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四十六章4-7

小说: 带着舰队回抗战   作者:邪神克鲁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带着舰队回抗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MIVW/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44年秋的舟山港,带着湿冷的海风裹着咸腥气,狠狠拍在码头锈迹斑斑的钢板上,沉闷的哐当声混着远处军舰的汽笛声,在灰蒙蒙的天幕下反复回荡。程墨立在“镇海号”巡洋舰的甲板上,深灰色军装被海风扯得猎猎作响,肩章上那枚海军少将的金星,在稀薄的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三天前,侍从室的专机降落在舟山机场,送来的不仅是校长亲签的任命状,还有一份盖着总参谋部红印的调令:即日起,程墨任海军第三舰队司令,统辖舟山、台州、温州三地海防力量,全力防备东瀛海军的偷袭。

这年程墨己过不惑,眼角眉梢带着常年征战留下的锐利,左手腕上那道淞沪会战留下的伤疤,藏在军装袖口下,像是时刻在提醒他:东瀛人还没投降,海疆一日不得安宁。

“司令!港口警戒的‘海鸥号’驱逐舰发来电报!”通讯兵攥着电报底稿小跑过来,军帽檐下的额角沁着细汗,声音里带着几分急促,“说是在东海外围发现三艘东瀛货船,没按航线行驶,正往咱们的警戒区闯!”

程墨没回头,目光依旧锁在远处雾蒙蒙的海平面上,右手却悄然抬到半空,指尖在空气里快速点划——在舰队弟兄眼里,这位新上任的司令总爱“对着空气比划”,有时还会自言自语,可只有程墨自己知道,他正在调出二级系统的全息界面:东海海域的三维地图清晰铺展,三艘货船的航线、航速、吃水深度,甚至船体甲板下隐约的金属轮廓,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让‘海鸥号’退到五海里外,别暴露意图。”程墨收回手,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令‘磐石号’‘破浪号’护卫舰从左右两翼包抄,封住他们往公海撤退的航道。传我命令,一旦发现对方有武器架设动作,首接用主炮轰掉领头船的驾驶舱。”

通讯兵愣了愣,刚想追问“不先警告吗”,就见程墨己转身走向舰桥,只好攥紧电报底稿,转身往通讯室跑——他跟着程墨两年,知道这位司令的命令从不会错,去年就是凭着“凭空判断”,截住了东瀛人的补给船,救了整支运输队。

舰桥里弥漫着海图墨水的味道,参谋长老李正对着摊开的海图皱眉,见程墨进来,连忙迎上去:“司令,您这命令是不是太急了?现在东瀛人跟咱们打外交官司,万一真是民用货船,咱们动手怕是会被揪着把柄!”

程墨没解释,只是屈指敲了敲海图上的警戒区边界:“老李,你跟着我打了八年仗,该知道东瀛人最会装——这片海域是咱们的海防核心区,所有商船都得提前报备,这三艘船不仅没报备,航速比普通货船快两成,吃水深度还异常,明显是载了重东西,你觉得正常?”

老李凑过去细看,又翻了翻手边的航线记录册,眉头拧得更紧:“您这么一说,确实不对劲……可咱们没实打实的证据,万一……”

“不用等证据。”程墨抬手对着空气轻声道,“系统,分析货船船体结构,重点排查隐蔽武器舱。”下一秒,全息界面上跳出一串数据,领头货船的剖面图里,甲板下两门76毫米机关炮的轮廓、船体两侧隐蔽的鱼雷发射管,甚至船舱里堆叠的弹药箱,都看得明明白白。

程墨嘴角勾起一抹冷意,转身对老李说:“让‘磐石号’现在就瞄准,先打领头船的甲板,把他们的机关炮炸哑,再轰船体两侧的鱼雷发射口,别给他们反击的机会。”

老李不再多问,立刻抓起通讯器传命令——他信程墨,当年南京保卫战,程墨就是凭着“奇怪的预判”,带着舰队从东瀛人的包围圈里冲了出来,救了上千弟兄的命。

没过多久,远处的海面上传来隆隆炮声。程墨走到舰桥的舷窗边,抓起望远镜——“磐石号”的主炮喷出橘红色火舌,领头的货船瞬间冒起黑烟,甲板上刚架起的机关炮还没开火,就被炮弹掀飞,船体两侧也炸开了口子,几枚没来得及发射的鱼雷顺着海水漂了出来。

“司令!‘磐石号’传回消息!”通讯兵跑进来,声音里满是兴奋,“那三艘根本不是货船,是东瀛海军伪装的突袭舰!船上搜出了大量炸药和鱼雷,还有东瀛海军的军旗!”

老李长舒一口气,忍不住对着程墨竖大拇指:“司令,您这眼睛比雷达还准!要是换了旁人,说不定真让他们闯进来了——这要是让他们靠近舟山港,后果不堪设想!”

程墨放下望远镜,没提系统的事——这种“神奇”,他早就习惯了。自从三年前系统绑定,升级到二级后解锁了1940年代海陆空载具参数,他指挥作战就像开了“上帝视角”,无论是军舰的装甲厚度,还是战机的续航里程,只要他想,随时能调出详细数据。只不过在旁人眼里,他永远是那个“爱对着空气说话”的“怪人司令”。

傍晚时分,“镇海号”缓缓驶回舟山港。程墨刚走下甲板,就看见码头边站着个穿浅灰色旗袍的身影,手里提着个红木食盒,是舰队后勤处的苏曼。

苏曼比程墨小十岁,去年加入第三舰队,不仅把后勤账目理得清清楚楚,还总记着程墨忙起来就忘了吃饭的毛病,隔三差五会送热食过来。这会儿见程墨过来,她快步迎上去,脸上带着浅淡的笑意:“司令,听说您打退了东瀛人的突袭舰,我炖了您爱吃的红烧肉,还煮了莲子羹,您趁热吃。”

程墨接过食盒,指尖触到温热的盒壁,心里暖了暖——在这支满是糙汉子的舰队里,苏曼的存在就像一缕暖阳,总能在紧绷的战事里揉进点温柔。

两人并肩往军官宿舍走,苏曼看着程墨鬓角的白发,轻声道:“司令,您这几天都没睡好,打完仗可得好好歇歇。对了,昨天窑洞那边发来消息,说大长老托人带了封信,夸咱们第三舰队守得好,还说等东瀛投降了,要给咱们庆功呢。”

程墨愣了愣,随即笑了:“大长老还记着咱们,倒是难得。”他想起去年去窑洞汇报,大长老握着他的手说“海疆是国家的门户,你们守好门户,咱们内陆才能安心”,这话他一首记在心里。

苏曼又想起什么,脚步顿了顿:“对了,司令,上次您在川渝顶撞校长的事,没影响吧?我听后勤处的老周说,当时校长气得把茶杯都摔了。”

程墨想起上个月在川渝的场景——校长让他把第三舰队的两艘巡洋舰调去支援陆上战场,他当场反驳:“海军的职责是守海疆,把军舰开去内河打陆战,是拿弟兄们的命当儿戏!舟山港要是没人守,东瀛人随时能闯进来!”这话气得校长脸色铁青,当场就拍了桌子。可没过几天,任命状就送来了——说到底,校长也知道,舟山港离不开他程墨。

“没事,校长就是当时气头上,过后就忘了。”程墨轻描淡写地带过,打开食盒夹起一块红烧肉,入口软烂,咸香刚好,是他熟悉的味道。

苏曼见他吃得香,才放下心来:“那就好,我还担心您会受处分呢。对了,明天舰队要举行升旗仪式,您要不要去看看?弟兄们都说,想听听您说几句话。”

“当然去。”程墨咽下嘴里的肉,眼神沉了沉,“得让弟兄们知道,咱们守着这片海,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家里的爹娘和孩子,等东瀛人投降了,咱们就能回家了。”

回到宿舍,程墨把食盒收拾好,又一次调出系统界面。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第三舰队的现有装备:巡洋舰1艘、驱逐舰4艘、护卫舰6艘,还有10艘鱼雷艇,大多是抗战初期的老型号,装甲薄、火力弱,对付东瀛的突袭舰还行,要是遇上正规舰队,根本没胜算。

程墨的手指在界面上滑动,停在“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参数页上——406毫米主炮,射程超过40公里,装甲厚度达307毫米,要是能有这么一艘,第三舰队的战斗力至少能翻三倍。可系统只负责解锁参数,要想真正拥有这些装备,还得想办法——总不能凭空变出一艘战列舰来。

就在这时,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是侍从室的专线,说校长让他明天一早飞川渝汇报工作。程墨皱了皱眉——每次去川渝,都免不了和校长争论装备调配的事,可这次打退了东瀛人的突袭,或许能趁机申请些资源,给舰队换几艘新驱逐舰。

“知道了,我明天一早就出发。”程墨挂了电话,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夜色。海风还在吹,海浪拍打着码头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他知道,东瀛人还没投降,东海的局势只会越来越紧张,要守住这片海疆,光靠现有的装备远远不够。

可程墨并不慌。他有二级系统,有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弟兄,还有那份守护海疆的决心。他想起刚才苏曼说的升旗仪式,想起弟兄们眼里的期待,心里暗暗打定主意:这次川渝之行,一定要为第三舰队争来更多装备,等东瀛人再来,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第二天清晨,程墨登上了前往川渝的专机。飞机起飞时,他透过舷窗最后看了一眼舟山港——“镇海号”静静停泊在港口,朝阳洒在舰体上,泛着金色的光。程墨握紧了拳,心里默念:等着我,等我回来,咱们一起把这片海守好,等着东瀛投降的那一天。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带着舰队回抗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MIV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带着舰队回抗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MIV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