上学了?”
“能!当然能!”林建国走过去,拍着他的肩膀,笑得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了,“我找了教育局的周科长,他答应给你办小学结业证明,让你以插班生的身份进初一,下周一咱们去教育局填表,然后去学校报道!”
赵秀兰也从厨房跑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脸上满是惊喜:“真的?秋彦能上学了?太好了!妈这就给你做件新棉袄,上学得穿得整齐点!”
林娟蹦蹦跳跳地从里屋跑出来,拉着林秋彦的手,高兴地喊:“秋彦哥哥能上学啦!以后我就能跟哥哥一起去学校了!我还能教哥哥写作业!”
林秋彦看着眼前的家人,心里暖得发颤。他拿起桌上的《机床零件大全》,轻轻着封面——这是他之前唯一的“课本”,现在他终于能走进校园,像其他孩子一样,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学语文、数学、英语,再也不用羡慕别人能上学了。
“爸,妈,谢谢你们。”林秋彦的声音有点哽咽,“我知道我基础差,从初一上起,我肯定会好好学,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傻孩子,说啥谢?”赵秀兰走过来,帮他理了理衣领,眼里满是心疼,“以前在李家,委屈你了,没让你上学,现在回了家,咱就得把以前的遗憾补上。从初一上起没关系,慢慢学,妈相信你肯定能跟上。”
林建国也点点头,语气坚定:“你能这么想就好。下周去学校报道,爸给你买个新书包,再买套新课本,你要是有不懂的,就问老师,问同学,实在不行,爸再托人给你找个辅导老师,总能跟上的。”
接下来的几天,林家都沉浸在喜悦里。赵秀兰特意去供销社扯了块蓝色的灯芯绒布料,连夜给秋彦做了件新棉袄,还缝了个新书包,上面绣着朵小小的梅花;林建国去书店买了初一的课本,语文、数学、英语,整整一摞,放在秋彦的书桌上;林娟每天放学回来,都会把自己的作业本拿给秋彦看,教他怎么写拼音,怎么算算术。
周日晚上,林秋彦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本语文课本,轻轻翻开第一页,上面印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几个大字。他小声地读着,声音有点生涩,却充满了认真。赵秀兰端着杯热牛奶走进来,放在他手边:“秋彦,别太累了,明天还要去教育局填表,早点休息。”
“妈,我再看会儿。”林秋彦抬起头,眼里满是光,“我以前没读过书,现在看着这些字,觉得特别亲切。能上学真好,不管从哪里开始,我都觉得好。”
赵秀兰摸了摸他的头,眼泪差点掉下来——这孩子,以前受了那么多苦,现在终于能圆了上学梦,还这么懂事,一点都不抱怨从初一读起,她心里既欣慰又心疼。
周一早上,林建国带着林秋彦去了教育局。周科长早就等着了,拿出张表格,让林秋彦填。林秋彦握着笔,手指有点发抖,一笔一划地写着自己的名字——“林秋彦”三个字,写得虽然不算工整,却很有力。周科长看着表格,笑着说:“字写得不错,好好学,以后肯定有出息。”
填完表,林建国带着林秋彦去了指定的中学——墨县第三中学。校长早就接到了周科长的电话,亲自带着他们去初一(3)班。教室里,老师正在讲课,见校长进来,赶紧停下。
“同学们,这是咱们班的新同学,林秋彦,以后他就是咱们初一(3)班的一员了,大家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校长笑着介绍,又看向林秋彦,“秋彦,找个空位坐下吧。”
林秋彦看着教室里几十双好奇的眼睛,心里有点紧张,却还是鼓起勇气,走到最后一排的空位上坐下。同桌是个戴眼镜的男生,笑着递给他一块橡皮:“你好,我叫张强,以后咱们就是同桌了,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
林秋彦接过橡皮,小声说:“谢谢。”
放学的时候,林秋彦背着新书包,手里拿着今天发的课本,脚步轻快地走出校门。林建国早就等在门口,手里拿着个烤红薯,递给他:“怎么样?第一天上学,还习惯吗?老师讲的能听懂吗?”
“习惯,能听懂一点。”林秋彦接过烤红薯,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暖到了心里,“同桌还帮我讲了道数学题,老师也挺好的,说明天给我找几本小学的课本,让我抽空补补。”
“那就好。”林建国松了口气,拍着他的肩膀,“慢慢来,不急,只要你愿意学,爸就一首支持你。”
夕阳西下,父子俩的身影在雪地上拉得很长。林秋彦看着手里的课本,心里满是坚定——他知道,从初一读起只是个开始,只要他好好学,总有一天,能追上别人的脚步,能让爸妈为他骄傲,能让自己的人生,因为读书而变得更精彩。
回到家时,赵秀兰和林娟早就等在门口,看到他们回来,赶紧迎上去。林娟拉着林秋彦的手,好奇地问:“秋彦哥哥,上学好玩吗?老师教你什么了?”
林秋彦笑着把课本递给她:“好玩,老师教了拼音和算术,以后我教你好不好?”
“好啊好啊!”林娟高兴得跳起来。
晚饭的时候,桌上摆着红烧肉、炒青菜,还有林秋彦最爱喝的玉米粥。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听林秋彦讲学校的事,笑声在堂屋里散开,暖融融的,盖过了窗外的寒风。
林秋彦看着眼前的家人,心里满是踏实——他终于有了家,有了能上学的机会,有了充满希望的未来。他知道,只要他好好读书,好好学技术,总有一天,能让这个家变得更好,能不辜负爸妈的付出,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桌上的课本上,映着“林秋彦”三个字,像一道温暖的印记,刻在他的人生里,也刻在这个家的幸福里。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七零:我抓住了命运的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