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初春的舟山港,海风里带着料峭的寒意,却吹不散弥漫在“海东号”航母指挥舱里的凝重。程墨站在巨大的海图前,指尖悬在标注着“长江入海口”的位置,淡蓝色系统面板上正滚动着两行截然不同的文字——一行是“正统历史节点:1945年8月日本投降,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1949年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另一行是“当前时间线偏差:东南沿海完全掌控,陆军嫡系战力提升30%,派系矛盾暂缓但未消除”。
“司令,陆军那边传来消息,胡宗南部和阎锡山部在晋南有摩擦,说是为了‘接收日军武器’抢地盘,己经动了枪。”林晚秋捧着电报走进来,见程墨对着空气出神,语气放轻了些,“老周刚还在说,这仗还没等鬼子彻底投降,咱们自己人倒先起了嫌隙,怕不是要出乱子。”
程墨收回指尖,面板隐去时,指节无意识地攥紧。他拿起电报,目光扫过“动了枪”三个字,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前世在红党旗下长大,他太清楚这场“摩擦”背后的意味,那是内战的前奏,是无数弟兄倒在自家人枪口下的开始。可现在,因为他的介入,历史己经偏了方向:东瀛军提前半年没了沿海补给,浙赣前线的日军残部上个月就缴了械,连台湾的日军都在舰队封锁下断了念想,可该来的派系矛盾,还是冒了头。
“系统,计算当前时间线内战爆发的概率。”他在心里默念,指尖却没再碰面板——他怕看到那个大概率的数字,怕自己这几年守住海疆、打赢抗战的努力,最后还是要毁在自相残杀里。
“当前时间线内战爆发概率:62%(较正统历史降低28%),关键变量:程墨所率海军舰队的立场、光头对嫡系部队的掌控力、日军投降后武器接收分配。”系统提示弹出,程墨盯着那“62%”的数字,喉咙发紧。
“您又在跟‘顾问’商量事?”林晚秋递来一杯热茶,见他脸色不好,轻声问,“是为陆军的摩擦担心?其实老周说,只要您手里握着两支舰队,不管最后怎么样,至少东南沿海能保住,弟兄们不用跟着遭罪。”
程墨接过热茶,暖意没传到心里,反而更清醒了。他想起光头上个月的来电,电话里委员长的语气带着难得的温和,说“等抗战胜利,就让你当海军总司令,把南海也交给你管”,可话里话外,却没提半句“如何安抚地方势力”“如何避免内斗”——还是老样子,只想着攥紧兵权,没想着怎么让百姓安稳。
“要是真打起来,咱们怎么办?”程墨忽然问,声音有些沙哑。他看着林晚秋,又想起甲板上那些跟着他从陆军转到海军、从龙潭司打到舟山港的弟兄,“是跟着委员长打内战,还是守住海疆,不让弟兄们白白送死?”
林晚秋愣了愣,没敢接话。她跟着程墨这么久,知道他护着弟兄,也知道他对委员长有感激——光头给了他兵权,给了他上将衔,给了他别人没有的信任。可现在,这份信任要面对“内战”的考验,谁也不知道该选哪条路。
正说着,通讯兵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日军投降谈判的初步协议:“司令!东京传来消息,日军同意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定在本月底的‘密苏里号’上,委员长让您率‘海东编队’护航中国代表团,去东京见证签字!”
程墨接过协议,纸上的“无条件投降”西个字格外刺眼,可他却没半点胜利的喜悦。他想起正统历史里,日军投降后不到一年,内战就打了起来,无数刚从抗战里活下来的士兵,又倒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现在他护着海疆、断了日军补给,让抗战提前半年结束,可这提前来的胜利,会不会也让内战提前来?
“司令,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通讯兵见他没反应,兴奋地说,“咱们打了这么多年,终于要看到鬼子投降了!老周还说,等您从东京回来,要在舟山港摆庆功宴,让全舰队的弟兄都喝上酒!”
程墨勉强笑了笑,让通讯兵下去,转身对着海图上的“台湾海峡”发呆。系统面板又弹了出来,这次是他这些年的军功记录:“累计击沉日军舰船137艘,击落战机421架,保护补给线128次,间接减少陆军伤亡23万人”——这些数字,是弟兄们用命换的,是他用系统一次次校准战术、兑换装备拼来的,他不能让这些成果,最后毁在自相残杀里。
“系统,要是我率舰队保持中立,只守海疆,不参与内战,能降低内战爆发的概率吗?”他在心里问,指尖轻轻碰了碰面板上的“中立选项”。
“舰队保持中立可降低内战爆发概率至45%,但会失去光头信任,可能面临‘通敌’指控;若舰队明确支持和平谈判,概率可降至38%,但需联合陆军嫡系中主和派将领。”
程墨闭上眼,脑子里乱糟糟的。他想起光头每次护着他、怼戴笠的样子,想起自己黄埔二期的出身,想起“嫡系中的嫡系”这个标签——要是他敢提“和平谈判”,光头会不会觉得他背叛?可要是跟着打内战,那些跟着他的弟兄,那些刚从抗战里活下来的水兵,又要去送命?
“司令,老周煮了您爱吃的红烧肉,说让您先吃点,别总熬着。”林晚秋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手里端着一个搪瓷碗,肉香飘满了指挥舱。
程墨接过碗,却没胃口。他看着碗里的肉,想起在陆军第七师时,炊事班也总给打胜仗的弟兄做红烧肉,那时候大家盼着“把鬼子赶出去就好了”,没人想过,赶跑鬼子后,还要打自己人。
“晚秋,你说……要是抗战胜利了,咱们能不能带着舰队,守着东南沿海,不管内陆的事?”他忽然问,声音很轻。
林晚秋愣了愣,随即点头:“只要您决定,弟兄们都跟着您。咱们守了这么多年海疆,早就把这里当成家了,谁也不想打内战,不想让弟兄们白白送死。”
程墨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忽然松了些。他放下碗,走到舰桥甲板上,望着远处平静的海面。1945年的阳光洒在“海东号”的甲板上,舰载机整齐地停在跑道上,青天白日旗在桅杆上迎风招展——这是他用几年心血守住的海疆,是弟兄们的家,他不能让这里再燃起内战的炮火。
“系统,制定‘海疆中立计划’,包括舰队布防调整、补给线自主保障、与陆军主和派将领的秘密联络方案。”他在心里下令,指尖终于又碰了面板,“先护好这里,再看能不能劝住委员长——就算改变不了历史,至少要保住这些弟兄,保住这片海疆。”
“‘海疆中立计划’己生成,预计三天内完成布防调整。”系统提示弹出,程墨望着海面,心里的纠结少了些,多了些坚定。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历史,不知道内战最后会不会爆发,但他知道,自己必须试试——为了那些跟着他打鬼子的弟兄,为了这片没了硝烟的海疆,为了自己这几年守住的“胜利”。
“等从东京回来,就去找委员长谈谈。”程墨轻声自语,海风卷着他的声音,消散在1945年的春光里,“至少要让他知道,弟兄们打够了,百姓也等够了,别再让内战,毁了咱们好不容易赢来的太平。”
(http://www.220book.com/book/MIV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