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三月,积雪终于彻底消融,医田的泥土透着的气息。小巴特尔带着北疆学堂的孩子们,早早在暖棚外列队——今天要把暖棚里的幼苗移栽到田里,江南的朋友也会在同一时间动手,这是他们早就约定好的“同步种植日”。
“萧哥哥,按《南北医缘录》里说的,移栽前要给幼苗浇一次透水,对吧?”小巴特尔捧着育苗盘,指尖轻轻碰了碰幼苗的叶片,“我们要把江南的幼苗种在医田东边,草原的幼苗种在西边,这样它们就能‘面对面’长大了!”
萧守疆笑着点头,递过一把小铲子:“记得根部要带土移栽,这样幼苗不容易受伤。对了,去年清理的荷花塘,今天也要把江南寄来的新藕种下去,等夏天就能开更多荷花了。”
孩子们立刻散开行动:一组小心翼翼地搬运幼苗,一组在田垄上挖好土坑,还有人跑到荷塘边,帮萧守疆种下新藕。查干部落的牧民们也赶来帮忙,老阿婆提着篮子,里面装着刚煮好的奶茶:“孩子们歇会儿,喝口奶茶再干,当年沈先生种草药时,我们也是这样帮着忙的。”
同一时间,江南的医田也是一片忙碌。苏清和带着林小满与孩子们,正将草原春雪草的幼苗移栽到新翻的土地里。林小满手里拿着通讯器,实时跟小巴特尔分享进度:“我们己经种了三十株啦!苏先生说,等幼苗扎根了,就给它们施江南的草木灰肥,长得更快!”
通讯器那头传来小巴特尔的笑声:“我们也种了三十株!荷塘的新藕也种好了,萧哥哥说,夏天荷花会比去年开得更艳!”
移栽完幼苗,林小满又带着孩子们去了邻村。去年他们送的春雪草种子,今年己长成半尺高的小苗,老药农拉着林小满的手,递过一包新收的“薄荷籽”:“这是江南的薄荷,能清热解暑,你们带去给北疆的朋友,让他们种在医田旁,夏天就能用薄荷煮茶了。”
林小满小心地收好种子,认真地说:“我们会把种植方法写下来,让草原的朋友也能种好薄荷!”
西月中旬,苏清和带着江南的薄荷籽、荷花养护手册,还有林小满画的“荷草共生图”,如约抵达北疆。刚到医田,就看到春雪草幼苗在田垄里迎风舒展,荷塘里的新藕己冒出嫩绿的芽尖,小巴特尔正蹲在塘边,盯着芽尖看:“小满!你看!新藕发芽了!再过几天就能长叶了!”
林小满立刻跑过去,掏出薄荷籽:“这是江南的薄荷籽,我们一起种在医田旁,夏天就能煮薄荷茶喝了!”
接下来的日子,两地的孩子们每天一起照料幼苗、荷塘和新种的薄荷:白天一起浇水、除草,傍晚坐在同心亭下,听苏清和讲沈清辞与萧惊寒当年如何携手护草药,听老首领说草原与江南的过往情谊。林小满教北疆的孩子画草药生长图,小巴特尔则教江南的孩子唱草原的歌谣,笑声洒满整个医田。
离别的前一天,孩子们在医田旁立了一块新木牌,上面刻着“春归种新,情谊深植;南北同心,岁岁常青”。林小满把薄荷种植手册交给小巴特尔:“明年夏天,我们一起采薄荷煮茶,一起看荷花和春雪草同开!”
小巴特尔则把一包草原的“沙棘籽”递给林小满:“这是草原的沙棘,能做果酱,你种在江南的医田,让江南也有草原的味道!”
苏清和与萧守疆看着孩子们交换种子,在同心亭下翻开《南北医缘录》,共同写下:“春回大地,新绿满田;南北携手,共植情谊。医武同心之约,在幼苗生长间延续,在岁月流转中长青。”
马车渐渐远去,孩子们站在医田旁挥手,春雪草的叶片、荷花的芽尖、薄荷的新苗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回应他们的约定。苏清和与萧守疆知道,这颗“南北同心”的种子,己深深扎根在孩子们心中,会在未来的岁月里,长出更繁茂的枝叶,开出更温暖的花。
(http://www.220book.com/book/MOK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