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书翰先去的长公主府。
使臣如今还在宫宴上,等晚些他再去驿馆找张大人问清楚,如今最紧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能叫长公主听到不该听到的消息,影响心情。
他如今常住在长公主府上,想着时时刻刻都能陪在长公主身边,因着萧毓的怀相还挺好的,头三个月除了有些嗜睡,并无其他不适的地方。他心里头也安心了些。
这几日萧毓的胃口渐渐开了,精神也好很多了,秦书翰很开心。如今萧毓的肚子还什么都看不出来,萧毓看起来也还是身量纤纤,但只要一想到萧毓的肚子里有一个独属于他们二人的小生命,他的嘴角压都压不住。
秦书翰到长公主的院子时,萧毓午睡刚起,正在偏厅梳妆。萧毓见他进来,还有些奇怪:“宫里的重阳宴散得这样早吗?”
秦书翰一边走进去,一边回答道:“那宫宴没甚意思,我就先回来了。”说话间走到了萧毓身后,伸手拿过澄心手里的簪子给她簪上,澄心识趣地退到一边。
秦书翰看了看镜子中的萧毓,蛾眉螓首,眼波流转,皓齿朱唇,面若桃花,由衷夸赞道:“姐姐真美。”
萧毓从镜中看了他一眼,有些疑惑,这没头没尾的。
秦书翰笑笑,也没解释,只说道:“我有事同姐姐说,能否让她们都下去?”
萧毓不疑有他,挥了挥手叫房间里侍立的宫人都下去了。
秦书翰等人都下去了,上前一步来到萧毓身侧蹲下,从怀里掏出张大人带来的那张诏书,放在她膝头,仰着头看着萧毓说道:“我这里有两件事要同姐姐说,这头一件就是这个,姐姐先看看。”
萧毓一眼看到明黄的诏书,但又不是大盛的规制,就猜到是魏国使臣带来的,想着大约是召秦书翰回魏国的诏书,也没多问,拿起来就看了,却原来是册封秦书翰为太子的诏书,这还真是出乎萧毓的意料。
萧毓点了点诏书,抬眼看向秦书翰,说道:“说说。”
秦书翰自嘲一笑,避重就轻道:“大约是我那好父皇终于想起了我的好,想要弥补我了吧!”
萧毓不语,只看着他。
秦书翰也回望着萧毓,没一会儿就心虚地别开目光。
萧毓叹了口气道:“子规,你从何时开始布局的?”
秦书翰有些心慌,他怕长公主认定他心机深沉而不要他,他一把抱住萧毓的腿,偏头呐呐道:
“姐姐你莫要生气……”
“一定很不容易吧!”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
秦书翰愣住了,他抬头不可置信地看向萧毓,却只见她满眼疼惜,伸手摸了摸他的脸道:“这些年,我竟丝毫没有察觉,看来是我对你不够关心了。一定很累吧?”
秦书翰的眼眶霎时红了,他把脸往萧毓的手上送了送,就着她的手摇头道:“不,不累,我,我高兴……”
萧毓安慰道:“高兴便好,只要你高兴,那这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秦书翰点点头,静静地在萧毓膝头趴了一会儿。
萧毓摸着他的头发,心里想起了几个月前在秦宅看到的魏王的书信,想着大约是魏王给秦书翰找的岳家足够强大,抑或是秦书翰给自己找的岳家足够强大,能让他这么个在他国做质子的皇子回去承继太子之位。
方才他说有两件事,想来这第二件事就是说与那女子的婚事了。
好歹跟了自己西年了,大约他是想给自己一个解释吧!
其实大可不必,当年他也是个可怜人儿,与自己,也只是一场意外。
后来纠缠西年,无非是这孩子,心善……
如今他有更好的前程了,自己怎么可能做那拦路石呢?
无论如何,这对秦书翰来说是好事,她该为他高兴的。
萧毓思索一瞬便定下心来,将秦书翰扶起来道:“既然做了太子,就要有一国太子的样子。快些起来,像什么样子。”
秦书翰嘿嘿笑着,哪能真让萧毓扶他,顺着萧毓的力道自己站起来,扶着萧毓走到桌前坐下,秦书翰抬手给萧毓和自己各倒了一杯茶,放下茶壶,刚准备坐下说第二件事,就听见萧毓开口问道,“准备何时启程回魏国?”
秦书翰一边坐下,一边答道:“最迟十五前要启程,册封前还要做些准备。”
萧毓点了点头,捧着茶盏道:“时间有些紧,无碍,我叫人给你准备些土仪,好歹在大盛待了十年,总要带些大盛的东西,回去好送人。”
秦书翰不疑有他,点头应是,开口道:“姐姐,这第二件事……”
萧毓抬手阻止道:“你若是想说你的婚事,大可不必同我说这些。”
秦书翰不解道:“不同姐姐说这些,我同哪个成婚去?”
说完反应过来,拉过萧毓的手急急问道,“姐姐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会?明明在庄子上的时候姐姐说过会给我名分的,姐姐是想赖账吗?!”
萧毓愣怔一瞬:“我何时……”说着像是想到了什么,想抽出手来拍拍秦书翰,但秦书翰握得太紧,这手抽不出来,只得问道,“是我轻率了,你先说说你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秦书翰知道萧毓是真误会了什么了,但他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这会儿又怕说朝臣误会他要求娶安昭的事让萧毓误会更深,支支吾吾的,萧毓看他这个不爽快的样子,冷笑一声道:“看来不是我误会了啊,你若是没什么可说的,就请回去吧,魏国太子殿下!”
秦书翰听萧毓这么叫自己,心下更是慌了,伸手将坐在锦凳上的萧毓一把抱起,放在自己膝上,双手拦住她的腰,定定地看着萧毓道:“姐姐莫要生气,气大伤身,听我解释。其实也没什么,之前与那魏王通信时,我与他说过要求娶姐姐为妻,那使臣来的时候我也同他说了,让他代魏国太子向圣上求娶大盛长公主为妻,结果那老使臣不知是耳聋还是糊涂,今日在重阳宴上只提了求娶大盛公主为妻,倒叫文武百官误会魏国求娶的是安昭。我如今身份还未过明路,无法在百官面前向圣上解释,只等使臣回驿馆,再去寻他。只是我怕姐姐听到什么不该听的,故先来长公主府上与姐姐解释一二。”
(http://www.220book.com/book/PWJ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