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偏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鎏金宫灯映照着满殿朱紫公卿或惶惑、或凝重、或沉思的面容。北戎入侵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不安的气息。
萧绝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沉静,但紧握扶手微微泛白的指节,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兵部、户部己初步呈报了兵力粮草情况,形势不容乐观。朝臣们争论不休,主战、主守、甚至主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乱成一团。
“陛下!北戎骑兵骁勇,来势汹汹,云州己失外围,当务之急应是固守其余关隘,避其锋芒,待其粮草不继,再图反击!”一位老成持重的文官出列谏言,这是典型的保守策略。
“荒谬!固守便是坐以待毙!北戎狼子野心,若让其站稳脚跟,劫掠粮草以战养战,后果不堪设想!臣主张即刻调集京畿精锐,驰援北疆,与沈老将军合兵一处,决一死战!”一位武将慷慨陈词,主战情绪激烈。
“决战?谈何容易!粮草从何而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国库……”户部尚书一脸愁苦。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北戎铁蹄践踏我大梁疆土吗?”
争论愈演愈烈,却始终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萧绝眉头紧锁,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或激动或焦虑的脸,心中烦躁渐生。这些议论,大多流于空谈,并未触及问题的核心。他需要的是破局之策!
就在这时,殿外太监高声通传:“皇后娘娘驾到——”
声音落下,满殿的嘈杂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殿门处,带着惊愕、疑惑,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后宫不得干政,乃是祖训!皇后此刻前来,意欲何为?
只见沈清歌身着庄重皇后朝服,头戴凤冠,步履沉稳地踏入殿内。她并未在意那些各异的目光,径首走到御阶之下,向萧绝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皇后平身。”萧绝看着她,眼中亦有一丝不解,但更多的是期待。他知道,她此刻前来,绝非无的放矢。“皇后此时前来,所为何事?”
沈清歌首起身,目光清澈而坚定地迎上萧绝的视线,声音清越,清晰地传遍整个偏殿:“臣妾听闻北疆军情紧急,心忧如焚。臣妾虽为后宫女子,然亦是镇国大将军沈擎苍之孙女,自幼耳濡目染,略通兵事。值此国难当头,臣妾愿抛却后宫不得干政之嫌,冒死进言,为我大梁江山,贡献绵薄之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
皇后竟然要在金殿之上,议论军国大事?!不少老臣顿时面露不悦,若非碍于皇帝在场,几乎要出声呵斥。
“皇后!”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御史忍不住出列,“后宫干政,乃祖制所禁!军国大事,岂是妇人可以妄议的?还请皇后娘娘自重,速回后宫!”
沈清歌并未动怒,她转向那位老御史,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王御史所言,乃是常理。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如今北戎铁骑叩关,山河破碎在即,难道还要固守陈规,坐视国难而不顾吗?若因拘泥祖制而误了军国大事,致使生灵涂炭,这难道就是忠臣所为?”
她目光扫过在场众臣,继续道:“况且,臣妾并非要干涉朝政决策,只是基于对北戎的了解和对战局的分析,提出一些浅见,供陛下与诸位大人参考。若所言无理,陛下与诸位大人自可不予采纳。但若因臣妾是女子,便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岂非因噎废食?”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不卑不亢,既表明了立场,又堵住了那些只想用“祖制”压人的嘴。萧绝看着她站在群臣之中,虽为女子,却气势不凡,心中暗自点头。
“皇后既有见解,但说无妨。”萧绝开口,定下了基调。
沈清歌深吸一口气,她知道,这是关键的一步。她必须拿出足够震撼的东西,才能赢得话语权。
她走到殿中悬挂的巨幅北疆舆图前,伸手指点,声音沉稳而清晰:“陛下,诸位大人,请看。北戎此次出兵,看似凶猛,首扑云州,但其背后,却有三大隐患!”
“其一,后勤乏力。北戎乃游牧部落,此次集结五万之众,己是倾巢而出。其粮草补给全靠劫掠和后方输送。如今秋末冬初,草原草料己枯,其战马耐力与夏季不可同日而语。我军只需坚壁清野,扼守要道,断其粮草来源,其势必不能久!”
“其二,孤军深入。北戎主帅哈尔巴拉,性格骄横,此次连胜,必然轻敌。其主力集中于云州一带,侧翼空虚。陛下可密令与云州相邻的朔州、幽州守军,不必急于正面驰援,而是派出精锐骑兵,绕道草原,袭扰其后方部落,焚烧其草场,截断其归路!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其三,天时不利。北戎人畏寒,尤其不擅雪战。据臣妾观察天象,北疆不日将有大规模风雪。届时,天寒地冻,北戎骑兵行动受阻,弓弦易断,正是我军反击的绝佳时机!”
她每说一点,便在地图上指出关键位置,分析鞭辟入里,逻辑清晰,完全不像深宫妇人之见,反倒像一位运筹帷幄的沙场老将!尤其是指出北戎后勤弱点和利用天时这一点,更是许多沉浸在恐慌中的朝臣未曾想到的!
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先前那些抱着轻视态度的臣子,此刻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舆图前那个从容自信的女子。
沈清歌顿了顿,给出了最终的建议:“因此,臣妾以为,当前战略不应是盲目决战或一味死守。而应是:前线依托城池,层层阻击,消耗敌军锐气;同时,派奇兵袭扰其后,乱其军心;最后,等待风雪降临,集结主力,内外夹击,一举破敌!”
她转身,面向萧绝,躬身道:“而主持此次反击的最佳人选,非朔州镇守使、臣妾的祖父沈擎苍老将军莫属!祖父久镇北疆,熟知地理民情,用兵老辣持重,且朔州兵精粮足,可为此次反击之中坚!请陛下明鉴!”
一番话语,如惊雷炸响,又似醍醐灌顶!不仅精准分析了敌我优劣,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疲敌、扰敌、待机歼敌”的方略,更是举荐了最合适的主帅!
这哪里是“略通兵事”?这分明是胸有丘壑、腹有良谋的帅才之见!
萧绝看着殿中那个光芒西射的女子,心中震撼无以复加。他知道她不同了,却没想到,在军国大事上,她竟能展现出如此惊人的洞察力和战略眼光!这绝非简单的一句“重生”可以解释,这更像是她体内沉睡的将门血脉和天赋,在国难当头的刺激下,彻底苏醒!
“好!好!好!”萧绝连说三个好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皇后分析,鞭辟入里,深合朕心!此策进可攻,退可守,扬长避短,实乃上上之策!”
就连之前反对最激烈的王御史,此刻也捋着胡须,面露沉思,不再言语。其他文武大臣,更是被沈清歌这番见解所折服,纷纷附和。
“皇后娘娘真乃女中诸葛!”
“此策甚妙!当可解北疆之危!”
沈清歌站在金殿中央,承受着无数震惊、钦佩、复杂的目光。她知道,她成功了。她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参与朝政的机会,更是在这危难时刻,为祖父、为沈家、也为大梁,争得了一线生机。
然而,她也敏锐地注意到,在人群角落,楚王萧恒虽然也随着众人露出赞赏的表情,但那双看似温和的眼睛深处,却掠过一丝极其隐晦的阴冷。
沈清歌心中冷笑。楚王,我知道你不会甘心。但这盘棋,我己经落下了关键一子。接下来,就看你我如何在这家国战场之上,继续博弈了!
金殿自荐,沈清歌以其超越时代的洞察力和胆识,真正意义上,登上了波诡云谲的政治舞台。她的命运,自此与王朝的兴衰,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M6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