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卖出去还得等卖了才知道呢,至于赔钱,做生意嘛!肯定是有赔的风险的,这个我心里早就做好了准备!哥,嫂子们要是不忙,你把她们叫过来一块编呗,妇人们坐在一起边聊天边干活的,也挺不错的!”
“好,你嫂子搁家带孩子呢,平时做些家务,可家务又不值钱,要是能来你这儿赚钱,我们一家都感谢你!长安你真好!我不想你赔,就想你一直赚钱!”
“哈哈......”
梅长安笑了,刚好这时候纪五娘端出了一大盆的薄荷糖水招待表哥俩,也让小翠四姐她们过来喝,权当消消暑了!
梅家院里如此热闹,岂会不引起村民的关注啊!
尤其是村长,自打他见识到了梅长安赚钱的能力后,就一直存了想结交之心,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把板车借给梅家父子呀!
站在梅家篱笆院外,村长啪嗒抽了一口旱烟,做着心理建设,想搞懂纪五娘为啥带着这些女人在院里编东西啊?
”哟,三叔来了......咋不上家里歇着啊?快进去,五娘熬了薄荷糖水,你也去喝点儿。“送俩表哥出门,正好跟村长碰上了,梅长安热络的打招呼。
村长笑着放下了旱烟锅子,期期的点着头,往梅家院子去了。
先铺垫了几句,就开始向纪五娘打听她编这些东西是干嘛呢,纪五娘一笑,别看她岁数小,心里明镜似的,啥该说的她都知道,就说长安想收这些竹货或者山货带出去卖,若是三叔家女眷能编竹货,男丁能搞到山货,都可以往这儿送,给钱的,还把各个货品的工价都给村长报了遍。
村长喜上眉梢,跟纪五娘说了声他回家说说去,就脚步飞快地走了。
纪五娘望着他的背影,不禁一笑,若长安也能带着村长家一起赚钱的话,日后在这个村里,村长肯定多少都会关照下长安的,毕竟利益把两家连在了一起。
这一天天的,纪五娘在忙着编东西,梅长安也在忙着晒薄荷,还买了四十斤的白糖砖和四十斤的糯米粉,共花了两百二十文钱,由于材料的简陋,梅长安打算做的薄荷糕的原材料也就是薄荷捣成泥,掺糯米粉和白糖粉一起团成饼状,再放到屉子里蒸就成了,家里没有屉子,现买的,又花了四十八文。
眼瞧着兜里的钱一点一点变轻,梅长安要说不心急那都是假的,毕竟他把二两银子放在纪五娘那存着以备不时之需,自个身上就只放了八百多文,逛了次街买了生活用品,之后又买了糖砖和屉子,如今身上只剩三百五十文了!
看来给小翠还有表哥他们结工钱的钱需要从五娘那儿要了,五娘那也就只有二两,说实话不算多,估计给他们结了工钱后就不剩多少了!为了避免家中财政赤字,梅长安加班加点的晒薄荷碾制薄荷泥,寄希望于做的薄荷糕近期能够先卖些钱,缓解下如今家中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咱就是说万一给表哥小翠她们结了工钱后,就不剩啥钱了,连去趟府城的路费都不够了!那可真芭比扣了!
梅长安擦了擦汗,将缸里的薄荷泥盖好放到梅老汉刚打回来的井水里湃着了,要是不湃着,估计这样放一晚上就坏了!
“哎~~”
梅长安往床上一趴,捶着发酸的腰和脖子,又见这张床说是床吧,准确来说其实就是个装满了稻草的床垫而已,看来还得继续努力啊!为了买两张木床而奋斗!
正哒哒捶着腰,突然一双清凉柔软的小手抚过来了。
“长安,是不是很累啊?我给你揉揉,这个力道可以吗?”纪五娘温柔的嗓音传了过来,梅长安霎时就精神了!
“嗯.....嗯.....五娘,你揉的啊!不要停!继续!得会儿我也给你揉揉!”
梅长安舒服的眯起了眼儿,醉醉的说。
纪五娘笑了,感觉现在长安舒服得就跟屋顶上晒肚皮的猫咪似的,不过看着长安舒服,她心里更舒服了,这一舒服,难免话就开始密了。
“以前我在家时,经常这么帮我爹娘揉腰按脖子的,我手法可好了呢!他们经常夸我!”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梅长安侧着头看着纪五娘,纪五娘正专心给他揉腰呢,额前一络头发撒了下来,被她勾在了耳后,不期然的一抬头,二人目光相撞,纪五娘笑了。
“你为啥这样看着我?我脸上有脏东西吗?”
她摸了摸自已的脸颊,茫然地眨着眼睛。
“没有,你脸上很干净,是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五娘,等我这次再赚到钱,咱去你娘家走一趟吧,让他们都看看咱们如今过得很好,你跟着我不会吃苦受累的,我也不再是从前的我了!”
梅长安没有父母,是爷爷奶奶把他带大的,可惜爷爷在他九岁的时候就走了,所以说他一直都是跟奶奶长大的,许是小时候在亲情方面的缺失吧,所以长大了他就格外珍惜感情,并且那天他也看得出来,纪五娘的母亲和四个姐姐是真的担心五娘,而五娘呢也明显牵挂着她娘家的一些亲人呢!
既然如此,双方握手言和,互帮互助,友好往来它不香吗!
“长安......”
纪五娘眼红了,趴在梅长安的肩上,帮他捏着脖子,“谢谢你长安......你真好!我相信娘和姐姐们看了你的变化也会同意咱们的长相守的!”
“嗯......来吧,换我给你揉揉肩,按按背。”梅长安侧过了身子将人搂在了怀里......
次日,梅长安和纪五娘刚洗漱好,就开始忙着薄荷糕的制作,梅家二老也在一旁帮忙,梅老汉烧火,纪五娘正将白糖砖碾成粉末,梅老太跟着梅长安学如何揉搀了薄荷泥的糯米团子,搀了薄荷泥的糯米团子呈碧绿色,再加上糯米本身就有粘性,所以将它揉成团再轻按成胖乎乎的圆饼后,它就会一直保持着这种形状的。
梅长安蛮有成就感的将一屉屉的碧绿饼架上了锅口,一屉子能放十五个团子,共有五个屉子,也就是说一次能蒸出七十五个薄荷饼!
架上之后,梅长安就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了,时不时的还指导下梅老汉的烧火火势。
作者“归澄澄”推荐阅读《穿成农门独子,科举支家》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QZ1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