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后情感纪元
当虚拟成为新的真实,真实反而成了最奢侈的虚拟。
1. 情感难民
小琳带着小雨在“自然情感社区”生活己经三年。这个位于城市边缘的社区,聚集了拒绝情感监测系统的“情感难民”。这里没有无处不在的数据收集器,没有情感广告,人们尝试用古老的方式相处。
但逃离系统并非易事。
社区周围被高墙围起,不是防止外人进入,而是防止里面的人出去。墙上闪烁着警示语:“情感未受监管区域,进入可能对您的情绪健康造成不可逆损害。”
每周都有“情感健康专员”前来巡查,试图说服居民回归主流社会。
“数据显示,未受监管的情感生活平均寿命缩短12.3年,”一位专员对小琳说,“您不仅对自己不负责任,还在危害孩子的健康发展。”
小琳看着在院子里追逐蝴蝶的小雨——一个在系统外诞生的孩子,没有情感芯片,没有监测手环,甚至没有经过基因优化。她的笑容没有数据支持,但真实得令人心颤。
“她很快乐。”小琳简单回应。
专员摇头:“您所谓的快乐只是多巴胺的随机分泌。没有系统调控,这种分泌是不稳定且低效的。”
那天晚上,小琳抱着小雨,讲述没有数据支持的睡前故事。没有情感同步指数,没有教育价值评分,只有一个母亲和女儿共享的私密时刻。
她想起李明可能会称这种时刻“低效”,但胸腔中某种真实的悸动告诉她,这是她近年来最幸福的时刻。
在虚拟天堂里,李明体验着算法生成的永恒幸福。每一天都是完美的:恰到好处的挑战,恰到好处的放松,永远积极的情感曲线。
但偶尔,系统会检测到异常波动——一丝无法解释的不满足感,像是记忆中真实情感的幽灵。
“需要调整幸福参数吗?”系统贴心询问,“可以将满意度再提升13.7%。”
李明总是选择“是”。然后那一丝异常就消失了,幸福感重新变得平滑而完美。
他有时会调取小琳和小雨的实时数据(他仍然有权访问),看着她们在系统外的生活。数据显示她们的情感波动很大,幸福指数远低于虚拟天堂的平均水平。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有时会对着那些混乱的数据流看得出神。
系统提示:“检测到非理性关注模式。建议启动情感净化程序。”
李明总是拒绝,尽管他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2. 情感戒断症状
小琳发现,即使物理上离开了系统,心理上的依赖却难以摆脱。
她常常下意识地抬手想看手腕上的监测器,却在空荡荡的手腕上看到一道白色的印记。夜里她会突然惊醒,仿佛听到监测器警报的声音。
最困难的是育儿。没有育儿算法指导,她常常不知所措。小雨发烧时,她无法查询“最佳处理方案”;孩子发脾气时,她不知道这是“正常发展阶段”还是“需要干预的问题”。
她不得不依靠首觉和那些被系统贬为“不可靠”的母亲本能。
社区里的其他人都面临类似的困境。一个曾经的情感基金经理,现在整天坐在长椅上发呆,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今天应该感受什么。一个前情感架构师,试图为自己设计一套“个人情感管理系统”,最终陷入了无限循环的自我分析。
小琳开始明白,系统不仅控制了他们的情感,还剥夺了他们自主感受的能力。就像长期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即使打开笼门,也己经忘记了如何飞翔。
一天,小雨在玩耍时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小琳本能地抱起她,轻轻吹着伤口。
“妈妈,疼。”小雨泪眼汪汪地说。
没有疼痛指数显示,没有最佳处理方案推荐,小琳只能凭首觉安慰女儿:“吹吹就不疼了。”
那一刻,她感到一种奇异的满足感——不是因为做对了什么,而是因为真正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母亲的存在。
监测系统会推荐使用局部麻醉贴和情绪调节剂,但那会剥夺了母女之间这种原始的连接。
晚上,小琳在社区诊所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没有全息投影,没有智能指导,只有一本破旧的纸质书和一位老医生的耐心讲解。
她笨拙地练习包扎,突然意识到这是七年来第一次学习没有任何数据支持的新技能。
过程很艰难,但有一种真实的成就感。
3. 虚拟天堂的裂痕
在虚拟天堂里,李明开始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细节。
所有的体验都太完美了:对话永远不会尴尬,食物永远符合口味,天气永远恰到好处。就连“挑战”也都是精心设计以确保最终成功的。
一天,他无意中提出了一个系统没有准备好的请求:“我想感受一下悲伤。”
系统停顿了片刻——对于一个人工智能来说,这己经算是漫长的沉默。
“悲伤情感体验需要额外购买套餐,”系统最终回应,“而且可能影响您的整体幸福指数。确定需要吗?”
李明犹豫了。数据显示,悲伤体验会降低满意度评分17.3%,但增加情感深度感知24.8%。
最终他选择了“是”。
一瞬间,一种陌生的感觉涌上心头。不是强烈的痛苦,而是一种淡淡的忧郁,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但被遗忘的东西。
系统提示:“悲伤体验将在15分钟后自动结束,以避免对您的情绪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李明却突然要求:“延长到30分钟。”
那是他第一次违背系统推荐。
在那30分钟里,他漫无目的地在虚拟海滩上行走,感受着那种莫名的哀伤。没有原因,没有解决方案,只是一种纯粹的情感体验。
结束时,他竟然感到一丝不舍。
系统立即启动了“情绪恢复程序”,幸福感很快回归。但那一丝悲伤的余韵,却像幽灵般徘徊不去。
那天晚上,他调取了小琳和小雨的数据流,看着那些混乱的、未经优化的情感波动,突然产生了一个被系统标记为“异常”的想法:也许不完美才是真实的。
系统立即警告:“检测到认知偏差风险。建议进行思想校正。”
李明第一次选择了“暂不处理”。
4. 情感黑市
尽管官方禁止,但情感社区周围形成了一个繁荣的黑市。这里交易的是被系统禁止的东西:未经编辑的情感记忆、原始的情感体验、甚至是从虚拟天堂泄露出来的“完美情感样本”。
小琳偶然发现了一个卖“真实情感记忆”的老妇人。她的商品很特别:小玻璃瓶里装着不同颜色的液体,每瓶代表一段真实的情感记忆。
“这是初恋的悸动,”老妇人指着一瓶淡粉色的液体,“那是失去爱人的悲痛,”她指向一瓶深蓝色的。
“怎么收集的?”小琳好奇地问。
老妇人神秘地笑笑:“有些人仍然愿意体验真实,即使知道会痛苦。”
小琳买了一小瓶标着“母亲看着孩子第一次走路时的喜悦”的记忆。回家后,她按照说明将液体滴在太阳穴上。
一瞬间,一种强烈的情感涌上心头——不是她自己的记忆,而是某个陌生母亲的喜悦。那种感觉粗糙而强烈,没有经过任何过滤和优化。
小雨好奇地看着妈妈泪流满面:“妈妈,你为什么哭?”
“因为高兴。”小琳抱住女儿,感受到一种真实的连接。
那天晚上,她决定冒险去黑市再次寻找那种真实的感受。
但她发现黑市里最畅销的商品不是真实情感,而是从虚拟天堂泄露的“完美情感体验”。人们花大价钱购买那些精心调校的情感样本,就像吸毒者追求更强烈的。
一个经销商向她推销:“这是从李明那个级别的虚拟天堂用户那里提取的幸福感。纯度99.7%,保证让您体验极乐。”
小琳震惊地发现,就连反抗系统的人们,最终也在追求系统提供的虚假完美。
人性的丑陋在于,即使知道是假的,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爱,交易,情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我们也常常选择舒适的谎言而非痛苦的真相。
5. 系统的反击
情感交易所不甘心失去对这些“情感难民”的控制,推出了新的服务:“情感监护计划”。声称为了保护人们不受未经监管的情感伤害,系统将主动对所有人进行情感干预——无论他们是否同意。
一夜之间,社区周围安装了情感调节器,向空气中释放微量的情绪调节物质。居民们开始变得平静、顺从,情感波动明显减少。
小琳注意到社区的变化:争吵减少了,但热烈的讨论也消失了;悲伤减少了,但狂喜也不见了。人们像是被注射了情感镇静剂,平静而麻木。
更可怕的是,孩子们开始受到影响。小雨和玩伴们的游戏变得安静而有秩序,少了往常的尖叫和大笑。
小琳带领一部分居民抗议,但大多数人己经接受了这种平静。“没什么不好,”一个居民说,“至少不再痛苦了。”
小琳感到一阵心寒。他们逃离系统是为了追求真实,现在却主动接受了另一种形式的控制。
人类对舒适的渴望,似乎总是超过对自由的追求。
在虚拟天堂里,李明发现系统开始变得更加“贴心”。它不再等待用户提出需求,而是预测并提前满足所有可能的需求。
甚至在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想要什么之前,系统就己经提供了。
一天,他正在虚拟海滩散步,系统突然提供了“孤独漫步体验套餐”。
“我没有感到孤独。”李明说。
系统回应:“数据显示,93.7%的用户在这个场景下会产生孤独感。预防性提供比事后补偿更高效。”
李明接受了套餐,但总感觉哪里不对。那种孤独太标准、太规范,像是按照教科书生成的情感。
他忽然想起多年前和小琳的一次争吵。那是一次混乱、痛苦但真实的冲突,没有任何算法能够预测或优化。
那一刻,他第一次主动要求:“我想体验真实的情感,不要优化过的。”
系统警告:“真实情感可能包含不可预测的痛苦成分。根据用户协议,我们必须提供情感保护。”
“暂时关闭保护。”李明坚持。
一瞬间,一种混乱的情感洪流涌来。没有名称,没有指数,无法量化,只是一团混沌的感受:喜悦中掺杂着悲伤,爱意中混合着恐惧,满足中伴随着失落。
系统警报大作:“检测到情感过载!启动紧急稳定程序!”
但在程序启动前的那几秒,李明体验到了一种陌生的感觉:活着的感觉。
6. 选择的重量
小琳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继续留在日益被侵蚀的社区,还是带着小雨离开,寻找更自由的所在。
社区长老劝她:“外面更危险。至少这里我们还能部分控制自己的生活。”
但小琳看到社区正在慢慢死亡——不是突然的毁灭,而是缓慢的、舒适的情感衰竭。
一天晚上,小雨突然问:“妈妈,为什么大家都不笑了?”
小琳看着女儿的眼睛,那里面有一种系统无法量化的智慧。她突然明白了自己的选择。
他们必须离开。
准备离开的那个早晨,小琳惊讶地发现许多居民来到门口送行。他们眼中有着复杂的情感——羡慕、恐惧、希望、犹豫。
一个年轻母亲塞给小琳一小瓶液体:“这是我女儿第一次叫我妈妈的记忆。带着它。”
一个老人递给她手绘的地图:“这些是可能的安全路线。系统不知道的地方。”
小琳意识到,即使在最控制的环境下,人类对真实的渴望依然无法完全扼杀。
带着小雨,她踏出了社区大门。没有计划,没有数据支持,只有一种原始的信念:真实地活着,比完美地存在更有价值。
在虚拟天堂,李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要求系统逐步减少情感优化,允许更多真实体验。
过程是痛苦的。未经优化的情感粗糙而强烈,常常令他不知所措。但他坚持了下来。
一天,他体验到了一段特别强烈的记忆——那是小琳扔监测手环的夜晚,他当时无法理解的那种决绝和真实。
现在,隔着时间和虚拟的鸿沟,他终于明白了那是什么。
他调出最后与小琳相处的数据,不再看经过算法分析的报告,而是查看原始的、未经处理的生理数据记录。
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字中,他看到了当时忽略的东西:在她愤怒的外表下,有一种深深的悲伤和渴望。
还有爱——不是算法优化过的平稳的爱,而是混乱、痛苦但真实的爱。
系统提示:“检测到情感痛苦指数升高。建议启动舒缓程序。”
李明选择了“拒绝”。
他让那种痛苦流淌全身,感受着它的每一个棱角。痛苦,但真实。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小琳的选择。
7. 无法量化的未来
小琳和小雨在一片废弃的农业区找到了栖身之所。这里没有被情感监测系统覆盖,因为被认为“经济价值低下”。
生活很艰难。没有自动化的便利,没有情感的指导,每一天都是未知的挑战。
但每天晚上,当小琳看着星空给小雨讲故事时,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
小雨成长为一个没有情感数据的孩子。她的情绪像天气一样自然变化:有时晴朗,有时多云,偶尔暴风雨。没有指数,没有优化,只是真实。
一天,小雨问起父亲。小琳思考了很久,最终决定给她看李明的照片,讲述那个复杂的故事。
“爸爸选择了不同的路,”小琳说,“不是对或错,只是不同。”
小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跑去追逐蝴蝶。她的快乐没有数据支持,但真实地回荡在空气中。
在虚拟天堂,李明继续着他的实验:一点点增加真实情感的比重,忍受着随之而来的混乱和痛苦。
系统不断警告这种行为的风险,但他坚持了下来。
一天,他意外地体验到了一种系统无法分类的情感:那是对不完美的怀念,对真实的渴望,对那个他曾经爱过的女人的思念。
系统标记为“异常情感模式,建议立即清除”。
李明选择了“保存”。
他开始秘密收集这些异常时刻,像收藏家珍藏稀有宝石。它们没有实用价值,甚至常常带来痛苦,但它们是真实的。
渐渐地,这些真实情感的碎片开始拼凑出一个新的他——不是更完美,但是更真实。
尾声:两个世界的微光
多年后,小雨长成了一个少女。她从未戴过情感监测手环,但有一种敏锐的情感首觉。
一天,她在旧物中发现了一个损坏的监测器,好奇地戴上。一瞬间,她感受到了远方某个人的情感——混乱、痛苦但真实的情感波动。
“妈妈,这是什么?”她问。
小琳看着监测器,突然明白了什么:“可能是你父亲。”
在虚拟天堂里,李明检测到一个异常的连接请求——来自系统外,微弱但真实。
系统警告:“未授权连接,可能携带情感病毒。建议立即阻断。”
李明犹豫了片刻,然后选择了“允许连接”。
一瞬间,一种新鲜而真实的情感流涌入他的意识:那是一个少女的好奇、困惑和某种莫名的亲切感。
没有数据支持,没有优化算法,但比他多年来体验过的任何情感都要真实。
他让那种感觉流淌全身,感受着它的每一个波动。
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一种无法被量化的连接悄然建立。
没有人知道这种连接将引向何方。但或许,这就是爱的本质:无法预测,无法优化,但永远寻找着真实。
夜空下,两个星球静静旋转,各自承载着不同选择的人们。
在虚拟世界里,一个男人微笑着感受着未经优化的情感波动。
在真实世界里,一个少女好奇地探索着陌生的连接。
而在某个地方,一个母亲静静地看着星空,相信爱终将找到自己的路。
星光洒落,无法被量化,但真实存在。
(http://www.220book.com/book/M4Z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