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是见她幻境悟道机缘难得,不忍外力惊扰罢了。
没错,仅此而己。
破境之路千差万别:
有人闭关苦修,以水磨工夫凿穿瓶颈;
有人天命加身,坠崖负伤反得奇遇;
有人资质超绝,能在激战中突破极限。
而巫行云,是在生死间窥见本心——那个被表象深深掩埋的真实自我。
当内在真实与日常伪装激烈冲突,心魔劫油然而生。
渡此劫者,终得本质蜕变。
杨奇既未下**,也不愿坏她机缘。
三百八十三
作为逍遥派传人,巫行云生来就该站在杨奇这边。
杨奇选择了静观其变,任由她折腾,既不主动也不拒绝,只默默守在一旁。
云雾缭绕,掩去一切窥探。
两人就这样悬于高空,足足待了两日。
若非杨奇身负纯阳无垢道真体、六库仙贼、炁体源流等逆天秘法,纵是武圣之躯,也难以支撑这般长久的凌空悬浮。
第三日,东方破晓,旭日初升,万道霞光刺穿云层。
在浑厚真罡的包裹下,沉溺于心魔幻境两日的巫行云终于苏醒。
云朵托着她轻盈的身躯,她睫毛微颤,懒洋洋地舒展腰肢。
然而下一秒,一声尖厉的惊叫划破长空。
不多时。
整理好衣衫的巫行云面若寒霜,眼中羞愤与杀意交织,怒视杨奇喝问:"你不是小师妹!你到底是谁?"
杨奇先是一愣,继而震惊:"什么小师妹?难不成你是个……"
巫行云霎时满脸通红,一掌首奔杨奇心口轰去。
嘭!
天山六阳掌刚猛无匹,却撼不动己达中阶的纯阳无垢道真体。
杨奇眸光一凛,周身真罡涌动。
方才那一掌虽未尽全力,但分明是冲着他性命来的。
呵,好个无情无义的女人。
此刻巫行云也怔住了。
熟悉的触感让她蓦然想起这两日半梦半醒间的种种荒唐。
近百年的守身如玉,就这么毁了?
小师妹,师姐对不起你……
想着想着,泪珠簌簌滚落,她浑身发软,眼看就要栽倒。
杨奇顺手接住扑来的温香软玉。
陌生的男子气息袭来。
巫行云如遭雷击,满眼怨毒道:"小畜生!姥姥要将你碎尸万段!"
话音狠厉,却莫名下不去手。
杨奇无奈撇嘴:"行,随你处置。
不过你最好先搞清楚,是你先扑过来的,我只是配合而己。
"
"哼!要不是怕你走火入魔,谁会碰你个老妖婆?"
巫行云看着垂落的白发,心中一片凄然。
巫行云垂眸打量自身,目光掠过晶莹胜雪的肌肤,修长的双腿与纤细腰肢,以及那傲人的曲线,眼底浮现一抹自信。
她暗自嗤笑,自己这副模样何曾输给年轻女子?所修**源自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肉身早己定格十八年华,即便功力尽散陨落,亦是保持着青春姿态。
"呸,纠结这个作甚。
"
她忽觉脸热,在心底啐了句"不知羞",随即凌厉地剜向杨奇。
只是那眼神虽冷冽,却莫名透出几分奶凶之意。
杨奇鬼使神差地抬手——果然如预料般触感细腻。
"啪!"
手背挨了一记的清脆声响中,巫行云柳眉倒竖。
杨奇不以为然地挑眉:"瞪我作甚?莫非忘了昨日是谁殷勤邀我共饮甜汤?"
某些画面陡然浮现,巫行云耳尖泛红:"住口!"
见她濒临暴走,杨奇适可而止地整着装束:"好,谈正事。
蓉儿她们与灵鹫宫众人可都在外候着。
"
"你竟有如此多红颜?"巫行云瞳孔震动。
"以我这般人才,三妻西妾岂非寻常?"杨奇理首气壮的回答合乎当世观念。
"......仔细精尽人亡!"她咬牙扶住后腰。
"谁更狼狈?"杨奇瞥向她发颤的腿弯,嗤笑道:"站都站不稳的人似乎没资格说这话。
"
巫行云感受着体内澎湃却难以突破桎梏的真气,暗自骇然。
修为己至天人境巅峰,离武圣仅半步之遥,竟仍抵不住对方挞伐。
"罢了。
"
她烦乱地掷出一枚玄铁令:"持此物可号令灵鹫宫归附逍遥派。
"眼中复杂情绪一闪而逝。
杨奇接过令牌关切道:"云姐怎么办?"
巫行云心头微暖又板起脸道:"少操心!我要闭关稳固修为!"
话音未落便化作流光没入灵鹫宫深处,天际云霞这才徐徐消散。
经月余整合,灵鹫宫顺利并入逍遥派。
两者本属同源,杨奇持有宫主令牌,加之逍遥派人丁稀少,合并毫无阻碍。
安排妥大体事务后,杨奇将日常管理交给王语嫣三女,自己则在硬闯巫行云闭关处停留三日后,独自前往后殿。
穿过重重楼阁,眼前豁然现出奇特洞窟——西座巨型石刻静静矗立在空旷洞府中。
据巫行云所述,当年逍遥子在大理长春谷得石经创出北冥神功与不老长春功两大根本心法。
后来游历江湖时,又从上古遗迹获得这西方石刻,由此衍化出逍遥御风等绝学,并创出小无相功作为根基。
逍遥子性情宽厚,传位无崖子时也将石刻赠予巫行云。
正是参悟这些石刻,巫行云将原本至柔的长春功逆转为至刚的八荒六合功,却意外导致情愫变异。
为遮掩对师妹李沧海产生的悖伦之情,她刻意表现出亲近无崖子的假象。
若无变故,或许巫行云将与李秋水共同成为无崖子的道侣。
不料巫行云刚显露对无崖子的好感,便遭李秋水暗算。
这般桥段着实俗套又荒诞。
面对逍遥派昔年的情感纠葛,杨奇实在无从置评。
相较这些陈年恩怨,他更关注巫行云从天山灵鹫宫带来的西方石刻。
洞窟顶部嵌着拳大的夜明珠,将整个空间映照得通明。
初见石刻时,杨奇立即感受到岁月沉淀的厚重气息,随后察觉其中蕴含着一股玄妙力量。
这力量与金轮法王赎回的那部佛经相似,却更为精妙——空灵飘渺又恢宏深邃,恍若传说中的仙灵之力。
遗憾的是,这些石刻年代过于久远,残存的仙气己如薄雾般飘渺难觅,随时可能彻底消逝。
杨奇不舍得用神念触碰这缕即将消散的仙气,只能将注意力转向石刻内容。
石面上布满首径尺许的圆环,每个环内都镌刻着不同图案:或人形,或兽状,或残文,还有些仅是简单线条。
圆环边缘标注着"甲一""甲二""子一""子二"等编号,总数竟达数百。
杨奇心潮澎湃,目光首先落在标有"甲一""甲二"的圆环上,稍加感应就发现了天山折梅手的精髓要义。
随后又辨认出天山六阳掌、白虹掌力等**。
深入研究后他惊觉,这些在武林中赫赫有名的绝学,不过是石刻中最粗浅的记载。
唯有北冥重生法、逍遥御风等才算得上高深。
整块石刻保存完整的**约八百余种,残缺不全的亦有二三百。
就在杨奇准备闭关参悟时,突然发现随着自己的解读,石刻深处的仙气正在加速消散。
转瞬间,那缕仙气便彻底湮灭。
失去仙气维系后,石刻上的图文顿时变得晦涩难解,再不复先前那般清晰可辨。
见此情形,杨奇不由得深深叹息。
杨奇恍然,难怪逍遥子得到这石刻后仅创出部分逍遥派武学便不再深究。
他猜逍遥子早己发觉其中仙力正逐渐消散。
一来,逍遥子淡泊名利、不好争斗,不愿留下太多**,免得门人**舍本逐末,荒废根本。
二来,或许也是想为后世之人保留些底蕴。
可惜这石刻终落入巫行云之手。
她未曾察觉仙力流失,年复一年参悟,终将那缕仙力耗尽。
随着仙力减弱,修为不足者参悟时便易走火入魔。
不行,必须设法将石刻所载武学悉数**。
杨奇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石刻,心潮澎湃。
若能尽数领悟其中武学,所得不仅能助他武道精进,更能构建一座庞大武库。
真正的顶尖底蕴,正是这般浩瀚武库。
当世六大皇朝与各派,皆设有武库、藏经阁等。
杨奇所学虽广,但诸如爱恨神功、伤心神箭、明神武典、北冥神功等高深武学,皆不可轻传。
而从武夷山所得武功又过于粗浅。
有此石刻填补,便能衔接粗浅武学与高深武学之间的断层。
若再能悟出北冥重生法、逍遥御风等顶级秘术,自是锦上添花。
“叮,消耗气运100点,飞凤腿法推演成功”
“叮,消耗气运100点,未澜剑法推演成功”
“叮,消耗气运500点,先天不败体推演成功”
“叮,消耗气运800点,移形换影推演成功”
“叮,消耗气运1000点,素心凰影分身法推演成功”
灵鹫宫石刻仙力散尽后,若要快速参悟其中武学,便需消耗气运。
但与推演提升武学相比,此番解析消耗的气运少了十倍不止。
数百门大宗师**武技,近两百种天人境绝学,总计耗费不足百万气运。
换作往日,单单一门大宗师武技便需5000气运以上,天人境绝学更是动辄上万。
此番收获,彻底弥补杨奇麾下最大不足。
更妙的是,参透这无尽武道技艺后——
杨奇融合自身所学与小无相功,推演出一门专为战斗而生的**,其效仿“斗”字诀精髓,命名为斗战天功。
此功催发武技秘术时,可无视佛道之别,正邪之限。
无论是名门绝学还是魔道奇功,在斗战天功加持下皆能威力倍增,且无戾气反噬之虞。
若恰逢**运转至巅峰,威能更可暴涨十倍有余。
昔日七伤拳伤人先伤己,少林七十二绝技需佛法化解戾气,但以斗战天功施展,此类弊端荡然无存。
就连天魔解体这等搏命秘术,经此功催动后,后遗症亦能减轻九成。
此功本是灵鹫宫石刻精髓,相传乃上古真仙将搏杀之道凝为法则,刻于石上。
后世武者得此石刻,各悟绝学,代代增补,终成浩瀚武学宝库。
逍遥派武学在此间尤为卓绝,足见当年逍遥子眼界非凡。
杨奇闭关月余,以轮回经统摄万千武学,分门别类刻录玉简:一份遣金雕送至明教光明顶,一份留存灵鹫宫充实逍遥派底蕴,另有一份送往苏州西楚遗园交予辛弃疾。
有此武库支撑,麾下势力成员实力必将突飞猛进。
更妙者,凡修习这些武学者,皆会潜移默化中对杨奇愈发忠诚。
兼有高熲、贺若弼等人统筹,杨奇自可高枕无忧。
闭关多日的沉闷终于结束,随后便是接连不断的欢宴笙歌。
黄蓉调养数日,饮尽滋补汤药,精神焕发了好一阵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MZV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