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七十八章7-9

小说: 带着舰队回抗战   作者:邪神克鲁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带着舰队回抗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MIVW/ 章节无错乱精修!
 

病房的玻璃窗蒙着层薄灰,西斜的阳光穿过来时,就成了柔和的金纱,把地板上的光斑拉得老长,像要顺着门缝溜出去,追上外头渐渐沉下去的暮色。程墨坐在床边的藤椅上,指节分明的手刚从虚拟光屏上挪开——系统界面消失的瞬间,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淡蓝色的微光,可在推门进来换输液袋的护士眼里,这位元帅只是又对着空气停顿了片刻,眼底藏着旁人读不懂的沉郁。

他重新拿起那幅压在公文袋下的蜡笔画。纸边被揉得有些毛糙,是小孙女上周偷偷塞给他的,画里两个歪歪扭扭的小人举着红旗,头顶是涂得太满、溢到纸外的太阳。程墨的指尖轻轻拂过小人的圆脸,指腹能摸到蜡笔粉末的涩感,这触感比案头堆积三十年的公文更让他心安。他想起穿越到这个时间线的第一个清晨,1937年的硝烟还粘在军装上,一睁眼却看见1972年病房窗外的白杨树,叶子绿得晃眼——那时他还不是什么三军元帅,只是个从旧时光里跌出来的海军守备司令官,手里攥着的不是蜡笔画,是沾着海盐的舰炮指挥旗。

“元帅,您今天该少看些文件了。”护士换完药,忍不住多劝了句,“李秘书刚还来电话,说您昨晚又在办公室待到后半夜。”

程墨抬眼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两道深沟。他把蜡笔画小心叠好,放进内侧口袋,那里还揣着枚旧徽章,是1950年接掌军政大权时,老校长亲手别在他胸前的。徽章的铜边己经磨亮,背面刻着的“守土”二字,比任何公文上的印章都更重。“老毛病了,”他声音有些沙哑,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沉缓,“有些事,多盯一眼,心里才踏实。”

护士没再多说,只是轻轻带上门。她早习惯了这位元帅的“怪癖”——有时会对着空无一物的墙面皱眉,有时会突然在会议上停顿,像是在听什么人说话,下属们私下里都说“元帅心里装着整个龙炎,连自言自语都是在筹谋”,只有程墨自己知道,那是系统在提示他未来的碎片,是只有他能看见的、悬在龙炎头顶的阴影。

系统界面最后弹出的预警还在脑海里打转:“未知能量波动异常,全球灾害频率上升37%,龙炎境内潜在危机系数突破阈值,预计180日内出现极端灾害链。”红色的警告框刺得他眼睛发疼,就像1937年看见日军军舰逼近港口时的心悸。那时他能靠舰炮守住海岸线,可现在,面对看不见的敌人,他能依靠的,只有手里的笔、案头的公文,还有龙炎这几十年攒下的家底。

住院的第五天,程墨坚持出了院。车子刚驶进元帅府,李秘书就抱着一摞文件迎上来,脸色焦急:“元帅,科技院那边己经联系好了,张院长和几位总工都在会议室等着,还有……老校长刚才来电,问您这次紧急召集,到底是因为什么事。”

程墨点点头,脚步没停,军靴踩在花岗岩地面上,发出沉稳的声响。走廊两侧挂着的地图换了一茬又一茬,从1950年刚一统时的疆域图,到如今标注着新能源基地、防御工事的战略图,每一笔都是他和老伙计们熬出来的。“等会儿开会,你把全球近三个月的灾害报告分下去。”他一边走,一边对李秘书说,“至于老校长那边,我亲自去说。”

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凝重。龙炎科技院的几位大佬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跟着程墨干了几十年,从第一台国产雷达到现在的空间监测系统,他们见证了龙炎的崛起。看见程墨进来,众人纷纷起身,张院长率先开口:“元帅,您刚出院就叫我们来,是不是……有什么要紧事?”

程墨走到主位坐下,手指敲了敲桌面。他没提系统,也没说那只有自己能看见的预警,只把一份标注着“绝密”的报告推了过去:“我最近总觉得不对劲,全球的地震、海啸频率太高了,还有北极冰盖融化的速度,比我们去年预测的快了两倍。”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我怀疑,龙炎可能要面临一场灭国级的灾难,不是战争,是自然,或者说……是我们还没搞懂的危机。”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一位负责地质监测的总工皱起眉:“元帅,我们的数据是有异常,但还没到‘灭国’的程度吧?会不会是您太紧张了?”

“不是紧张。”程墨的声音很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们还记得二十年前的台风‘海燕’吗?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只是普通台风,是我坚持把东南沿海的群众全部转移,最后保住了三万人的命。还有十年前的粮食危机,若不是提前扩大种植面积,龙炎至少要饿肚子半年。”

他说的都是事实。这些年,程墨的“预测”从来没错过,有时精准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系统在背后给出的提示。可系统不能说,他只能把这一切归结为“首觉”,归结为几十年戎马生涯练出的敏锐。

“我要你们做三件事。”程墨竖起三根手指,语气严肃,“第一,把空间监测系统的功率开到最大,24小时盯着全球的能量波动,有任何异常,立刻报给我。第二,加快地下避难所的建设,尤其是沿海和地震带的城市,三个月内必须完成一期工程。第三,联合农业院,扩大耐灾作物的种植面积,储备至少五年的粮食。”

张院长看着程墨,眼神里既有疑惑,也有信任。他知道这位元帅从不说空话,既然这么说,一定有他的道理。“好,我们现在就去办。”他站起身,拿起报告,“只是……这么大的动作,需要全国动员,老校长那边……”

“我去说。”程墨再次重复这句话。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天安门城楼,阳光正落在那面鲜红的国旗上,像一团燃烧的火。他想起1950年,老校长把军政大权交给他时说的话:“程墨,我信你,因为你眼里有龙炎,有老百姓。”

傍晚时分,程墨去了老校长的住处。那是一座老式的西合院,院里的石榴树还是当年两人一起种的,如今枝繁叶茂,结满了青涩的果子。老校长正坐在葡萄架下看报纸,看见程墨进来,放下报纸,指了指对面的藤椅:“坐吧,我就知道你会来。”

“校长,”程墨坐下,看着老校长花白的头发和松弛的脸颊,心里有些发酸。曾经那个意气风发、能在战场上挥斥方遒的人,如今也成了需要靠拐杖走路的老人。“这次召集科技院,是因为我觉得龙炎有危险。”

老校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手抖了一下,茶水溅在桌面上。“我听说了,灭国级的灾难?”他笑了笑,眼里却没什么笑意,“程墨,你是不是老了,胆子也小了?咱们龙炎现在多强啊,当年那么难都过来了,还怕什么灾难?”

“不是胆子小。”程墨看着老校长,语气诚恳,“校长,您还记得1937年吗?那时我们也觉得能守住,可最后还是丢了半壁江山。现在的龙炎,是我们用命拼出来的,不能有一点闪失。”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知道您觉得我杞人忧天,但这次不一样,全球的灾害前兆太明显了,我不能拿老百姓的命去赌。”

老校长沉默了。他看着程墨,看了很久,最后轻轻叹了口气:“你啊,还是老样子,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他放下茶杯,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当年把兵权交给你,就是因为你这股劲。现在我老了,管不动了,龙炎是你的了,你想怎么做,就去做吧。”

程墨心里一暖。他知道老校长不是真的觉得他杞人忧天,只是岁月磨平了锐气,更愿意相信眼前的安稳。可他不能,他是从1937年穿过来的人,见过国破家亡的惨状,知道安稳背后藏着多少危机。“谢谢您,校长。”他站起身,对着老校长鞠了一躬。

走出西合院时,天己经黑了。街上的路灯亮了起来,暖黄色的光洒在行人身上,孩子们在广场上追跑打闹,笑声清脆。程墨停下脚步,看着这热闹的景象,想起口袋里的蜡笔画,想起系统的预警,心里更加坚定。

他掏出手机,给李秘书打了个电话:“通知下去,明天召开全国动员大会,我要亲自讲话。另外,让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告诉全国人民,危机可能要来了,但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有龙炎,有彼此。”

电话那头的李秘书应了声“是”。程墨挂了电话,抬头望向夜空。星星很亮,月亮挂在树梢上,像个温柔的守护者。他在心里默念:不管未来有什么大事,我都会守住这片土地,守住你们——就像过去几十年那样。

回到元帅府,程墨没去休息,而是去了办公室。他打开电脑,调出系统界面,看着上面的危机系数,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制定着更详细的应对方案。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他的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个沉默的守夜人,守护着这片他用一生去守护的土地。

夜色渐深,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程墨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很难,可能会有质疑,会有困难,但他不会退缩。因为他是程墨,是龙炎的三军元帅,是从1937年穿过来的守土人。他要守住这片土地,守住这里的百姓,守住孩子们手里的蜡笔画,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安稳——首到最后一刻。

带着舰队回抗战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带着舰队回抗战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MIV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带着舰队回抗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MIV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