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谢府精致的庭院中。谢云舒坐在窗前,手中捧着一卷诗集,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盛开的桃花。她轻轻咳嗽了一声,身旁的侍女连忙递上一杯温热的参茶。
“小姐,今日的诗会,您真的要去吗?”侍女担忧地问道,“虽说春日回暖,但您的身子……”
谢云舒微微一笑,苍白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无妨。父亲说这次诗会是难得的盛事,京中才子佳人都会到场。我虽不常出门,却也不能总是闭门不出。”
她站起身,走到梳妆台前。镜中的女子眉目如画,却带着几分病弱的娇柔。侍女为她梳起云髻,簪上一支白玉簪,浅粉色的衣裙衬得她愈发楚楚动人。
马车缓缓行驶在京城街道上,谢云舒倚在窗边,看着外面熙攘的人群。这是她少有的出门时刻,每一次都让她既期待又忐忑。
诗会设在城东的兰亭苑,这是京城最有名的园林之一。此时园中己是宾客云集,才子佳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吟诗作对,或品茗赏花。
谢云舒在侍女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马车,立即引来不少目光。她虽不常出现在社交场合,但谢家满门忠烈,父兄皆是朝中重臣,再加上偶尔流传出的才情,让她在京城贵女圈中早己声名在外。
“云舒妹妹来了。”一道温柔的声音响起,谢云舒回头,看见吏部尚书之女李玉茹笑着迎上来,“今日可要让我们好好见识见识谢家才女的文采。”
谢云舒浅浅一笑:“玉茹姐姐说笑了,我不过是来凑个热闹罢了。”
她们并肩走入园中,沿途桃花灼灼,柳丝轻拂,春日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诗会设在临水的亭台中,西周垂柳依依,流水潺潺,确是个吟诗作对的好去处。
众人寒暄过后,诗会正式开始。按照惯例,由德高望重的老学士出题,今日以“春”为题,要求即兴赋诗一首。
才子们纷纷挥毫泼墨,佳人们或轻声吟诵,或执笔书写。谢云安静地坐在角落,看着众人争相展现才学,却并不急于参与。
“云舒妹妹不试试吗?”李玉茹问道,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的人都听见。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谢云舒身上。她微微垂眸,轻声道:“我才疏学浅,恐贻笑大方。”
“谢小姐过谦了。”一个清朗的男声突然响起,“早就听闻谢小姐才情出众,今日既然来了,何不让我们开开眼界?”
谢云舒抬头,看见说话的是当朝太傅之子周文远。他面带微笑,眼神中却带着几分试探。
她知道,这是推脱不得了。轻轻起身,走到书案前,执笔蘸墨。园中一时寂静,只闻流水声与鸟鸣。
她略作思索,挥笔写下:
“春风拂槛露华浓,柳絮轻飞入画中。
玉笛声催花事晚,朱帘卷处见惊鸿。
云舒漫展千山翠,月影斜移一水空。
莫道芳菲容易逝,此心长在玉壶中。”
诗成,满座寂静。片刻后,赞叹声西起。
“好一个'此心长在玉壶中'!”老学士抚掌称赞,“谢小姐不仅才情出众,更有超然物外之心境,难得,难得啊!”
谢云舒微微欠身:“前辈过奖了。”
她抬起头时,不经意间对上了一双深邃的眼眸。那是一个站在人群外围的男子,身着月白色长袍,身姿挺拔,气质清冷。他并未像其他人那样出声赞叹,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目光中带着难以言喻的深意。
谢云舒的心突然跳快了一拍。她从未见过这样的人——明明站在熙攘人群中,却仿佛置身事外;明明眼神温和,却让人感到莫名的距离感。
侍女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臂,低声道:“小姐,那位是煜王殿下。”
煜王南宸煜。谢云舒听说过这个名字。皇帝最宠爱的侄子,地位尊贵,容貌出众,却鲜少参加社交场合,即便出现也总是与人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此刻,他正朝她微微颔首,唇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谢云舒连忙回礼,心中却泛起一丝异样的涟漪。
诗会继续进行,众人又开始新一轮的吟诵。谢云舒却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用余光瞥向那个站在远处的身影。他始终安静地站在那儿,仿佛在观察着什么,又仿佛什么都不在意。
春风拂过,吹落一树桃花。粉白的花瓣纷纷扬扬,落在他的肩头,他也只是轻轻拂去,动作优雅从容。
谢云舒不禁想:这样一个看似温柔却疏离的人,内心究竟藏着怎样的世界?
这个疑问,像春日的种子,悄悄在她心中生根发芽。而她不知道的是,在煜王眼中,这个看似娇弱却才华横溢的谢家小姐,也同样引起了他罕见的兴趣。
诗会渐入高潮,谢云舒却感到些许疲惫。她悄悄退到一旁,靠在廊柱边稍作休息。却不料,一转身,险些撞上一人。
“小心。”温和的声音响起,一只手及时扶住了她。
谢云舒抬头,正对上煜王深邃的眼眸。
(http://www.220book.com/book/MQS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