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55章 抢占舆论阵地

小说: 我有一鼎炼妖壶   作者:笔下龙蛇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有一鼎炼妖壶 http://www.220book.com/book/QBO2/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笔下龙蛇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东武城的夏天有些燥热。

连续半个月没有降下哪怕一滴雨,让东武城内的空气似乎都已经凝固。

天空呈现的是一种病态的、褪色的蓝,像是一张被反复漂洗的旧布,蒙在整座东武城的头顶上,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几缕稀薄的的灰絮,孤零零的悬在天边,一动不动的仿佛也被这无边的酷热钉死。

路面被晒得滚烫,浮土踩上去,会扬起细小的烟尘,带着一股焦干的土腥味。

街市上行人稀疏,偶有了无生气的挑夫挑着担子经过。

他们的粗布衣衫在后背洇出深色的汗渍,紧贴着皮肤。

每个人都微张着嘴,喘息着,渴望获取一点流动的空气,但吸入肺里的,只有灼热的气浪。

街边小贩的叫卖声有气无力,像断了根的浮萍。

茶摊的生意倒是好了几分,但那大碗茶喝下去,转眼就又化作黏腻的汗水冒出来。

家家户户门窗大开,却感觉不到一丝的风,狗趴在门廊下的石板上,舌头伸得老长,腹部剧烈地起伏着。

每到夏天,东武城都会变成这样一副半死不活的景象,只是以往的夏天时不时总会有些雨水下来,让酷热的天气稍稍降降温。

可神龙二年的这个夏天,老天爷却像是要将东武城烤化了一般,甚至有乞丐在街边被热死,尸体哪怕很快就被发现,也由于温度的原因而迅速腐败、散发臭味。

城里的人多少还能好过一些,城外的农户们才是真的满心绝望。

然而靠天吃饭就是这样,风调雨顺的年景总是稀少的,天灾人祸才是永恒的主体。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不懂什么大道理,对于他们生活的艰难,也只会将缘由归咎于自身。

就在这酷热难耐的日子里,东武城内的各种酒肆、戏楼却依旧生意火爆。

因为自从报纸发行以来,东武城里所有的酒肆、戏楼,便都安排了说书先生驻场,每当最新一期的报纸送到,说书先生便会用最快的时间,熟悉报纸上撰写的最新一期斗破苍穹的故事,然后在酒肆、戏楼里开讲。

经过了半年左右的培育,这已经成了大周上下几乎所有人日常最喜欢的娱乐活动。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苦力农夫,都沉浸在斗破苍穹的连载故事里难以自拔。

只不过区别在于,苦力农夫们带入的是主角本身,希望自己也忽然间能得到一个强悍的随身老爷爷,然后开启波澜壮阔的一生,改变当前看不到任何希望和未来的困苦日子。

而达官显贵们则更钟情于世界观本身,钟情于那个神秘的世界里,强者竟然能活那么久,甚至还有延年益寿的丹药,能让人拥有近乎于长生不老的寿岁。

他们人生中的每一天几乎都在享受,这样的日子充满了快乐和舒适,当然不想面对衰老以及死亡。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讲,活着实在是太苦,即便好死不如赖活着,可真要是死了,其实也无所谓。

可对于这些人上人来说,活着是其他人在渡他们的劫,他们站在这个世界的最顶层,随意处置着芸芸众生,那自然是不舍得死的。

偏偏只有成为修士,才能一定程度上的优化身体,延长寿命。

并且若只是低等修士的话,那还顶多是让身体百病不侵罢了,想要延长寿命,便起码要达到乙等之上。

纵使是对于达官显贵们来讲,这仍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可想而知,斗破苍穹的世界究竟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幻想空间。

除了斗破苍穹以外,说书先生们往往还会在客人们的要求下,将最新一期报纸里的其他内容也都念诵一遍。

朝廷的政策比较枯燥,很多人倒是没什么兴趣,但除了朝廷的政策以外,报纸上时不时还会刊登一些其他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各地、尤其是神都的新鲜事,以及一些商贾主动花银子在上面刊登的商贸信息,这些内容对于偏居一隅的人来讲,颇有些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爽感,自然是让人听得欲罢不能。

没办法,官道和运河再如何发达,绝大部分人终之一生也很难踏出生养之地一步。

交通的发达与否永远是相对的,因此普通人想要获取到其他地方的消息,真的是千难万难。

如今有了报纸,就像是给他们的头顶上开了一扇窗,只要是正常人,便不可能抵挡的住这样的诱惑。

“巧巧!咱们的斗破苍穹反响很好啊!清河崔那边已经传信过来,要求明年的族庆上,咱们就表演斗破苍穹,不要表演以前的剧目了!”

刚刚结束了一场表演的瑞云班后台,吕巧巧正在卸妆,负责排戏的石平便兴冲冲的跑了过来,很是开心的说道。

后台人不少,瑞云班自从排演了斗破苍穹后,戏楼里的生意就变的越发火爆。

每天光是入场费都收到手软,甚至很多人只要来晚了,就干脆买不到座位,导致瑞云班这段日子过的非常滋润。

戏班子的收益高了,分到每个人手上的银钱也就会多出不少。

再加上那些看客们看到激动之处,根本不吝啬于各种打赏,甚至还经常会有城内的权贵们直接给大额的赏银,让瑞云班去府上表演的。

总之在排演了斗破苍穹后,瑞云班这么下半年工夫的收益,起码达到了以往的十倍以上!

纵使身份仍然是贱民,可只要有了银钱,那就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所以瑞云班的所有人这些日子里都是喜气洋洋的,只觉得生活充满了奔头。

“趁着现在买卖好,多排演几幕吧!目前就第一幕主角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时,打赏最为集中。这说明对于看客们来说,这种情节最能挑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亢奋之下,不由自主的便想要打赏发泄。”

chapter_();

吕巧巧卸完了妆,冷静的继续分析道:“所以咱们得抓住这些关键的情节,在接下来的排演中,将这些情节作为排演的重点!只要能不断的叠加这种情节,那看客们给咱们的打赏就会源源不断!相比于大额打赏,咱们的入场费收益反倒是不值一提了。”

石平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没问题,你们就瞧好吧,这可是我的强项!保准将剧给他们排的热血沸腾!哦!对了!巧巧!说书先生正在外面念今天新到的报纸。除了之前刊载的东西外,今天的报纸还刊载了前线的消息,你要不要去听听?”

吕巧巧愣了下,好奇道:“前线的消息?和妖魔僵持的边境前线吗?怎么忽然刊载这个消息了?”

石平摇头道:“不清楚,不过刊载消息的开头我听到了,你肯定感兴趣!之前咱们收留的那位张三,在神都被皇帝陛下看重,恢复了本名苏清和后,带领神都上百名来自于各个权贵世家的直系子弟,奔赴前线战场,参与到了和妖魔的战争之中。刊载的新消息,就是报道他们的。”

石平话音尚未完全落下,吕巧巧整个人已经直接冲出了后台。

看着吕巧巧那急切的样子,石平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

发现吕种辉朝着自己这边走了过来,石平只能无奈道:“班主,巧巧这个样子也不是办法,张三……哦,现在应该叫苏清和,听着已经是朝廷高官了,那跟咱们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巧巧这么钟情于他,岂不是把自己都耽误了?巧巧不小了,再耽搁几年,还怎么嫁人啊。”

吕种辉叹气道:“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的就少之又少了。咱们贱民不比那些豪门大户,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对咱们贱民来说,并不重要。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嫁出去,或许是咱们贱民唯一比他们要强的了。

既然如此,我也不能多说什么。总不能强行把巧巧嫁给她不喜欢的人吧?随她去吧……人这一辈子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没了。活着已经够苦了,没必要再自己给自己多找苦头吃。只要她高兴就行……即便一辈子不嫁人,又能怎么样呢?”

就在吕种辉感慨的时候,吕巧巧已经冲到了戏楼的前台。

此时戏台都已经撤掉,说书先生端坐在说书台前,手中展开着一份报纸,正在大声念诵着什么。

戏楼也不可能始终不断的表演戏剧,一般提前确定好今天的演出节目后,在戏剧表演的间歇,都会有说书先生上台。

一是缓和下观众们的情绪,二也是丰富演出的内容,不至于让所有的演出形式都高度一致。

这样可以尽量多的吸引到观众,无论是喜欢听书的,还是喜欢看戏的,都能被吸引进戏楼里。

同时更加丰富的演出内容也不至于让观众们审美疲劳,没准备内容吸引住后,不知不觉间就在戏楼里待上一整天呢?

就比如现在。

“列位,苏清和都听说过吗?原本是神都镇妖使司衙门下辖镇妖卫的一位副队,离开神都前,已经因功被升任为镇妖卫的副将。听说深得当今陛下的看重和信任,已经被当今陛下确认会纳入宫中!”

说书先生抑扬顿挫的说着。

吕巧巧听到这里,心下不由一黯。

不过一想到那是皇帝陛下,她又有些惶恐起来。

带着这种纠结的情绪,吕巧巧继续听了起来。

可听着听着,她就发现,说书先生所讲的事情,其实并没有聚焦在苏清和的身上。

只是大体上的介绍了苏清和一番后,便阐明了苏清和带领上百名贵族直系子弟直奔前线战场,参与到边境战事之中的原因。

神都在通过这样的方式,表明贵族和百姓共存亡的态度。

在边境战线上,不光是边军正抛头颅洒热血,神都的贵族子弟同样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为保护大周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绝不会只躲在大后方,享受民脂民膏的同时,却又不做出任何贡献。

紧接着说书先生讲述的内容再次变化,根据报纸上刊载的篇幅,介绍起了一位名叫宋清的贵族子弟。

这位贵族子弟跟着苏清和一起前往边境,并被编入了边境的死囚营。

在同妖魔作战的过程中,险些身死,却被一名死囚救了下来。

事后宋清拉着那名死囚,非要跟死囚结拜为兄弟,同时还跟死囚约定,等战争结束,一定要带着死囚回神都,以后有他宋清一口饭吃,就绝不会再让那名死囚饿着!

吕巧巧听得昏昏欲睡。

本以为是讲苏清和的。

结果苏清和只起到了一个开头的作用,将宋清引出来后,报纸上的内容就再没有提过苏清和哪怕一个字。

全篇内容都围绕着宋清跟那名死囚之间发生的事情。

甚至还有宋清的心理变化,比如一开始对死囚的不屑一顾,结伴上战场后又在生死之间培养出了彼此能交托后背的情谊。

这种豪门贵族子弟和死囚之间的身份巨大反差,倒是让戏楼里的其他听众们听的津津有味,一时间只觉得心目中本应该高高在上的贵族子弟们,好像跟他们之间也没有那么远的距离了。

起码在报纸上刊载的内容里,这位名叫宋清的宋家直系子弟,是如此的有血有肉,也跟普通人一样,会高兴、会愤怒、会恐惧、会冲动。

血统并没有改变他身为一个人该有的特质,甚至最后还跟一名死囚结为了生死之交。

这种反差和转变,着实让每一名听众都觉得新奇。

除了宋清以外,这一期的报纸还刊载了另外两名少爷跟死囚之间的事情。

不过相较之下,始终是宋清的故事更吸引人,也更让人感到舒适。

直到说书先生念完,甚至还有听众要求说书先生将宋清的故事再念一遍。

并且这样的要求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吕巧巧倒是没有继续留下来多听,只是心下对于边境有些向往起来。

她们的生活还算安稳舒适,可在边境前线,正有不知道多少人,为了维系这种安稳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苦难从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http://www.220book.com/book/QBO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有一鼎炼妖壶 http://www.220book.com/book/QBO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