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7章 景渊推行新政,遭遇阻力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谋断山河:权臣的心头朱砂痣 http://www.220book.com/book/MR2H/ 章节无错乱精修!
 谋断山河:权臣的心头朱砂痣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谋断山河:权臣的心头朱砂痣最新章节随便看!

旧臣谋反案尘埃落定后,大靖朝堂迎来了难得的平静。萧景渊趁势加快新政推广的步伐,命翰林院将 “均田制”“轻徭薄赋”“吏治整顿” 等新政条款整理成册,发往全国各州府,要求地方官员在三个月内完成政策落地,确保百姓切实受益。然而,新政的推行并未如预期般顺利 —— 在江南、中原等核心地区成效显著的政策,向西北、西南等偏远地区延伸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首份阻力报告来自西北凉州。凉州知府在奏折中写道:“凉州多宗族势力,土地多被当地大族掌控,‘均田制’推行时,大族以‘祖业不可动’为由拒绝交出多余土地,甚至煽动百姓围攻府衙,导致政策难以落地。” 紧随其后,西南益州也传来急报:当地土司以 “新政不符合蛮族习俗” 为由,拒绝按朝廷要求缴纳税赋,还扣押了朝廷派去的税吏,态度强硬。

这些奏折堆放在御书房案上,萧景渊眉头紧锁。他召来谢珩与户部、兵部尚书议事,将奏折推到众人面前:“凉州宗族、益州土司,皆以各种理由阻挠新政,若不妥善解决,恐会引发地方动荡,此前的改革成果也将付诸东流。”

户部尚书面露难色:“陛下,凉州大族掌控当地经济命脉,若强行推行‘均田制’,恐会导致粮食减产;益州土司地处偏远,朝廷对其管控本就薄弱,若派兵镇压,恐会激起更大反抗。” 兵部尚书也附和道:“如今京畿卫戍营需驻守京城,‘镇边军’需防备漠北,暂无多余兵力前往西南、西北,强行出兵恐难兼顾。”

谢珩接过奏折,仔细翻阅后,沉声道:“陛下,臣以为,凉州与益州的情况不同,需区别应对。凉州宗族虽强势,却无兵权,且百姓对‘均田制’本有期待,只是被大族胁迫;益州土司虽有兵权,却也担心与朝廷彻底决裂,扣押税吏更多是试探朝廷态度。”

萧景渊点头,示意谢珩继续说。谢珩接着道:“对凉州,可派钦差前往,携带朝廷赏赐,拉拢部分愿意合作的中小宗族,分化大族势力;同时,公开大族侵占土地的证据,让百姓知晓大族的真面目,争取民心支持。对益州,可派使者与土司谈判,承诺保留其部分自治权,只要按时缴纳税赋、配合新政推行,朝廷便不追究此前扣押税吏之罪;若土司仍顽抗,再从周边州府调兵施压。”

萧景渊采纳了谢珩的建议,当即任命大理寺卿为凉州钦差,前往西北处理宗族阻挠事宜;命西域都护府副都护为益州使者,前往西南与土司谈判。同时,他还命户部拨出专款,用于安抚凉州百姓、赏赐合作的宗族,确保新政推行时有足够的物资支持。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未一帆风顺。凉州钦差抵达后,当地最大的宗族 —— 马家,不仅拒绝合作,还联合其他大族,在钦差驻地外集结数千家丁,谎称 “百姓请愿”,实则威胁钦差停止推行 “均田制”。钦差虽按计划公开了马家侵占土地的证据,却因缺乏兵力保护,百姓虽有不满,却不敢公然反抗大族,新政推行陷入僵局。

益州方面,土司见朝廷使者仅带数十随从,以为朝廷软弱可欺,不仅拒绝谈判,还将使者扣押,放出狠话:“若朝廷再逼,便联合周边蛮族,起兵反了!” 消息传回京城,兵部尚书立刻上奏,请求派兵镇压,却被萧景渊驳回:“此时出兵,正中土司下怀,西南百姓恐会遭殃。需再寻他法。”

谢珩见状,主动请命:“陛下,臣愿前往西北,协助钦差处理凉州宗族事宜;同时,命西域都护府调兵至益州边境,摆出进攻姿态,逼迫土司释放使者、配合新政。” 萧景渊虽担心谢珩辛劳,却也深知此事非他不可,最终应允:“镇北王此去,务必小心,若遇危险,可随时调兵支援。”

谢珩抵达凉州后,并未急于与马家对抗,而是先深入乡村,与百姓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与顾虑。他发现,百姓虽渴望获得土地,却担心得罪马家后遭报复。谢珩当即下令,从周边州府调派五百名士兵,驻守凉州各乡村,保护百姓安全;同时,承诺 “凡配合新政、举报大族违法行为者,可优先获得土地,且免除一年税赋”。

在谢珩的部署下,百姓终于放下顾虑,纷纷举报马家的违法行为。谢珩收集到足够证据后,率领士兵包围马家府邸,以 “勾结旧臣、阻挠新政、欺压百姓” 为由,将马家主事人抓捕归案,依法没收其多余土地,分配给无地百姓。其他大族见马家倒台,又失去百姓支持,纷纷主动交出土地,配合新政推行。凉州的阻力很快被化解,“均田制” 得以顺利落地。

益州方面,西域都护府按谢珩的计划,调兵三万至益州边境,每日操练,摆出随时进攻的姿态。土司见朝廷动真格,又听闻凉州大族的下场,心中恐慌,连忙释放使者,派人前往朝廷求和,承诺按时缴纳税赋、配合新政推行。益州的危机也随之解除。

消息传回京城,萧景渊心中松了口气。他在御书房召见谢珩,看着风尘仆仆的他,眼中满是心疼:“镇北王辛苦,此次若不是你,凉州与益州的新政推行不知要拖延到何时。” 谢珩躬身行礼:“陛下信任,臣不敢懈怠。只是此次经历也让臣明白,新政推行之路漫长,需步步为营,不可急于求成。”

萧景渊点头,神色凝重:“你说得对。往后,新政推行需更加注重地方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不可一刀切。同时,需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确保他们真心推行新政,而非敷衍了事。”

此后,萧景渊根据谢珩的建议,对新政推行策略进行了调整:在偏远地区设立 “新政试点”,先在部分乡村推行,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加强对地方官员的培训,让他们熟悉新政条款与应对阻力的方法;设立 “百姓反馈通道”,让百姓可首接向朝廷反映新政推行中的问题,确保政策能及时调整。

在萧景渊与谢珩的共同努力下,新政的阻力逐渐被化解,西北、西南等偏远地区的 “均田制”“轻徭薄赋” 也逐步落地。百姓获得土地后,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各地粮税收入稳步增长,大靖的统治基础愈发稳固。

这日,萧景渊与谢珩在御花园查看新政推行的统计报表,看到各地粮税增长、百姓满意度提升的数据时,两人相视一笑。萧景渊轻声道:“新政虽遇阻力,却也让我们看清了治理天下的不易。往后,我们还需一同努力,让新政惠及更多百姓。” 谢珩点头,眼中满是坚定:“臣定与陛下并肩,守护这大靖江山,让百姓永远安居乐业。”

夕阳下,两人的身影在御花园的花木间交织,新政推行的阻力虽未完全消失,却让他们更加清楚彼此的心意与共同的使命 —— 以耐心与智慧,逐步化解难题,让大靖的盛世在改革中愈发繁荣。



    (http://www.220book.com/book/MR2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谋断山河:权臣的心头朱砂痣 http://www.220book.com/book/MR2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