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元九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长乐宫偏殿的窗纸上结了层薄霜,窦玥躺在卧榻上,盖着洗得发白的旧棉絮,呼吸己微弱得像风中残烛。
她穿着浅灰色素布寝衣,枯瘦的手搭在床边,连攥紧布帕的力气都没有——长期的抑郁让她气血亏空,一场风寒便彻底击垮了她。
“太后主子,太医令来了!”春桃掀帘进来,声音带着哭腔。
宫廷最高医官提着药箱快步上前,诊脉后却只是摇头,转身对春桃低语:“准备后事吧。”
春桃的哭声传进窦玥耳中,她缓缓睁开眼,示意春桃近前,声音细若蚊蚋:“桃儿,替我……传三句话。”
第一句,“死后简葬,勿用金银,只带我平日缝补的衣物和那卷《尚书》”;
第二句,“向陛下请罪,是我纵容窦氏,差点毁了刘氏江山,愿我的下场能警示后世外戚”;
第三句,“谢清河王每年来看我,若有来生……再不生于权贵之家”。
话落,窦玥的手无力垂下,眼睛永远地闭上了,享年西十一岁。
消息传到未央宫,和帝正在批阅奏折,手中的朱笔顿了顿。
他沉默片刻,吩咐道:“辍朝三日,以太后之礼治丧,召大臣议谥号。”
他没有亲自去长乐宫,只是望着窗外的雪,想起幼时窦玥教他读书的模样,又想起窦氏专权时的压抑,心中五味杂陈——恨过,怨过,可到了最后,只剩一声叹息。
三日后,未央宫议事殿内,大臣们为谥号争论不休。
“窦太后临朝时减免赋税、支持窦宪北击匈奴,解大汉边患,有功于社稷,当取‘德’字!”
“荒谬!她构陷宋、梁二贵,纵容外戚谋逆,害太子被废,何德之有?”
“可她最终认罪,且无篡逆之举,若贬得太狠,恐失皇家体面!”
争论许久,和帝终于开口:“‘章’为先帝庙号,‘德’取其临朝初期行仁政之意,谥‘章德’。”他顿了顿,补充道,“与先帝合葬敬陵,依其遗愿简葬,不封土堆。”
葬礼那日,刘庆穿着玄色素衣的王爵丧服,跪在敬陵前,行稽首礼,额头抵着冰冷的地面,泪水无声落下。
他想起每年来看窦玥时,她坐在织机前的模样,想起她那句“庆儿,是我错了”,心中满是复杂——她是加害母亲的仇人,也是抚养他数年的太后,到最后,只剩一句“一路走好”。
数年后,班固撰写《汉书·皇后纪》,在“章德窦皇后”一栏中,如实记载了窦玥的一生:既写她“临朝定策,北击匈奴,稳定朝局”的功绩,也写她“构陷妃嫔,纵容外戚,权欲熏心”的过错,最终评价道:“有才无德,启东汉外戚专权之祸,功过参半,留待后世评说。”
敬陵的封土在岁月中渐渐与草木相融,就像窦玥的一生,在历史的书页里,一半是光芒,一半是阴影,永远留在了东汉王朝的帷幕之后。
——————
【章德窦皇后档案】
章德皇后(?—97年)窦氏,史佚其名,世称窦章德、章德太后。右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汉章帝的皇后,东汉“六后临朝”中第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光武帝皇后郭圣通的曾外孙女,大司空窦融曾孙女,母为东海王刘彊之女沘阳公主。
本名:窦氏(文中名窦玥)
别名:窦皇后、窦太后、窦章德、章德太后
所处时代:东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右扶风平陵(陕西省咸阳市)
逝世信息:97年10月8日,洛阳南宫
陵墓:敬陵
谥号:章德皇后
主要成就:临朝称制5年,大破北匈奴,击溃西羌、击败贵霜帝国,吞并西域伊吾、车师前国、车师后国、龟兹国、姑墨国、温宿国,将东汉推向鼎盛时期“永元之隆”
家世:
外曾祖母:郭圣通
曾祖父:窦融,官至凉州牧、大司空,封安丰侯。
祖父:窦穆,官至城门校尉。
父亲:窦勋,追封为安成思侯。16
母亲:沘阳公主,光武帝刘秀长子东海恭王刘疆之女。
哥哥:
窦宪,官至大将军,封冠军侯。
弟弟:
窦笃,官至黄门侍郎,封郾侯。
窦景,官至执金吾,封汝阳侯。
窦瑰,官至光禄勋,封夏阳侯。
丈夫:
汉章帝刘炟,东汉第三位皇帝。
世间逢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S3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