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1章 土地归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边疆流放怕什么?先分田地再建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M8Q6/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徐向东”推荐阅读《边疆流放怕什么?先分田地再建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第91章:《土地归民》

黄家覆灭后的第三天,云朔自治会颁布了《垦政令》第一号公告:清丈黄家及其爪牙霸占的所有田亩,按户无偿分给原佃农和无地少地的农民!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云朔及其周边乡村,引起了比公审恶霸时更大的轰动!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他们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命根子!如今,沈清韵竟然真的要把它分给大家?这简首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公告栏前,围满了激动得浑身发抖的农户,他们不识字,就拉着识字的人一遍遍地问,确认着这天上掉馅饼般的好消息。

“真的……真的分地?不要钱?”一个老农声音颤抖,布满老茧的手死死攥着衣角。

“公告上写得明明白白!按户分,按丁口多少分好坏!沈会长说的话,还能有假?”一个青年兴奋地满脸通红。

自治会迅速行动起来。由沈墨轩带领的识字班青年、自卫队中挑选出的公正之士、以及几位在乡间素有威望的老人,共同组成了“清丈分配委员会”。沈清韵亲自制定了分配原则:优先满足原佃农和无地农户,根据家庭人口、劳动力情况,综合考虑土地肥瘠、水源远近,力求公平公正。所有过程,必须公开透明,接受全体村民监督。

清丈工作首先从原黄家最大的田庄开始。委员会成员们拉着测量绳,拿着算盘和登记册,一垄一垄地丈量土地,仔细记录。许多农户自发地跟在后面,帮忙打桩、拉线,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干劲和希望。他们看着那些熟悉的土地,眼神不再是麻木和畏惧,而是充满了即将成为土地主人的炙热光芒。

沈清韵也时常出现在田间地头。她穿着利落的裤装,脚踏布鞋,亲自查看土地的实际情况,听取老农对土地肥瘠的看法。她甚至能根据现代一些粗浅的土壤知识,提出哪块地适合种什么作物,如何轮作养地的建议,让老农们都啧啧称奇。

“沈会长,您真是活菩萨啊!不光给我们地,还教我们怎么种好地!”一个老农激动地就要下跪。

沈清韵连忙扶住他:“老人家,使不得!这地本就是大家流血流汗开垦出来的,理应归大家所有。以后好好耕种,多打粮食,让全家吃饱穿暖,就是对我、对自治会最好的报答。”

她的话朴实无华,却说到了农民的心坎里。相比起以前黄家只管收租,不管百姓死活的做派,沈清韵的言行,让他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尊重和关怀。

分配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也有个别原来自家有些薄田,又想在这次分配中多占便宜的人,试图耍小聪明,或者找关系说情。但在委员会严格的监督和公开透明的程序下,这些小心思都无所遁形。沈清韵的态度非常明确:规矩面前,人人平等。一旦发现舞弊行为,严惩不贷。这种公正的态度,反而赢得了更多人发自内心的信服。

当第一块写有新主人名字的木桩被深深砸进分好的田地时,那个中年汉子扑通一声跪在田埂上,抓起一把黝黑的泥土,紧紧捂在胸口,嚎啕大哭起来。那哭声里,没有悲伤,只有宣泄不尽的激动和喜悦。周围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站在远处的顾北渊。他带兵打仗,见过太多的生死,却从未见过如此纯粹、如此撼动人心的喜悦。他明白,沈清韵做的,不仅仅是分地,更是将“希望”这颗最珍贵的种子,深深埋进了每个人的心里。从此,这些拥有了土地的农民,将成为云朔新政权最坚定、最忠诚的基石。因为他们守护的,不仅是土地,更是自己的未来和希望。

“这才是真正的‘高筑墙,广积粮’。”顾北渊走到沈清韵身边,低声感叹,“你筑起的是民心之墙,积累的是希望之粮。比任何砖石城墙和粮食仓库都坚固。”

沈清韵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因为我知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有了他们,我们才有底气面对任何风浪。”

夕阳下,新分到土地的农民们久久不愿离去,在自己的田埂上走来走去,规划着来年的耕种,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云朔大地,因为土地的回归,真正焕发了生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M8Q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边疆流放怕什么?先分田地再建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M8Q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