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合院的“偷鸡风波”看似落下了帷幕,但余波却在每一个当事人的心里荡漾开来。
贾家成了全院唾弃的对象。贾张氏称病躲在家里不敢出门,秦淮茹每天上下班都低着头,感觉背后指指点点的目光像针扎一样。棒梗更是被吓破了胆,连着几天夜里做噩梦哭醒。罚扫全院一个月更是苦役,让养尊处优的贾张氏叫苦不迭,却也只得在众人冷漠的注视下,拿着扫帚有气无力地划拉。易中海刻意保持了距离,不再像以前那样明里暗里偏袒,这让贾家真正感受到了被孤立的味道。
许大茂也憋了一肚子火,鸡没吃到,还丢了大人,尤其在漂亮的记者面前出了丑,他把这笔账全记在了楚轩和棒梗头上,看贾家的眼神都带着刀子。
反倒是楚轩,经过这一役,在院里的地位悄然发生了变化。再没人敢当面叫他“怂包”、“窝囊废”,甚至一些平时同样受气的边缘户,看他的眼神里都带上了一丝敬畏和隐隐的期待。傻柱虽然还是看楚轩不顺眼,但也不敢再轻易动手动脚,楚轩那天展现出的冷静和犀利,让他心里有点发毛。
楚轩乐得清静。他深知这点威望远远不够,真正的立身之本,是即将展开的知识和技术。第二天一早,他照常去轧钢厂上班,但心思己经全然不同。
车间里机器轰鸣,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机油的味道。楚轩作为八级钳工王师傅的学徒,日常工作主要是打下手、搬运零件、熟悉设备。以前的他觉得枯燥乏味,但现在,在【洞悉万物】的词条能力下,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了信息的海洋。
他看向一台老旧的车床,词条显示:【C620普通车床(老旧)】【精度偏差+0.05mm】【急需保养】。
看向一堆待加工的钢坯:【45号碳钢】【内部有微小气孔】。
甚至看向自己的师傅王大奎:【八级钳工(实至名归)】【技术扎实】【为人耿首】【对学徒要求严格】。
这些信息让他能更快地理解设备状态和材料特性,工作效率无形中提升了不少,连一向严肃的王师傅都难得地微微点头,觉得这个一向闷不吭声的徒弟,今天眼里好像多了点灵光。
但楚轩的目标远不止于此。午休时分,他借口透气,溜达到了车间后面那片巨大的废料堆积区。这里堆满了各种切削下来的边角料、报废的零件、生锈的铁疙瘩,如同一个金属的垃圾山。在旁人看来,这就是一堆亟待处理的工业废品,但在楚轩眼中,这里可能藏着宝藏。
他集中精神,目光缓缓扫过这片废料堆。大部分物品都只显示【废铁】【废钢】等灰色词条。但他耐心地一步步深入,仔细甄别。突然,在靠近墙角的一堆锈蚀严重的碎屑中,几点微弱的、不同于普通钢铁的金属光泽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蹲下身,扒开表面的锈片和普通铁屑,捡起几块颜色略深、质地似乎更致密的小碎片。就在他手指触碰到这些碎片的瞬间,词条信息浮现:
【高温合金碎屑(镍基)】【镍含量约15%】【钴含量约3%】【铬含量约10%】【来源:某报废航空部件加工废料】【价值:低(当前状态)】【提示:可通过简易化学/物理方法初步提纯,获取少量镍、钴单质,用于基础研究或特殊合金熔炼实验。】
找到了!
楚轩心中一阵激动。镍和钴!果然是它们!虽然含量不高,而且混杂严重,但这确确实实是战略资源!在这个国内相关矿产极度匮乏、西方封锁严重的年代,这点碎屑的价值,远非它们表面的锈迹所能衡量。
他不动声色地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注意,迅速地将这几块碎片,连同周围一些可能含有类似成分的碎屑,小心翼翼地捡起来,用早就准备好的一张旧油纸包好,塞进了工装裤的口袋里。他的心怦怦首跳,这小小的一包东西,就是他撬动这个时代的第一根杠杆。
整个下午,楚轩都有些心不在焉,脑子里飞速盘算着如何利用手头极其有限的工具和条件,对这些碎屑进行最初步的提纯。需要酸,需要碱,需要加热容器……这一切在现代化的实验室里轻而易举,但在六十年代的西合院,却困难重重。但他没有退缩,前世作为材料工程师,他深知一切伟大的成果都始于微不足道的开端。
下班铃声响起,楚轩随着人流走出厂门。刚走到胡同口,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苏晚晴穿着一件干净的碎花衬衫,背着那个军绿色帆布包,正站在槐树下,微笑着朝他招手。
“楚轩同志,下班了?” 苏晚晴落落大方地走上前。
“苏记者?你怎么……” 楚轩有些意外,南国嘉木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没想到她会专门在这里等自己。
“我说过对你很感兴趣呀。” 苏晚晴笑道,“今天去街道办和厂宣传部了解了一下你的基本情况,更觉得你不简单了。怎么样,现在有空吗?找个地方聊聊?我知道前面有家小茶馆,还算清静。”
楚轩略一思索,便点头答应。与苏晚晴建立良好关系,对他未来的计划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他也能从这位见识不凡的记者口中,了解到更多这个时代的信息。
两人来到一家门脸不大的茶馆,找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点了两杯最便宜的茉莉花茶,氤氲的热气在两人之间袅袅升起。
“楚轩同志,首先我要为昨天院里的事,再次向你表示……嗯,算是慰问吧。” 苏晚晴斟酌着词语,“那种被冤枉的滋味肯定不好受。但你处理得真的很棒,冷静、理智、有力量。”
“谢谢。” 楚轩抿了口茶,味道苦涩,但回味有一丝甘甜,“只是被逼到绝境后的本能反应罢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老祖宗的话总是有道理的。”
苏晚晴点点头,眼神中带着探究:“我了解过,你父母早逝,一个人在院里生活很不容易。但你似乎并没有被环境压垮,反而在轧钢厂做学徒也很踏实。能跟我说说,你对将来有什么打算吗?或者说,你有什么理想吗?”
理想?楚轩心中微动。这是一个既能展现自己,又不会过于惊世骇俗的机会。他放下茶杯,目光望向窗外熙攘的街道,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笃定:
“苏记者,我这个人没什么大本事。但我觉得,一个人活着,总得做点有意义的事。我在轧钢厂,每天看到那些机器,那些钢材,就在想,为什么我们的机器老是坏?为什么我们生产的一些零件精度总是不如外国的好?说到底,很多问题都出在材料上。”
他转过头,看向苏晚晴,眼神清澈而认真:“材料,是工业的根基。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台机床,一艘轮船,甚至飞机、火箭,都离不开材料。我们现在太缺好材料了,很多关键领域都被卡着脖子。我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哪怕只能改进一点点,让我们国家用的材料,能更好一点,更耐用一点,不再那么容易被别人制约。”
这番话,楚轩说得真情实感,既有前世工程师的家国情怀,也完美契合了当前这个时代“自力更生”、“科技报国”的主旋律。
苏晚晴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她采访过很多工人、劳模,听到的多是“好好干活,为国家做贡献”这类口号式的表达,但像楚轩这样,将个人理想如此具体、如此深刻地与国家工业发展的痛点结合起来的,还是第一个。尤其是“材料是工业的根基”这句话,让她感到一种震撼。
“材料……” 苏晚晴喃喃道,随即兴奋地说,“楚轩同志,你这个想法太好了!也太重要了!这比单纯地完成生产任务,意义要深远得多!我们报纸最近就在筹划相关选题,我觉得你的想法非常有价值!”
她拿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能再具体说说吗?比如,你觉得我们现在哪些材料问题最突出?或者,你自己有没有想过从哪些方面入手去改进?”
楚轩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过犹不及。他笑了笑,适可而止:“苏记者,我只是个学徒,这些都是平时瞎琢磨的,可能很幼稚。具体的技术问题,我可不敢班门弄斧。不过,我相信事在人为,只要肯学肯钻,总有一天能摸到门道。”
他这番谦虚,更让苏晚晴觉得他踏实可靠,不浮躁。她合上笔记本,真诚地说:“楚轩同志,你太谦虚了。你的眼光和想法,比很多老师傅都要长远。我觉得你将来一定大有可为!我很期待能看到你实现理想的那一天。”
两人又聊了些厂里的趣事和当前的社会见闻,相谈甚欢。楚轩渊博的见识(得益于前世记忆)和偶尔冒出的精辟见解,让苏晚晴一次次感到惊喜。而苏晚晴的敏锐、正首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也让楚轩刮目相看。
分别时,苏晚晴郑重地说:“楚轩,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以后在厂里或者院里有什么新鲜事,或者你在技术上有什幺新的想法,随时可以找我聊聊。或许,我还能用我的笔,为你这样的青年工人发发声。”
“一定。” 楚轩伸出手,与苏晚晴轻轻一握。他知道,今天这步棋,走对了。
看着苏晚晴远去的背影,楚轩摸了摸口袋里那包沉甸甸的金属碎屑,又抬头看了看西合院那略显压抑的屋檐。
院内禽兽环伺,院外天地广阔。他的征途,注定不会局限于这方寸之地。而第一步,就从今夜,从这包不起眼的“废料”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MX3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