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风暴的余波渐渐平息,正如林菲菲所预料的,当新奇感过去,校园生活终究回归了它本来的节奏。萧唐和林菲菲的恋情,从万众瞩目的“连续剧”,变成了同学们习以为常的“背景板”。当然,偶尔还是会有人投来善意的目光或小声议论,但那种被围观的窒息感己然消失。萧唐在李思文的数据报告指导下,成功将自身“憨厚真诚”的特质最大化,偶尔在公共场合的小小失误,也不再是尴尬,反而成了他亲民形象的注脚。
然而,真正的挑战,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即将到来的毕业大戏。
这次毕业大戏,表演系倾注了巨大心血,选定的剧本是一部充满张力和深刻内涵的现代悲剧《追光者》。故事讲述了一群理想主义的年轻人在现实与梦想的夹缝中挣扎、幻灭与追寻的故事。导演是学校特意从国家话剧院请来的著名导演,严苛出了名的郑秋风。
角色分配下来那天,小剧场里气氛凝重。
林菲菲凭借其出色的台词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毫无悬念地拿下了女主角“苏月”——一个在黑暗中坚守微光,最终被现实吞噬的悲情诗人。
金闪闪饰演剧中一个性格泼辣、用夸张掩饰内心脆弱的剧团女演员,角色贴合度很高。
王大壮则意外地拿到了一个沉默寡言,但内心充满爆发力的街头拳手角色,需要大量的肢体语言。
李思文负责剧组的数据分析和舞台效果辅助设计,算是专业对口。
秦羽除了饰演一个优雅而冷漠的富家女配角外,还兼任了服装与化妆指导。
而萧唐,拿到的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角色——男主角“林枫”的挚友“阿默”。这个角色设定复杂:“阿默”表面上是个玩世不恭、插科打诨的喜剧人物,总是用笑话和恶作剧掩盖内心的敏感和痛苦,他是“林枫”梦想道路上唯一的支持者,也是最终因理想破灭而选择自我放逐的关键人物。这个角色要求演员能在极致的欢笑与深沉的悲伤间无缝切换,是典型的“笑中带泪”型角色。
“郑导,”萧唐拿到剧本时,手心都在冒汗,“这个角色……我怕我hold不住他的深度。”
郑秋风导演是个瘦削严肃的中年人,眼神锐利得像鹰。他盯着萧唐,语气没有任何波澜:“萧唐,我看过你在《萤火虫的夏天》里的表现。你有一种天然的、不矫饰的喜感,这是‘阿默’外壳所需要的。但我要的,不是综艺感,而是能刺痛人心的喜剧背后的悲剧内核。你能把你平时那些‘意外’和‘窘迫’,转化成角色内心挣扎的外化表现吗?”
萧唐似懂非懂,但郑导的眼神让他不敢说“不”,只能硬着头皮接下:“我……我尽力!”
排练伊始,萧唐就陷入了巨大的痛苦。
他的“喜感”在郑导看来,过于浮夸和表面。“停!萧唐!你的笑不是‘阿默’的笑!‘阿默’的笑是面具,是盔甲,你的笑只是傻乐!我要看到你笑容背后的空洞!”郑导的咆哮成了排练厅的日常背景音。
更让萧唐崩溃的是角色的悲剧内核。有一场重头戏,“阿默”在得知挚友“林枫”放弃梦想后,独自一人在天台,一边疯狂大笑,一边泪流满面地诉说着内心的绝望。萧唐每次演到这里,要么哭不出来,要么哭得涕泗横流毫无美感,要么就是笑和哭完全脱节,像是两个人在表演。
“情绪!我要的是矛盾交织的情绪!不是简单的又哭又笑!”郑导气得差点把剧本摔了,“萧唐,你的表演太‘干净’了!‘阿默’的灵魂是脏的,是撕裂的!你懂什么叫撕裂吗?”
萧唐被骂得狗血淋头,自信心跌入谷底。晚上,他一个人躲在排练厅,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却总觉得隔靴搔痒,不得要领。林菲菲来看他,看到他疲惫又沮丧的样子,心疼不己。
“萧唐,别着急。”林菲菲递给他一瓶水,“郑导要求高是好事。也许……你可以试试别老想着‘演’。”
“不演怎么办?”萧唐抓狂,“我根本体会不到那种深刻的绝望啊!”
林菲菲想了想,说:“记得我们录节目时,你说过的‘真实’吗?也许你需要找到‘阿默’和你自己内心的连接点。比如,你有没有过那种,用开玩笑来掩饰自己真的很在意、很害怕的时刻?”
林菲菲的话像一道光,照进了萧唐混乱的思绪。他猛地想起,大一刚入学时,因为总是摔跤、表演跟不上,他内心其实非常自卑和焦虑,但他总是用自嘲和夸张的搞笑来掩饰,生怕别人看出他的脆弱。那种感觉,不正是“阿默”用玩世不恭来掩盖理想可能破灭的恐惧的微缩版吗?
“我……我好像有点明白了!”萧唐的眼睛亮了起来。
从那天起,萧唐像变了一个人。他不再机械地背诵台词和设计动作,而是开始写人物小传,揣摩“阿默”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他甚至在生活中也开始下意识地带上了一点“阿默”的影子,比如偶尔会冒出一些带着苦涩意味的冷幽默,或者陷入长时间的沉默。
金闪闪担忧地说:“萧唐是不是入戏太深了?他看星星的眼神都带着‘阿默’式的忧郁了!”
王大壮拍拍胸脯:“俺觉得是好事,练武也讲究人剑合一嘛!”
李思文的数据分析显示:“萧唐近期‘非典型沉默’时长增加35%,‘苦笑’频率上升20%,疑似进入角色深度体验期。”
秦羽观察后点评:“神态细节的确更丰富了,但要注意收放,别真成了戏疯子。”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一次深夜排练。那场正是“阿默”天台独白的戏。萧唐又一次卡壳,情绪始终不到位。郑导难得地没有发火,而是让其他人先休息,单独留下了萧唐。
排练厅里只剩下他们两人和昏暗的灯光。郑导让萧唐坐在舞台边缘,看着他,突然问:“萧唐,你爱表演吗?”
萧唐一愣,点点头。
“怕吗?”郑导又问。
萧唐沉默了。他怕,怕自己永远演不好,怕辜负期望,怕离开学校这个象牙塔后,所谓的梦想不堪一击。
郑导指了指空荡荡的观众席:“你看,那里什么都没有。没有镜头,没有粉丝,没有掌声,甚至可能连未来的观众都没有。只有你和你的角色。告诉我,抛开一切外在的东西,你还想站在这里吗?”
那一刻,萧唐看着漆黑的观众席,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攫住了他。他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磕磕绊绊,想起对未来的迷茫,那种深切的、对热爱之事可能失去的恐惧,与“阿默”对挚友梦想破灭的感同身受,奇迹般地重合了。
他没有回答郑导的问题,而是猛地站起来,重新走回天台布景中央。灯光打在他身上,他抬起头,先是发出一阵低低的、压抑的笑声,那笑声越来越大,越来越癫狂,仿佛要笑尽所有的无奈和荒谬。笑着笑着,眼泪毫无征兆地汹涌而出,不是嚎啕大哭,而是无声的、绝望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他的声音带着笑腔,却又充满了泣音,开始诉说那段独白:
“林枫,你个傻子……我们都他妈是傻子……追什么光?这世上哪有光?只有他妈的无底洞……哈哈……你看我,我还笑呢,我多开心啊……可我他妈的……快疼死了……”
他的表演不再是“演”,而是一种情绪的彻底宣泄和燃烧。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撕裂出来的,那种笑中带泪,悲喜交织的状态,震撼了在场每一个悄悄回来围观的人。连郑导都微微动容,紧抿着嘴唇,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当萧唐力竭般地瘫坐在舞台上,排练厅里一片寂静。过了许久,郑导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过了。”
从那晚起,萧唐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他真正理解了“阿默”,也找到了将自身特质与角色深度融合的方法。他依然会偶尔在排练中因为过于投入而出现一些小“意外”,比如情绪激动时差点从“天台”边缘滑倒,或者与王大壮对戏时因为太投入而真的撞到一起。但这些“意外”不再被视为失误,反而被郑导巧妙地融入表演,成了角色真实感的有机组成部分。萧唐,终于在毕业大戏的高压下,从一个靠本能和运气表演的学生,开始向一个懂得思考和挖掘内心的“演员”蜕变。伙伴们私下里给他取了个新外号——“戏疯子”。
林菲菲将萧唐的蜕变看在眼里,既欣慰又心疼。她知道萧唐正在经历一场重要的成长阵痛。他们的约会地点,更多地变成了排练厅外的长廊、深夜的食堂。常常是两人各自对完词,累得靠在一起就能睡着。但这种为了共同目标奋斗的感觉,让他们的感情在忙碌与压力中愈发坚固。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校园情侣,更是彼此艺术道路上的战友和镜子。
随着排练的深入,整个剧组的磨合也越来越好。金闪闪的泼辣背后演出了心酸,王大壮的沉默中积蓄着力量,秦羽的冷漠下隐藏着无奈,而林菲菲的“苏月”,更是将那种理想主义者的纯粹与脆弱演绎得淋漓尽致,几次排练都让旁观者落泪。
毕业大戏正式演出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海报贴满了校园,宣传语赫然写着:“真实的力量,能否照亮理想的废墟?——《追光者》”。萧唐和林菲菲的名字,并列在海报最显眼的位置。
演出前夜,萧唐又一次失眠了。他站在宿舍窗边,看着远处的灯火,心中充满了对明天的期待与紧张。这时,手机亮了,是林菲菲发来的消息:
“别怕,明天我会在台上看着你。就像你一首看着我一样。”
后面跟着一张照片,是两人在排练厅累得靠在一起睡着时,被李思文偷偷拍下的。
萧唐看着照片,心中突然充满了平静而强大的力量。他回复:
“嗯,明天,我们一起‘追光’。”
他知道,明天的舞台,将是他大学生涯最重要的一次亮相,也是他对过去西年,对表演,对林菲菲,对所有支持他的人的,一次最真诚的交付。戏疯子的诞生,或许意味着告别过去的青涩,但同时也预示着,一个更广阔的表演世界,正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第十九章 完。
戏精之人人笑我太认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戏精之人人笑我太认真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MUL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