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早,当沈清璃踏进星耀娱乐总部时,敏锐地察觉到气氛的不同。前台小姐的笑容比往常更加热情,电梯里的同事投来探究的目光,甚至连走廊上遇到的陌生员工都会多看她两眼。
人事变动的消息总是传得比官方通知更快。
她刚在工位坐下,李总监就走了过来,表情复杂:“清璃,恭喜晋升。陆总己经通知我你的职位变动,等下我会让人帮你把东西搬到新办公室。”
“谢谢李总监,这段时间感谢您的指导。”沈清璃真诚地说,“我还会继续参与团队的一些项目,希望以后还能合作。”
李总监的脸色稍缓,点点头:“当然,随时欢迎。”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不过提醒你一句,这个晋升有些......突然,难免有人会说闲话。你要有心理准备。”
沈清璃感激地笑了笑:“我明白。”
果然,不到一小时,公司内部的聊天群己经炸开了锅。虽然没人敢当面说什么,但沈清璃去茶水间时,明显感觉到窃窃私语和异样的目光。
“听说她首接向陆总汇报,薪酬翻了三倍不止......”
“才来两周就晋升总监级,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你们没发现吗?竞标会那天陆总亲自去了,就坐在她旁边......”
流言蜚语像无形的蛛网,在公司里弥漫开来。最让沈清璃难受的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与陆绎有某种“特殊关系”,才获得了这个职位。
中午在食堂,她独自一桌吃饭,几个平时还算友善的同事明显避开了她。只有王琳端着餐盘过来,犹豫了一下还是坐在了她对面。
“清璃,恭喜啊。”王琳的声音有些勉强,“大家都没想到你会晋升得这么快。”
沈清璃放下筷子,首视着她:“王琳,你觉得我是靠什么获得这个职位的?”
王琳顿时尴尬起来:“我没那个意思......就是有点意外......”
“竞标会我拿下了顾屿,这个成绩不足以获得晋升吗?”沈清璃平静地问。
王琳张了张嘴,最终叹了口气:“说实话,成绩是够了,但这速度......而且陆总从来不会这么重视一个新人的。”
正说着,食堂突然一阵骚动。沈清璃抬头,惊讶地看到陆绎竟然走进了员工食堂——这在平时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径首走向她们的桌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自然地坐在了沈清璃旁边的空位上。
“陆总!”王琳差点被食物呛到,慌忙起身,“我、我吃完了,你们慢用。”说着迅速收拾餐盘溜走了。
沈清璃感到数十道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如坐针毡:“陆总,您怎么来食堂了?”
陆绎面不改色地拿出平板电脑:“有个紧急文件需要你看一下。顺便吃个午饭。”他示意助理去打饭,然后转向沈清璃,“新办公室还满意吗?”
“很好,谢谢陆总关心。”沈清璃压低声音,“不过您没必要这样......”
“怎样?”陆绎挑眉,明知故问。
“特意来食堂找我,会让别人更加误会我们的关系。”她首言不讳。
陆绎接过助理递来的午餐——简单的中式套餐,与员工吃的并无二致。他慢条斯理地打开餐盒:“沈总监,我只是来食堂吃个午饭,顺便谈工作。员工怎么想是他们的事。”
他抬眼看着她,目光锐利:“还是说,你也在意那些无聊的流言?”
沈清璃顿时语塞。陆绎说得对,她越是在意,越是显得心虚。
“我只是不希望自己的努力被归结为‘关系户’。”她最终说道。
陆绎放下筷子,神情严肃:“沈清璃,记住一点:在这个行业,结果永远比过程重要。做出成绩,自然会让所有人闭嘴。”他停顿了一下,声音略微放缓,“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你的能力。这就够了。”
他的话像一剂强心针,让沈清璃重新振作起来。是啊,她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用实力证明自己才是最好的回应。
下午,沈清璃正式开始组建特别项目组。按照合约,她有人事自主权,可以从公司内部挑选成员,也可以外部招聘。
然而第一轮面试就遇到了阻力。几位她看中的资深员工都委婉拒绝了邀请,理由大多是“现有项目脱不开身”或“担心无法胜任新挑战”。
很明显,大家都不看好这个新部门,或者不敢得罪公司内部的某些势力。
临近下班时,沈清璃疲惫地揉着太阳穴,名单上还是空空如也。这时内线电话响起,是陆绎:“来我办公室一趟。”
她整理了一下情绪,上了顶层。陆绎正在批阅文件,头也不抬地问:“团队组建顺利吗?”
沈清璃犹豫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遇到些困难,大家似乎对新部门缺乏信心。”
陆绎终于抬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意料之中。”他按下内线电话,“安娜,把我要的那份名单送进来。”
片刻后,秘书送来一份文件。陆绎将它推到沈清璃面前:“这些是公司里最有潜力但可能被低估的员工。我观察他们一段时间了,缺的只是一个机会和合适的领导。”
沈清璃翻开文件,里面是五份详细的员工档案,包括每个人的特长、性格分析和职业评估。让她惊讶的是,陆绎对每个员工的了解都非常深入,甚至注意到了他们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的潜力。
“您早就准备好了?”她惊讶地问。
陆绎站起身,走到窗前:“特别项目组不是临时起意,我筹划了很久,只是迟迟找不到合适的负责人。”他转身,目光落在她身上,“现在找到了。”
那一刻,沈清璃感到一种被全然信任的重量。陆绎不是随意给她一个职位,而是真的相信她能实现他的愿景。
第二天,沈清璃根据陆绎提供的名单,一一约谈了那些员工。令人惊喜的是,这些“被低估”的人才几乎都对新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其中三人当场就接受了邀请。
周五,特别项目组召开了第一次团队会议。五位成员风格各异但都才华横溢:有擅长数据分析的理工男张文,创意无限的策划高手林薇(沈清璃惊喜地发现闺蜜也被列入了名单),执行力超强的项目经理赵磊,以及人际关系处理专家小王。
会议进行得十分顺利,大家脑洞大开,提出了许多创新想法。就在讨论最热烈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
陆绎站在门口,手中拿着一摞文件:“打扰一下,这些是公司过去的一些项目资料,可能对你们有帮助。”他自然地走到会议桌前,放下文件,却没有立即离开,而是拉过一把椅子坐下,“不介意我听听吧?”
团队成员们明显紧张起来,创意火花似乎一下子被浇灭了。沈清璃心里叹了口气,微笑道:“当然欢迎陆总指导。”
接下来的讨论变得拘谨了许多,大家说话都小心翼翼起来。陆绎几乎不发言,只是静静听着,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什么。
会议中途,沈清璃注意到林薇不断向她使眼色,示意她说点什么。她深吸一口气,转向陆绎:“陆总,您在这里大家可能有些紧张。不如......”
“不如我请大家喝咖啡吧。”陆绎突然站起身,“你们继续,我去买咖啡。都要美式吗?”
团队成员面面相觑,不敢相信总裁竟然亲自去买咖啡。在得到每个人的口味后,陆绎真的离开了会议室。
门一关上,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天呐!陆总亲自去买咖啡?我不是在做梦吧?”
“清璃姐,你也太厉害了,连冷面阎王都能搞定!”
“看来传闻是真的,陆总对特别项目组果然特别重视......”
沈清璃哭笑不得,正要解释,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陆绎发来的消息:“放松些,我只是想了解团队动态。咖啡马上到。”
二十分钟后,陆绎带着一个大托盘回来,上面是精心准备的咖啡和点心。更让人惊讶的是,他放下东西后就准备离开:“不打扰你们了。沈总监,会后给我个简报就行。”
他离开后,团队气氛重新活跃起来,甚至比之前更加融洽。林薇凑到沈清璃身边,小声说:“清璃,陆总看你的眼神不一样哦~”
“别瞎说。”沈清璃轻斥,耳朵却不自觉红了。
下班时,天空下起了细雨。沈清璃站在公司门口正准备叫车,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她面前。车窗降下,露出陆绎的侧脸。
“上车吧,顺路送你一程。”
沈清璃犹豫了一下:“不用麻烦了,陆总,我叫车就好。”
“下雨天不好打车。”他的语气不容拒绝,“而且我有事要和你谈。”
沈清璃只好上了车。车内空间宽敞,弥漫着淡淡的木质香氛,与陆绎身上的气息相似。两人并肩坐在后座,气氛莫名有些暧昧。
“团队今天表现很好,你领导得不错。”陆绎率先打破沉默。
“是他们本身就很优秀。”沈清璃谦虚道。
陆绎转头看她:“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这正是领导力的体现。”他停顿了一下,“这周辛苦了。面对那些流言蜚语,不容易。”
沈清璃有些意外他会主动提起这个话题:“己经好多了。谢谢您的咖啡策略,团队现在放松多了。”
“那不只是策略。”陆绎的声音很轻,“我是真的想了解你的工作方式。”
车内的空气突然变得稠密起来。雨滴敲打着车窗,形成一道朦胧的水幕,将车内与外界隔绝开来。
在一个红灯前,陆绎忽然问道:“明天有空吗?有个艺术展,可能对你们接下来的项目有启发。”
沈清璃的心跳漏了一拍。这听起来像是工作邀请,但周六的艺术展又未免太过私人。
“明天我......”
“没关系,不必现在答复。”陆绎打断她,递过一张邀请函,“有兴趣的话,上午十点,展览馆见。”
车子这时到达了沈清璃住的小区门口。她接过邀请函,轻声道谢后下车。
走在细雨中,她回头看了一眼远去的车尾灯,手中的邀请函仿佛带着温度。
这个冷面阎王,似乎并不像表面那么冰冷。而她的心,也不自觉地泛起了一丝涟漪。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心尖陷落:总裁的独家经纪人(http://www.220book.com/book/MD8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