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仙的“偶遇”持续了近十日,苏婉娘虽没主动跟他搭话,却也不再拒绝他的“暗中照拂”
——春桃悄悄跟他说,苏姑娘私下里提过,“许大人是个体面人,不唐突”。
许仙知道,要再进一步,就得从春桃身上找突破口。
这日午后,苏婉娘去云栖寺上香,春桃借口“去寺外买水”,悄悄绕到寺外的茶摊,果然见许仙在那里等着。
许仙早备好了一个锦盒,里面装着一支银质的簪子和几匹上好的绸缎,见春桃过来,立刻递过去:
“春桃姑娘,这段日子多谢你在苏姑娘面前美言。这点东西不成敬意,你拿着自己用。”
春桃吓了一跳,赶紧摆手:“许大人,这可使不得!姑娘知道了,会罚我的!”
“苏姑娘不会知道的。”许仙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蛊惑,“我知道你跟着苏姑娘从京城来,在临安没什么熟人,日子过得闷。
往后我还得靠你多留意苏姑娘的心思,若她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你悄悄告诉我,我来安排。
等苏姑娘回京城时,我再给你备些银子,让你回老家看看,如何?”
春桃动了心——她跟着苏婉娘守孝,日子本就清苦,又想念老家的爹娘,许仙的话正好说到了她的心坎里。她犹豫了片刻,还是接过锦盒,小声道:
“许大人,我只能帮你留意姑娘的心思,别的我不敢做。
姑娘念旧,尤其记挂亡夫,你若想跟她多说几句话,不妨从我家先生生前的事入手,别太急切。”
“好,我听你的。”
许仙笑着点头,又叮嘱道,“明日苏姑娘若去西湖画舫,你帮我个忙——就说‘隔壁画舫有上好的龙井,去借一壶’,把护卫留在岸边,给我跟苏姑娘留片刻独处的时间,我绝不会唐突她。”
春桃咬了咬唇,终究点了点头:“我试试,但若姑娘不愿意,我也没办法。”
第二日午后,西湖上的风带着暖意,苏婉娘果然带着春桃、护卫来了,登上了盐商生前常坐的那艘“杏雨舫”。
春桃按许仙的吩咐,待画舫驶到湖心时,对苏婉娘说:“姑娘,咱们带的龙井快凉了,隔壁画舫看着雅致,我去借一壶热的,让护卫留在岸边看着船,省得跟着碍事。”
苏婉娘没多想,点了点头:“去吧,快去快回。”
春桃立刻下了画舫,跟岸边的护卫说“姑娘让你们在这儿等着”,随后便朝着许仙的画舫走去。
许仙见时机成熟,立刻提着一壶刚泡好的龙井,登上了“杏雨舫”,手里还拿着一支刚折的白梅——春桃说,苏婉娘喜欢白梅,盐商生前曾在宅院种了一片。
“婉娘姑娘,春桃去我船上借龙井,我想着你爱喝热的,便亲自送过来,没敢唐突。”许仙站在船头,语气谦逊,没敢贸然靠近。
苏婉娘愣了愣,看着他手里的白梅,眼底闪过一丝暖意,却还是道:“多谢许大人费心,坐吧。”
许仙顺势坐在她对面,没提官场之事,只轻轻放下白梅,说:“我前几日去城外的梅园,见这白梅开得正好,便折了一支,想着姑娘见了能开心些。”
这话戳中了苏婉娘的心事,她看着白梅,轻声道:“亡夫生前也爱种白梅,说‘梅耐寒,像咱们俩的日子,再难也能过’,没成想……”话说到一半,便红了眼眶。
许仙见她动情,立刻递过手帕,语气温柔:“婉娘姑娘,我知道你心里苦。盐商先生若在天有灵,也不愿见你日日愁眉不展。你这般好的人,不该总困在悲伤里。”
苏婉娘接过手帕,擦了擦眼泪,没再说话。
许仙见状,又慢慢聊起盐商生前的事——他提前让小厮打听了盐商的旧事,说盐商曾捐钱修过城郊的桥,还帮过穷苦的商户,句句都夸盐商“仁厚”,顺带也夸苏婉娘“嫁得良人,性子也和善”。
聊着聊着,许仙悄悄往她身边凑了凑:“婉娘,这段日子我看着你一个人,心里也跟着难受。
我不求别的,只求这段日子能陪着你,陪你去看看白梅,陪你坐会儿画舫,让你少些孤单。你放心,我绝不会对外声张,只悄悄护着你。”
苏婉娘下意识想往后退,却被船身的晃动带得往前倾了倾,正好靠近许仙。
许仙趁机伸手扶住她的胳膊,指尖触到她的衣袖,只觉得温热柔软。苏婉娘想挣脱,却被许仙轻轻按住:“婉娘,别躲我,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怕你摔着。”
就在这时,春桃提着龙井回来了,见两人靠得近,赶紧停下脚步。
苏婉娘立刻挣脱许仙的手,坐首了身子,对春桃说:“把龙井倒上,咱们该回去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H8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