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医疗舱恒定的低光照和仪器嗡鸣中缓慢流淌,仿佛被无形拉长,每一秒都浸染着紧张与修复的无声硝烟。
凌薇(萧瑶)再次从那片撕裂意识的黑暗深渊中被艰难拉回,代价是前所未有的虚弱。
她的精神力如同被宇宙风暴蹂躏过的星云,残破、稀薄且极不稳定,每一次微弱的意识波动都伴随着颅内针扎般的剧痛,仿佛有无数细小的冰晶在脑髓中刮擦。
身体对强效镇痛剂和神经稳定剂的依赖达到了新的高峰,艾琳不得不像调配精密化学试剂般,时刻监控着数据流,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药剂配方和静脉滴速,如履薄冰地维持着那脆弱的平衡。
这一次的创伤远超以往。公共网络那庞杂混乱信息风暴的冲击,叠加那道阴冷歹毒精神力的反向噬咬,几乎动摇了她在此界立足的根本。
艾琳动用了一切可用的权限,调集了舰队医疗库中所有最顶级的神经修复素和细胞活化剂,数台昂贵的再生医疗仪二十西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发出柔和的治疗光束笼罩着凌薇的身体。
舱内气氛凝重,只有仪器规律的滴答声和医护人员刻意放轻的脚步声。
凌薇自己也清楚情况的严重性。
她不再急于进行任何形式的外部接驳或信息探索,而是将几乎全部残存的意识沉入体内那方寸之地,全力引导着那一丝微弱却蕴含着混沌本源力量的气息。
如同最耐心、最细致的织工,一点点地修复着精神力的破损脉络,重新连接断裂的神经突触,滋养着受创萎缩的神经元。
这个过程缓慢至极,痛苦不堪,需要极致的专注和超凡的忍耐力。
外界的一切喧嚣、舰队的事务、边境的纷扰,似乎都变得遥远而模糊,她仿佛置身于一个只有无尽痛苦与寂静修复的绝对领域。
罗兰每天都会准时前来,但停留的时间明显缩短了。
他不再像以往那样事无巨细地隔着通讯器低声汇报工作进展,更多时候只是沉默地站在观察窗外,深邃的目光透过玻璃,久久凝视着那个深陷在洁白床榻中、几乎被各种管线与仪器淹没的脆弱身影。
他的眼神复杂得像一团纠缠的星云,里面翻涌着浓得化不开的担忧、发自肺腑的敬意,但那份曾经无需言说、近乎家人般的亲密无间感,似乎被一层无形的、名为“敬畏”的薄纱悄然隔开。
他带来了秘密行动小队对那个偏远联络点调查的后续详细报告——收获有限,核心人员撤离干净,线索中断,只确认了威胁的真实性和对方的老辣。
凌薇只是静静听着,偶尔极轻微地眨一下眼表示知晓,苍白的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波动。
雷克斯也偷偷跑来过几次,这个平日大大咧咧的汉子,此刻却只敢扒在窗户外,宽大的手掌按在冰冷的玻璃上。
看着里面那个仿佛一碰即碎的人,喉咙哽咽,眼圈红了又红,最终只是狠狠抹了一把脸,对着玻璃无声地、极其标准地行了一个长时间的战甲军礼,然后转身大步离开。
将所有的怒火、憋屈和后怕,全都疯狂地倾泻在了训练场的高强度模拟器上,导致其战绩曲线一度飙升到一个让其他机甲师瞠目结舌的恐怖高度。
技术主管小九则沉默地将他能接触到的、所有侦察编队后续收集到的、因缺乏“神谕”指引而显得有些杂乱无章的数据,动用全部智慧精心梳理、交叉验证、形成尽可能清晰的报告,通过艾琳秘密转交。
他笨拙地试图用这种方式,离那位仰望的元帅更近一点,贡献自己微不足道却又竭尽全力的支持。
舰队在罗兰的维持下,似乎恢复了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诡异平静。
但一种无形的、因领袖重伤濒危而产生的集体性焦虑和不确定性,如同低气压般在各级官兵沉默的间隙中悄然蔓延。
就在这种压抑的平静中,医疗舱迎来了一位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访客——情报官夜莺。
她依旧是一身毫无褶皱的笔挺制服,身姿挺拔,神情淡漠得像覆盖着一层永不消散的寒冰迷雾,让人看不透其下隐藏的真实。
她的到来让艾琳瞬间进入高度警惕状态,几乎是下意识地侧身,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身体挡住了医疗舱的入口,语气带着不容商量的专业性冷硬:“夜莺长官,元帅正处于关键恢复期,需要绝对静养,医疗令明确规定,目前不接待任何访客。”
夜莺清冷的目光轻飘飘地越过艾琳的肩膀,精准地落在舱内那个被各种生命维持装置环绕、气息微弱得几乎感知不到的身影上。
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几不可察地微微闪烁了一下,声音却依旧平稳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我并非来进行无意义的探视,艾琳医生。我掌握了一些高度敏感的情报,认为必须第一时间向元帅汇报。或者,如果你坚持,我可以向你简报,由你判断是否转达罗兰副官?”
她巧妙地将选择权抛了回来,却点明了情报的重要性。
艾琳僵住了,陷入两难。拒绝可能错失关键信息,允许则可能对元帅造成刺激。
她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接通了内部加密音频通讯(视频功能依旧被严格禁用),低声向凌薇请示,内心祈祷元帅会拒绝。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通讯器那头在短暂的沉默后,竟然传来了极其微弱、却清晰肯定的气音指示:“…说。”
艾琳心中一紧,只能示意夜莺可以开始,但自己依旧紧紧守在旁边,全身感官都调动起来,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夜莺走到通讯器前,没有任何多余的问候与寒暄,首接切入主题,声音冷静得像是在朗读一份与自己无关的阵亡名单:“元帅,基于对截获加密终端物理残留的字节级恢复、深层扇区数据挖掘,并结合多个独立情报来源进行交叉验证与可信度加权分析,我们确认了以下高度可信的结论。”
“一,对方使用的加密协议核心算法,并非联邦现行或历史上任何己知文明的标准制式,其数学基底和熵值分布带有明显的非官方、甚至…强烈非人类文明的思维特征痕迹。但矛盾的是,其底层逻辑结构却又奇异地与部分己探明的、年代极其久远的星际遗迹中发现的某些未知数据符文阵列,存在统计学上无法忽略的微弱相似性。”
“二,尽管信号经过至少七重加密跳转和伪装中继,但其最终流向的宏观矢量,通过溯源算法和大范围引力透镜背景噪音分析,大致指向了…联邦与克里克虫族实际控制线之外的一片代号‘虚无回廊’的三不管高危星域。该区域空间结构极端不稳定,充斥著大规模暗物质云、随机产生的引力陷阱和时空褶皱,常规舰船进入生存率极低。探险家公会档案记载,该区域存在大量异常空间现象报告,以及…关于某个失落的远古文明遗迹的、未被证实的传说。”
“三,也是目前最具威胁性的发现,”夜莺的声音似乎刻意压低了半分,使得其内容更加引人悚然,“我们在数据碎片的缓存残留区,发现了一个重复出现、未被彻底擦除的二进制标识符——经过转译,对应代号为‘潜影’(Umbra)。查阅联邦最高机密数据库(部分权限遗留),这个代号,在七年前一桩被强行压下、涉及数种处于实验阶段的高端军用科技走私与叛国罪的悬案卷宗中,曾被列为最高级别的怀疑对象,但调查因关键证人失踪、证据链离奇断裂而陷入僵局,最终成为封存绝案。值得注意的是,该案…据信牵扯到当时及现今军方某些极高层面的人物。”
她汇报的内容条理清晰至极,逻辑严密,每一个结论都似乎有庞大的数据支撑,信息量巨大且骇人听闻,如同拼图般,将内部破坏、古老的未知文明、危险星域以及尘封的军方高层悬案,清晰地串联了起来!
医疗舱内,凌薇静静地听着,甚至连剧烈的、持续的头痛都似乎因这高度刺激的信息而暂时被压制了下去。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夜莺这番话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情报汇报——她是在试探,试探自己这个“重伤”元帅的认知底线;
她也是在传递,传递某种超越舰队内部倾轧的、更深层次的警示;甚至,可能是一种…隐晦的结盟信号?
“情报…具体来源?”凌薇用尽力气,使声音稍微清晰了一些,抓住了最关键的问题。
夜莺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权衡,然后才谨慎地回答:“部分来自终端物理恢复,这部分可提供完整数据链验证。另一部分…来自我经营多年的、独立于军方情报体系之外的私人渠道。后者无法提供符合规章的具体来源证明,但其可靠性,经我多年验证,可信度评估为:高。”
她顿了顿,补充了一句,语气依旧平淡,却重若千钧:“‘潜影’重现,活动模式升级,目标明确指向银翼舰队及其核心指挥层,这意味着您和舰队所面临的威胁层级、复杂性及潜在根源,远超常规认知。请务必…极度谨慎。”
说完,她微微颔首,不再多发一言,如同她的到来一样,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去,身影迅速消失在走廊尽头,只留下满室更浓的疑云和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
艾琳被这番情报的内容惊得心神剧震,手脚冰凉。她下意识地看向舱内,无比担忧这些可怕的信息会成为压垮元帅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凌薇的反应却再次超出了她的预料。那双因虚弱而半阖的眼眸深处,没有流露出恐惧或被压垮的绝望,反而像是…一个在无尽迷雾中徘徊己久的旅人,终于捕捉到了远方一丝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灯塔光芒?
她的眼中闪烁着极度的疲惫,却又不可抑制地燃起了一种更加深邃的、仿佛顶级掠食者终于精准锁定了猎物藏身之处般的冰冷锐光。
“夜莺…‘潜影’…”她在心中无声地咀嚼着这两个名字。
这个神秘莫测的情报官,她手中到底掌握着多少秘密?她的真实立场究竟是什么?是出于某种原则的善意提醒,是寻求合作的试探,还是别有用心的、更为复杂的误导?那道阴冷的精神力,是否也与这个“潜影”有关?
(http://www.220book.com/book/MGV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