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费了好大的功夫把刘捕头绑了起来,悄悄地扔进厨房左侧的窖里,里头储存了好多红薯和大白菜,刘捕头就跟这些红薯躺一块了。
梅长安爬上去拍了拍土,梅老太和纪五娘还有些余悸未消的看着他,没了主意。
“娘,五娘,你们快回去吃饭,五娘刚刚生产,身子还虚弱呢,回去好好躺着,啥也不要想。”
“长安……”纪五娘不放心地张了张嘴,这个刘捕头凶神恶煞的,怪有势力的,如今他们这样绑着他,被人发现了可怎么好?
梅长安回屋把这姓刘的带来的转让契书拢进袖里,对神色凄惶的妻子和老娘道,“你们别担心,我自然有主意了,五娘,你好好休养,我们以不变应万变。”
班主接到表妹表妹夫的消息,一直都没安下心,不用猜,定是这小伙子太优秀太打眼了吧!
“现在府城离青云县那么远,坐马车都需要好几天呢,再说了,我只是给信王的母亲老太妃演戏,人家能不能帮忙还不一定呢,要不,你们俩先去青云县看看情况去,我旁敲侧击的跟老太妃讲讲,老太妃宅心仁厚,信王又孝顺善良,再凭他们的势力,随便动一根手指头应该就能救一救那个青年了吧!”班主说。
“也好,我已经与他结拜了,就是一生的异姓兄弟了!如今义弟有难,身为义兄怎能有袖手旁观之理?!表哥,我带着茶楼几个打手过去就好了,不用我妻子去了。”王大宝拱拱手,马不停蹄地就带着妻子从信王府后门走了。
虽然四姐夫和郭有才跟纪父纪母打过预防针了,说梅长安和纪五娘不会有事的,但这都过去好些天了还不见女儿女婿回来,二老自然忍不住担心。
梅老汉也是很焦灼,不清楚老伴儿和儿子儿媳现在的情况,两家子聚在一起甚是担忧。
糕点作坊不得不停下,虽然村民们没有说什么,也没有来要钱的意思,都知道现在梅家出事了,她们再是担心钱也做不出趁火打劫的事啊!
但也是有那几个揭不开锅的来梅家问问情况,问问长安和五娘啥时候回来?
都一个村里住着的,梅老汉也知道大家的难处,直接喊村长过来给妇女婆子们结了工钱,好让大家都过一个舒心年。
“哎,大哥,你别担心,长安这么好的一个孩儿,吉人有天相,心地善良,肯定有佛菩萨在天上保佑他的!”
领了钱的胖婶儿笑着宽慰梅老汉,其他人也都是纷纷响应,梅老汉难得的笑了下,虽不知儿子吉凶,心头正沉闷呢,但看大家也都一副知恩图报的样子,梅老汉还是挺窝心的。
儿子的好,还是有这么多人记着呢!
“谢谢大家还记着我儿的好,谢谢!我替我儿子在这儿给大伙儿道声谢了!”梅老汉拱着双手弯下了腰。
“大哥/大叔,别这样,太见外了,长安和五娘肯定会很快回来的!我们等着他们两口子,等他们回来了,我们还给他帮忙干活!”
四姐夫和纪母在一旁看得直擦眼泪。
大牛二牛俩兄弟经过这儿,不屑地啐了口,还想出来?呵呵,俺们地主说了,那姓梅的只有死的份儿,没有活着回来的道理。
啧啧,看来这梅家不久就要挂白幡了!
张地主父子俩在房里喝茶,等着刘捕头给他们带回转让契书呢,契书一带过来,张地主就回家没收掉梅长安的糕点作坊,以及那些用来做糕点的土炉子,大铁锅,面粉,红豆,大米,炭,木质模具等等!
还有那梅长安赚的钱,也都得掉进他的口袋里!
哈哈!张地主唇角弯起来,低头啜饮着红茶。
不过,刘捕头怎的去了那么久,这都快傍晚了还没回来呢?
这外头可都定好了酒楼呦,单等着刘捕头回来,风风火火地开席呢!
就连蠢笨的张少爷都忍不住站到窗户跟儿,探头探脑的盯着门口,“爹,刘叔咋去了那么久?”
张地主站起来背着手,开始着急了,毕竟这事儿不光彩,所以刘捕头是一个人过去的,没带其他胥吏,所以张地主急了也不晓得该去问谁。
更何况,就梅长安那手无寸铁的弱书生,打量十个他也不够刘捕头一个手指头捏的,所以刘捕头就一个人去的,许是刘捕头路上遇到点儿事就耽误了吧?再等等吧,说不定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呢?
就是去让那梅长安摁个手印的事,还能出啥意外?就对付个梅长安那个无能挫货,还能出啥意外?
刘捕头捂着砰砰的胸口安慰着自已。
眼看天快擦黑了,县令夫人带着小云拜托一个胥吏帮忙推了一板车的菜,有羊肉有猪肉还有鸡肉,以及一些蘑菇山药等滋补的蔬菜,这些总共花了三两多的银子,梅长安给的钱还剩一两多,县令夫人要还给他。
纪五娘已经睡下了,毕竟这些天发生的事一个比一个的打击她的精神,此刻的她是再也撑不住睡去了,小娃娃刚吃了奶,梅老太正坐在床上抱着他呢。
梅长安正在看书,是郭有才留给他的,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能影响他的童生试,要是看不下去就抄写,反正郭留给他的草纸和墨锭子够!
烛火跳跃,映衬认真写字的少年,目光十足坚毅,看得梅老太欣慰不已,假装捏鼻子的同时拭了拭眼角……
县令夫人过来还钱时,刚好看到了这一幕,不由得愣了愣。
还是梅老太发现了她,轻轻喊了声夫人,梅长安才从书中抬起头来,县令夫人带着小云走进来,从荷包里掏出了约摸一两多的银子给梅长安。
“梅公子,这是买菜剩下的钱……”
“不不不……夫人,这些我不能要,就当您帮我买菜的喝茶费可以吗?我出不去,要是出去了定会请夫人喝几场茶吃些点心聊表心意的。还请您收回去吧!”
“这……”
县令夫人面露为难,不好收下,梅长安眼珠子一转,满脸诚恳地说,“夫人,要不这样可以吗?您收下这个钱,再帮我个忙好不?帮我向县令借些应试的书籍可以吗?我都报过名了,想参加四个月后的童生试。”
穿成农门独子,科举支家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成农门独子,科举支家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QZ1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