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服厂的院子里,棉花絮飘得像雪。李云龙蹲在门槛上,手里攥着根细木柴,在地上画着圈,嘴里还不停嘟囔:“这陈老鬼,真是抠门到家了!老子从独立团调这儿来缝衣服,连杆新枪都不给,还说什么‘服从分配’,我看就是故意折腾我!”
旁边缝棉衣的士兵们早就习惯了他的抱怨,没人接话——谁都知道,李云龙从团长贬到被服厂厂长,心里憋着一股火,天天不是骂鬼子就是吐槽旅长,没个安生时候。他正骂得兴起,远处传来通信兵的马蹄声,人还没到,嗓门先飘了过来:“李厂长!旅部急电!陈旅长让你立刻回电话!”
李云龙心里咯噔一下——陈旅长没事绝不会找他,难道是要把他调回前线?他鞋都没顾上提,一路小跑冲进办公室,抓起电话听筒:“喂?旅长!是不是要让我回独立团了?我跟你说,被服厂这活儿我真干不了,还是打鬼子痛快……”
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就传来陈旅长的怒吼:“李云龙!你个混球!背后嚼什么舌根?谁让你说‘跟着我三天饿九顿’的?程墨刚拿下白羊口,你就给我造谣,想搅乱军心是不是?”
李云龙举着听筒,整个人都懵了,眼睛瞪得像铜铃:“啥?三天饿九顿?旅长,您是不是听岔了?我啥时候说过这话?我抱怨您抠门是真的,但这话我可没说过!”
“没说过?”陈旅长的声音更响了,震得李云龙耳朵嗡嗡疼,“全旅部都听见了!不是你说的,还能是程墨说的?人家刚立了功,能说这话?肯定是你见不得人家升得快,故意造谣!我告诉你李云龙,别以为在被服厂就没人管你了,给我好好反省!”
“啪”的一声,电话被挂断了。李云龙举着听筒愣了半天,才猛地把听筒摔在桌上,气得首跺脚:“哪个不长眼的龟孙子,敢栽赃到老子头上!三天饿九顿?这屁话谁编的?老子明明说的是‘跟着旅长混,一毛留不住’!”
他在办公室里转着圈,越想越气——自己在被服厂都快憋出病了,还平白无故背个黑锅,这口气咽不下去!他冲出办公室,对着被服厂的士兵们喊:“都给我想想,最近谁来过这儿?有没有人听过我抱怨,还到处乱传的?”
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说话。一个老兵犹豫了半天,才小声说:“厂长,前两天独立团的一个通信兵来领棉衣,好像听见您抱怨旅长……”
“独立团的通信兵?”李云龙眼睛一瞪,“好啊!肯定是孔捷那老小子的人,故意传错话,让我背锅!不行,我得去旅部说清楚!”
他刚要往外冲,通信兵又跑了回来,手里拿着一张旅部的命令:“李厂长,旅长又下命令了,让您在被服厂多待半个月,反省清楚再谈别的!还说……还说让您把这个月的棉衣产量再提三成,不然就别想离开被服厂!”
“什么?还要多待半个月?”李云龙接过命令,气得手都抖了,“陈老鬼!你这是故意整我!我李云龙打仗没怂过,缝衣服也没偷懒,凭什么让我反省?那个传瞎话的龟孙子,别让我逮着,不然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他越骂越凶,声音大得整个被服厂都能听见。旁边的士兵们吓得不敢出声,只能埋头缝棉衣。李云龙骂累了,又蹲回门槛上,心里琢磨着——这肯定是有人故意搞鬼,要么是孔捷,要么是程墨?不对,程墨刚升团长,犯不着跟他一个被服厂厂长作对。难道是旅部的参谋?
正琢磨着,独立团的孔捷突然来了。他骑着马,手里还提着两袋白面,进门就喊:“老李!听说你又挨旅长骂了?我给你送点白面,改善改善伙食。”
李云龙一见他,气就不打一处来,站起来指着他的鼻子:“孔捷!是不是你手下的通信兵传瞎话,说我讲‘三天饿九顿’?你给我说清楚!”
孔捷愣了愣,随即笑了:“老李,你可别冤枉我!我手下的人哪敢乱传你的话?再说了,程墨的独立团刚成立,弟兄们都忙着招兵训练,谁有空传这个?我看啊,八成是旅部的人听错了,把你说的‘一毛留不住’传成了‘三天饿九顿’。”
李云龙一想,觉得有道理,可心里还是窝火:“就算是听错了,陈老鬼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骂我啊!还让我多待半个月,这不是折腾人吗?”
孔捷拍了拍他的肩:“行了老李,别抱怨了。我听说程墨拿下白羊口后,旅长就给了个番号,啥都没给,人家还不是自己搞粮搞枪?你要是能把被服厂的产量提上去,旅长说不定还能对你刮目相看,早点把你调回前线。”
李云龙哼了一声,没说话,心里却盘算起来——孔捷说得有道理,与其在这儿抱怨,不如先把棉衣产量提上去,到时候再找陈旅长算账。他站起身,对着被服厂的士兵们喊:“都给我加把劲!这个月把棉衣产量提三成,等老子回了前线,带你们打鬼子去!”
士兵们一听有机会打鬼子,顿时来了劲,手里的针线都快了不少。李云龙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的火气消了些,可一想到陈旅长的责骂,还是忍不住嘟囔:“那个传瞎话的龟孙子,早晚让我逮着!”
而此时的旅部,陈旅长正拿着程墨送来的战报——独立团招了三百多新兵,还缴获了日军的一个小粮站。他嘴角忍不住上扬,对参谋说:“程墨这小子,还真有本事。至于李云龙,让他在被服厂多待几天也好,磨磨他的性子。”
参谋笑着说:“旅长,您说李云龙会不会真的不知道‘三天饿九顿’的事?”
陈旅长放下战报,哼了一声:“他知不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反省反省,别天天抱怨。等他把棉衣产量提上去,再考虑把他调回来。”
被服厂的院子里,李云龙还在指挥士兵们缝棉衣,嘴里时不时蹦出几句对“传瞎话者”的咒骂。他还不知道,自己这口黑锅,得等到棉衣产量达标那天,才能彻底摘下来。而远在白羊口的程墨,听说李云龙因为“三天饿九顿”的传言被骂,也忍不住笑了——这李团长,还真是走到哪儿都能惹上麻烦。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带着舰队回抗战(http://www.220book.com/book/MIV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