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的危机如同夏日的骤雨,来得急,去得也快。在辰星科技基金会慷慨且高效的介入下,所有筹备工作以惊人的速度重回正轨,甚至比之前规划得更加宏大和精美。园长整日眉开眼笑,老师们干劲十足,孩子们沉浸在排练的快乐中。幼儿园里处处洋溢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兴奋和对即将到来的盛事的期待。
然而,在这片普遍的乐观情绪中,林薇却像是一根被轻轻拨动的琴弦,持续发出一种微弱而执拗的颤音,无法完全融入周围的欢腾。
那份被完美解决的赞助危机,始终在她心底留下一个闪烁的疑点。
太巧合了。
巧合得近乎诡异。
“趣玩玩具”撤资的消息,几乎是在内部刚刚确认、园长正焦头烂额的第一时间。而辰星科技基金会的电话,就像守在门外一样,精准地打了进来。他们甚至不需要过多的前期调研和评估,就首接给出了一个优厚到不像话的方案,条件宽松得像是在做慈善,而非商业赞助。
这真的是纯粹的商业决策吗?一个庞大的科技基金会,会如此迅速地关注并决定赞助一个区区幼儿园的艺术节?甚至主动追加预算?
林薇试图用理性说服自己:也许辰星科技正好在规划新的企业社会责任方向,关注教育领域;也许启明星幼儿园的品牌确实值得投资;也许对方只是效率超高……
但这些理由,在“顾宸是幼儿园投资人”和“他刚亲身参与过运动会”这两个前提下,都显得格外苍白无力。那个男人的身影,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在每一个推理的尽头。
她不是没有试探过。她几次想开口问问顾宸,是否知道这件事。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该以什么身份问?一个普通的老师,过问投资方层面的商业合作?还是以……一个隐约察觉到自己被特殊对待的女人的身份?
无论哪种,都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有些自作多情。万一,真的只是巧合呢?她的询问岂不是显得很可笑,很冒犯?
而且,她不得不承认,内心深处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阻止她——她害怕得到确定的答案。如果这一切真的是他安排的,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洞悉了她的困境,并以一种她无法拒绝的方式介入。这种强大的、不容置疑的庇护,让她在感激之余,也感到一丝无所适从的压力和……难以界定的暧昧。
她更害怕的不是他的干预,而是自己对此逐渐萌生的、复杂的依赖和悸动。
于是,她选择了沉默。将那份疑虑小心翼翼地藏起,像藏起一颗硌在鞋子里的小石子,不影响行走,却时刻提醒着它的存在。
她依旧专注于艺术节的准备工作,带领孩子们排练节目,设计舞台背景,和同事们一起忙碌。只是在偶尔的间隙,当她看到园长拿着辰星基金会的合同笑得合不拢嘴时,当她收到基金会那边毫无拖延打来的款项通知时,那份疑虑又会悄然浮现,在她心底闪烁一下。
有时,顾宸来接乐乐,她会下意识地仔细观察他的神情。但他一如既往的平静、淡漠,仿佛幼儿园里发生的这一切波澜都与他无关。他甚至没有再问起过艺术节的事,仿佛那次随口一提真的只是客套。
他的毫无破绽,反而让那份疑点在她心中更加清晰。
一次下班后,她鬼使神差地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了“辰星科技基金会 教育赞助”。搜索结果大多是关于偏远地区学校捐赠、科技人才培养等大型项目,确实没有类似幼儿园艺术节这种小规模文化活动的先例。
这个发现让她的心又沉了几分。
她关掉网页,靠在椅背上,轻轻叹了口气。窗外华灯初上,玻璃上映出她自己带着困惑的眉眼。
他就像一座深海中的冰山,她所能看到的,永远只是浮在水面上的一角。而水下那庞大而复杂的部分,隐藏着怎样的动机和心思,她无从得知。
这份无声的解围,这份闪烁的疑点,像一层薄薄的雾,笼罩在她和他之间。它没有阻碍彼此的靠近,却让前路变得有些朦胧,添了几分难以言说的复杂心绪。
她最终决定,不再深想。
无论真相如何,艺术节能顺利举办,孩子们能开心展示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的……就让它暂时停留在猜测里吧。
现在深究,或许时机未到。
又或许,她还没有准备好,去面对那个可能存在的、远超她预期的答案。
---
(第十七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MO6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