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低垂,乌云密布,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佛陀的涅槃而哀恸。阿难站在灵山脚下,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风穿过竹林,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一如他此刻的心境。就在昨日,世尊还在这里为众比丘开示,今日却己入灭。
“阿难尊者,大迦叶尊者请您速去王舍城。”一个年轻比丘气喘吁吁地跑来,脸上满是惶恐与不安。
阿难拭去眼泪,点了点头。他知道大迦叶召集众人的用意。佛陀入灭,佛法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沉重地压在每个佛弟子的心头。
七叶窟内,五百罗汉陆续抵达。这些曾经聆听佛陀亲自教导的弟子们,此刻个个面色凝重。大迦叶端坐中央,虽然年事己高,但目光如炬,神情坚毅。
“诸位同修,”大迦叶的声音在石窟中回荡,“世尊涅槃,是我们莫大的损失。然佛法需久住世间,利益众生。若我们不将世尊所说法与律结集起来,恐日后佛法将逐渐湮灭。”
人群中响起一片低语。阿难注意到,不少比丘眼中都闪烁着忧虑的光芒。的确,佛陀在世时,每个人对教法的理解不尽相同,若没有统一的经典,分歧必将产生。
优波离——那位以持戒精严著称的比丘——率先发言:“大迦叶尊者所言极是。特别是世尊所制定的戒律,乃僧团之根基。若戒律不明,僧团必乱。”
这时,一个年轻的比丘怯生生地问道:“可是,我们该如何进行呢?世尊说法西十五年,所开示的法与律浩瀚如海。”
大迦叶环视众人,缓缓道出计划:“我们将分两部分进行。首先由优波离尊者诵出佛陀所制戒律,大家共同审定。之后由阿难尊者诵出佛法教义。”
阿难心中一震。作为佛陀的侍者,他几乎亲耳听闻了佛陀所有的开示,这个责任重大无比。
结集的第一天清晨,五百罗汉沐浴更衣,披上袈裟,庄严地步入七叶窟。阿难被安排在最前面,面对众僧。当他闭上眼睛,试图回忆佛陀第一次制定戒律的情景时,却发现自己的记忆竟有些模糊。
“我...我记不清了。”阿难羞愧地低下了头。
洞窟内顿时一片寂静。大迦叶长叹一声:“阿难,你尚未证得阿罗汉果,心有烦恼障碍,故记忆不纯。且先去修行,待证果后再来。”
如遭雷击的阿难退出了七叶窟。那一夜,他未曾合眼,在竹林精舍外的空地上经行修持,心中充满自责与焦急。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我为何如此愚痴?世尊平日教诲,我竟不能完全忆持!”阿难捶打着自己的头,泪水再次涌出。
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阿难感到身心极度疲惫,于是想稍作休息。当他向后躺下的那一刻,头还未触及枕头,忽然间心中所有烦恼顿消,智慧明照,一切佛法如清澈泉水般在心中流淌。
他即刻起身,奔向七叶窟。守门的比丘见他神色迥异往常,目光中透着非凡的智慧与平静,知他己证圣果,便恭敬地让他入内。
大迦叶见到阿难,微微点头:“善来,阿难尊者,请就座。”
作者“一笑三千”推荐阅读《律宗法脉》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优波离开始诵出戒律。他声音洪亮而平稳,每诵出一条戒律,都会详细说明佛陀制定此戒的因缘、对象以及具体的开遮持犯。
“第一条波罗夷罪,淫戒。世尊在毗舍离城时,因比丘须提那与故妻行之事而制此戒:‘若比丘行淫法,得波罗夷罪,不共住。’”
优波离接着讲述了当时的具体情况:如何有比丘因无法克制欲望而还俗,佛陀如何因应此事制定戒律,以及后来对戒律的细微调整。
阿难闭目倾听,随着优波离的诵出,那些曾经的场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看见佛陀如何以无尽慈悲为迷途的比丘指明方向,如何以智慧权衡每一条戒律的严格与方便。
当优波离诵到第二波罗夷罪盗戒时,阿难不禁回想起舍利弗尊者曾经的问题:“世尊,为何偷盗五钱即犯重罪?”
佛陀当时温和地回答:“舍利弗,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对他人财物的尊重与否。若开此方便,每人皆可找借口说‘我拿的不多’,戒律就将形同虚设。”
优波离继续诵着,从波罗夷罪到僧残罪,从不定到舍堕,一条条戒律被清晰地诵出,经过五百阿罗汉的共同审定认可。
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七天。每天清晨,罗汉们沐浴更衣,庄严入窟;每日黄昏,他们才结束审定。期间没有任何人离开,每个人都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一个字。
阿难特别注意到昙无德比丘。这位中年比丘始终坐在角落,专注地记录着优波离诵出的每一条戒律。他的笔在贝叶上飞快地移动,偶尔会举手发问,请求优波离重复或解释某一条戒的细微之处。
第七日黄昏,当优波离诵完最后一条众学法时,夕阳的余晖正好照入七叶窟内,给每位罗汉的身上镀上一层金光。大迦叶尊者起身,向优波离顶礼:“善哉优波离尊者,您如实地持诵了世尊所制戒律,功德无量。”
接着,大迦叶转向众人:“从今日起,这些戒律就是我们僧团共同遵循的准则。望各位牢记于心,实践于行,使正法久住。”
众人齐声应诺。阿难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难以言表的感动。他明白,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佛法将在世间流传,利益无量众生,而戒律将是保障佛法不堕的根本。
结集结束后,阿难特地找到昙无德比丘。他看到昙无德正在小心翼翼地整理那些记录戒律的贝叶。
“昙无德尊者,您记录得十分详尽。”阿难赞叹道。
昙无德抬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阿难尊者,戒律是世尊给予我们的无价珍宝。我发愿要将这些戒律系统地整理出来,使之能够清晰明了地传承下去。”
阿难点头微笑,他预感这位比丘将来必对律藏传承有重大贡献。远处,太阳正缓缓落山,最后一缕光芒照在七叶窟上,仿佛佛陀的微笑,欣慰地看着弟子们为佛法的延续而做的努力。
王舍结集只是开始,一条绵延千年的法脉,从此处悄然启程。
(http://www.220book.com/book/M6N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