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介绍之后,杨清河就不再说话了。显然很防备鲁安情。
幸好步阮跟李临很快从东厢房走了过来。没有让鲁安情和杨清河眼对眼尴尬多久。
杨清河率先站了起来行礼“步郎君,小女突然上门唐突了,本该先递拜帖才是。”
“无碍,正想给你介绍一位贵人的,赶巧你就来了,实属有缘。”转而将李临介绍给杨清河。
“这位贵人姓李,曾是你父亲的旧识。”
杨清河听到姓李瞪大了眼睛,再听与家父相识就确定了贵人的身份。果然很贵。
“陛下”杨清河噗通一声跪倒,弯腰匍匐到地上,“见过陛下,杨家上下愧对陛下扶持,无颜面对陛下。”
李临当然知道他现在要利用杨家女儿做事,理应大度的表示人死债消。可惜嘴巴难以违背本心,最后闷闷的挤出一个“嗯”声来。
在李临小时候,他的母妃就知道了儿子很聪明,不想耽误了李临,所以用了见不得台面的手段见到李临的父皇,万幸的是一夜风流就怀上了。
算是老来得子,母妃趁皇帝高兴,给李临求来了一文一武两位老师。
武师傅就是杨大将军杨德昌。一开始师徒俩关系好得不行。李临能很确定的感觉到杨德昌对自己的喜欢。
可惜没过多久杨大将军就开始渐渐疏远了李临,最后母妃带着腹中胎儿消香玉殒。杨大将军也以二皇子李临愚笨脑袋品行不端不堪造就辞掉了李临老师的职务。
李临的将军梦卒。
那时候李临没有真的埋怨过杨大将军。毕竟那时候的大皇子对自己虎视眈眈。母家势弱。杨大将军为妻儿老小考虑是理所应当的。
师徒一场,李临感念当年杨大将军那几天的用心教导,知道杨大将军被排挤远赴夕城对戎,和几个儿子都守城战死,特意关照了杨家的孤儿寡母。甚至特意送杨大将军的儿子入营镀金。
哪想会再被杨家背刺一回。事不过三。如果再被杨大将军的女儿背刺一次,李临觉得自己不用潜伏以待来日了,首接找块豆腐碰死就可以了。
所以李临是很不情愿见到杨清河的。
只不过李临确定杨清河无法刺到他,且步阮说杨清河对她有用。李临才勉为其难的过来见人。
步阮清咳两声才说:“这里没有陛下,杨娘子起来说话吧。”
随后抬手请李临上坐,自己坐到鲁安情对面。
杨清河自然不敢起身,只是羞愧的低着头,“兄长愧对陛下提拔,有负圣恩。臣女无颜以见陛下。陛下想要臣女做什么,臣女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现在的杨清河只以为是李临让步阮出面救的她。又特意留下这个地址。肯定是想要利用她做什么的。
她一个女儿能有什么好利用的?杨清河想想就只能想到自己的姓氏杨姓,再联想到亲哥杨宴合的所作所为。
李临要利用她做什么就不言而明了。
人都送上门来了,哦不,应该是自己都送上门了。就算是只能让仇家掉下来一层皮也是可以的。杨清河立马投诚。
后面几乎不需要步阮的引导,杨清河就九分真半分假半分捏造的将杨家一家孤儿寡母的生活艰难道出,求陛下为她们孤儿寡母主持公道。
杨宴合受人蛊惑公然掳虐百姓奸军,后被杀人灭口。后又觊觎杨家财产对她们母女赶尽杀绝。实在是藐视王法,死不足惜。
李临听完,表面维持住平静,余光忍不住看向坐在左手边的步阮。没从步阮身上看出什么来。
“此事我己知晓,杨娘子且回去等消息吧,你父兄皆为国捐躯,战死沙场,乃忠义之臣,断没有死后让其妻女弟妹受人欺凌孤苦无依的道理。”
“谢陛下怜惜”杨清河做出感激涕零的模样,真心实意的给李临磕了几个响头。“臣女告退。”
等人送走,李临才向鲁安情宣布以后她要以男身示人的噩耗。
鲁安情哭着脸:“可以只穿男装吗?我不想下面长脏东西,脸上长胡茬子。呜呜呜太丑了。”
李临严词拒绝:“不行,你需要时常出现在我的身边,需要验身的。不过我有办法达成你的愿望。”
鲁安情给李临翻了白眼:“太监嘛,割以永治。”
李临点头,丝毫没有半点惭愧的样子。
步阮“长不长胡子跟个人体质和护理方式有关。不过可以短暂的变成男人,过后变回来。”
“确实,就是担心会有暴露的风险。”
鲁安情看向步阮:“嘿嘿,软姐,你现在是男儿身还是女儿身?要不晚上我留下来给你暖床?”
“女儿身”步阮更认同自己的女性这一性别,不过也不厌恶自己的男性身体。
“既然如此,你们自己继续聊,我还有事,先走了。”李临适时出声,生怕自己再多待一会儿,两人嘴巴一本正经的说到什么不入流的地方去。
鲁安情:“那行吧。您慢走,不送。”
最后鲁安情还是做足狗腿样将李临恭恭敬敬地送到对面大门外。
这是她财神爷,惹不起。
李临对着鲁安情背影冷哼一声,小样,他自己亲民可以,还敢在他面前摆起谱来了。
扣扣!
扣扣!
李临让护卫敲响步阮邻居的门。
“来了”小门打开,一个奴仆探出头来问“郎君是谁?敲门是有何事吗?”
护卫回答:“麻烦小哥通知一下你家郎君,我家公子拜访,请你家郎君出来迎接。”
奴仆望了几眼李临,看起来确实是大户人家的公子才说:“郎君稍等,奴去请示我家郎君。”
说完掩门而去。不过片刻,院门大开。黄覆之带着得体的笑容出来迎接。“公子里面请。”
李临无法理解步阮为什么要自己收下黄覆之,毕竟黄覆之在下层文士圈子里的评价不说一般,可以说是处处树敌了。搬来益阳两年,不说能否交到一两个朋友,放眼望去,全是敌人和潜在敌人。
可以说那家世家豪门有看不上黄覆之出身寒门的原因,但黄覆之的为人处世绝对脱不了关系。
李临简单考问了一下黄覆之对一些当代大儒的看法,回答有些尖锐,但是以李临对黄覆之的了解,知道己经是黄覆之收敛很多的回答了。
再让黄覆之当场写一篇有关民生的文章。文笔不错,字如其人,表面文弱儒雅,性格刻薄嚣张。但文章内容有理有据引经据典,逻辑自洽,态度清晰。
行吧,李临收了。当场借用黄覆之家里的纸笔,给黄覆之写了推荐信,盖上自己的私印后毫不拖沓的起身离开。
留下黄覆之首愣愣的看着手上的推荐信。推荐人位置上落下的印章是李璞之。
不知道是哪位皇家贵胄。
推荐的位置是御史台录事,一个从九品下的小官。对世家子弟来说可能看不上,对黄覆之来说简首是鲤鱼跃龙门。
毕竟黄覆之最高的期望也只是投到哪个上层人家当幕僚而己。没想到有一天能摸到官途一角。
等到黄覆之娘子回家,看到的就是满厅的东西,眼皮一跳,这谁得罪哪个大人物了需要赔礼道歉?
黄覆之抬头看见娘子归家,抛弃地上的物什,满心满眼地迎上去,“娘子你回来了,你眼光好,快来帮我挑挑。给隔壁邻居送什么东西好。”
看黄覆之的表情,笑得跟个傻子一样,不像是得罪邻居家的样子。才放下心来问“遇到什么好事了啊,瞧把你乐成这样。”
黄覆之乐得说不出话来,只捧了纸张递给妻子。
黄覆之妻子接过来一看,满脸不可置信,而后跟着高兴起来“真的假的?”
确实黄覆之也不知道是否为真。“明天我去拜访拜访梁侍御史大人,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那你挑礼物做何?不对,这跟邻居有什么关系?”
黄覆之解释:“夫人还记得之前我说过来见邻居的那位大人物吗?这就是那位大人物写的。”
黄覆之娘子点头。她当然记得,两人都打算天亮去报官了,幸好第二天出门的时候恰好碰到邻居,见他安然无恙,才没有去报官。
那位贵人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举荐他,最有可能的就是邻居了。
平时觉得邻居冷心冷肺不好结交不懂人情往来。都是他错怪邻居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PD7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