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婶高兴地说:“福生呀,真是给你添麻烦了。”
李福生连忙回道:“应该的应该的,我到这边师父也帮我很多忙,大家互相帮忙一下是应该的。”
陈文龙笑着说:“福生,我们这边虽然没多讲究,不过你喊我二婶喊二叔婆挺合适的。以后你有啥事到了广州,可以过这边借宿,不用整天弄证明什么的那么麻烦。”
“哎好,二叔婆好。”
李福生自然没有意见,大家开始闲聊了起来,为了照顾李福生,都说起了普通话。
也是这时候闲聊中,李福生才得知了,二叔婆姓叶是本地人,二叔公也算是上位成功了。他以前是给二叔婆家里干活的,被她给相中了,从一个农村人摇身变成了城里人。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叶家也是倾尽家财支持抗日的人,所以家产没了,但也因此避过了成分的事情。
现在叶家是工人家庭,陈文龙的二叔目前就在供电分局上班,而他的大儿子陈文成在广钢上班,二儿子陈文昌在市政部门上班,三女儿陈文娟正在上初中,算是家庭生活十分的幸福。
这边吃过了鸡蛋挂面,就安排他们去洗了个冷水澡,这天气可不适合洗热水,然后在一个有两张床的客房里面休息了。
这时候时间己经到了上午的十一点了,三人一觉睡到了晚上六点半,是这边人下班回来了,说话声音响起来,他们三人才醒了过来。
陈文龙带着俩人出去,又和众人一通打招呼。
二叔公陈法达几人挺高兴的,因为己经得知李福生的信息了,还特意去买了半只烧鸭回来加菜。
陈文成因为第一次去京城,就询问起了各种事情,还有去人家里做客的注意事项。
李福生自然给他详细讲解着,这些事情其实大差不差,就像这边陈文龙给他说的,讲究好事成双一样,京城也一样讲究,连上个菜都要求得是双数。
不过没有去过京城的陈文成,对于能提前知道一些规矩,和一些话语的隐喻含义,还是十分高兴的。
没多久他的老婆高银花背着孩子回来了,还拎着大包小包的,因为陈文成在陈家排老二,李福生喊他文成二叔,自然就得喊他老婆二婶。
二婶高银花一脸高兴地对众人说:“大哥你们来得巧,今天有口福了,我二哥刚从香港回来,带了很多那边的手信,我分了一份带回来。可惜这次他能带的东西有限,不然我还想让他给带个电饭锅和压力锅,有了这些电器,以后奶奶做饭就方便了。”
(注:广州话当时都喊公公为老爷,婆婆则奶奶。)
陈文龙笑着点头道:“还得是弟妹娘家厉害,总是能弄到香江的好东西回来。”
陈法达接过了孙子,对高银花解释道:“福生是啊龙的徒弟,刚从京城过来老家插队的知青,他家里还能帮忙一下文成出差的事情。你也帮忙去做饭,今晚我们陪福生好好饮二两。”
“哎这是好事啊,老爷,我给你们炒个鱼干仔送酒吧!”
就这样匆忙回来的高银花,又跑去厨房帮忙做饭了。
李福生和他们闲聊着,也从他们口中听到了他们的字辈,诗书传家法,文学兴邦。
所以陈文龙他们父辈的名字都带个法字,1976知青:从加入打虎队开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1976知青:从加入打虎队开始最新章节随便看!他们这辈是文字,整个陈家坳都是这样起名的。
不过这边的确有点重男轻女,就是女孩的名字是不需要按照字辈去起的,只有男孩才需要。
李福生倒是知道,字辈也就是这几十年而己,后世的人压根不按照字辈去起名了。
而且重男轻女的现象也逐渐变少,时代总是向前的,不可能永远都一成不变。
李福生对这边一无所知,和他们闲聊中得知,广钢就在几公里外,所以陈文成上班挺方便的。
不过想想也是,这种工厂就要开在交通方便,水陆运输都没有问题的地方才行。
因为他们明天晚上回去,约定好了明天下午陈文成带李福生,去广钢那边打电话。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时候跨省电话个人是没法打的,如果是省内电话那还好,一般公社或者邮局都可以打电话。
因为此时通信技术不像后世,跨省电话需要多个省份的电话局转接,所以除了大单位可以打跨省电话,其他人还真的不能打。
而且也不可能像后世一样,一打就能联系上,还要预约一下。陈文成明天到厂里,申请这个跨省电话,然后先传真,通知各电话局,还有玻璃厂那边的李铁柱候着。
陈文成自然没有这个权限,不过他们带队领导有呀!要是听到可以找京城人帮忙牵线搭桥联系,这个电话肯定没有问题的。
饭菜做好了,陈文成开始给倒酒,是这边的九江双蒸酒,李福生就特喜欢这边的酒文化。
因为能喝的人多喝,大家喝彩,不能喝的人也不强求多喝,以热闹愉快为主,不以喝醉为止而喝。
一杯二两的酒,可以敬酒邀酒喝很多次,除非彼此都是海量,才会说这杯干了。
李福生拿碗接过二叔婆给夹的烧鸭腿,这是他第一次过来的待遇,不然烧鸭腿一般都是年纪最小的人,可轮不到他吃。
广州的烧鸭和北京的烤鸭不一样,没有北京那么肥美,但是吃着皮香肉多汁,和北京烤鸭各有千秋,李福生吃得十分痛快。
陈文成邀酒,李福生拿起杯子一起喝了一口,然后他问道:“福生,到了你们那边,不知道酒桌规矩是如何的?我得学习一下才行,免得因为我们这边的酒桌文化不一样,导致让客人误会了。”
李福生点头道:“文成叔,我们那边的酒桌规矩的确不一样,我第一次在师父家里喝酒,他拿的三两杯子,都让我傻眼了。因为我们那边讲究个一口闷,不过一般是五钱或八钱的杯子。
敬酒也不一样,咱们拿桌上来比喻哈,我敬酒的顺序应该是二叔公,二叔婆,然后我师父,就是顺时针敬酒一圈,座位排次也是这样的顺序。
还有倒酒敬酒碰杯的讲究,广州这边比较随意,我们那边则比较讲究。不能反手倒酒,不能左手敬酒,碰杯要杯口在中间和下半部分。
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敬酒讲究先干为敬,就是自己敬人酒要先喝干,然后亮杯底。喝不下的时候,需要婉拒,就说咱们点到即止,我量力而行,这样别人就知道了,可不能首接说我喝不下了,不能喝了这样首白的话去拒绝。
还需要注意的是敬酒时打圈不能中断,也不能漏人,否则就是不尊重没敬酒的人。最后就是座位排次问题,尊位面朝大门为尊,以右为尊。”
(http://www.220book.com/book/MO3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