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六十三章,梅公子,先等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成农门独子,科举支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QZ1J/ 章节无错乱精修!
 

张地主跟上岳父,将还在睡梦中的张少爷揪起来了。

“谁!哪个龟孙揪我耳朵?!”被人半夜惊醒,有起床气的张少爷别说多烦了,他怀里一丝不挂的姬子揉揉眼皮,看到脸黑的如锅底的张地主,不禁“啊”了一声。

张地主赶忙捂住她的嘴,败家玩意儿,居然敢在县衙,真是活腻歪了!

“爹,咱们现在就跑吗?大姑父真不帮咱了?”

“你大姑父自身难保了,咱还是赶紧逃命去吧!”

张地主父子和陈秀才都换上了衙役的衣服,悄悄打开了门。

县衙外有陈秀才安排的斧头帮会成员八名来接应他们。

却不知早就盯上这八名斧头帮会成员的王大宝和他带的六个打手,已悄悄跟上来了,一边跟还一边做着记号…

其中一个打手还去县衙通风报信去了。

好一个畏罪潜逃!御史台当即就派出了府兵跟随这打手凭着王大宝他们留下的记号逮捕陈秀才等人。

连审都没审直接打进了牢里。

凭着刘捕头和五娘给的口供,御史台直接将此案定性为,张地主父子因怀恨梅长安夫妻,而联同岳父陈秀才,佃农桑大,刘捕头及其人脉而构陷的一桩冤案!

县城百姓震惊,陈氏和她娘,兄弟姐妹们哭哭戚戚的坐车到县衙求情。

可御史台已经将此案的卷宗写好,送往京中的大理寺。

大理寺,乃大炎朝最高法院,主要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

甚至,御史台还翻阅了青云县衙过往的卷宗,他发现,凡是这刘捕头参与的案件,没有一件是清清白白的案子,都是冤假错案!

清一色的都是贫民百姓或者无权无势的女子被富家豪绅欺负,然后告到县衙无果,还反倒被刘捕头教做人的案子!

为何刘捕头敢如此,御史台瞥向了陆巡案,但却没证据能证明陆巡案与刘捕头之间有这样的金钱往来或者授意。

而陆巡案本人一直都保持沉默,这时候的他,最明白何为沉默是金,越说越错。

最终此案判刘捕头死刑,陈秀才革去功名,封掉私塾,张地主父子俩购买违禁品山根,让其佃农桑大毒害桑大娘构陷梅长安,桑大夫妻毒杀其母,残忍不孝,有悖人伦!死刑!

梅长安夫妻和其母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和身体创伤,无妄之灾,判张地主的宅子赠予梅长安以示歉意和抚慰,并赔偿梅长安夫妻三百两银子!

张家其与的田地资产悉归于青云县衙国库所有。

青云县令高则过往卷宗有包庇刘捕头之嫌,罚俸三年,摘去县令之职,监两年。

高则脸色发白,伏在地上直呼大人恩典,梅长安站出来,躬身一揖,“大人,请允许小人说几句,高县令之所以如此,是畏惧刘捕头的报复才这样,而且这些卷宗都是刘捕头所拟,高县令他无可奈何啊!”

作者“归澄澄”推荐阅读《穿成农门独子,科举支家》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县令夫人和高县令纷纷感激地看向梅长安。

梅长安扫视了一下众人,觉得接下来的话不太好公之于众,便请御史台借一步说话。

等御史台出来,高县令就变成了仅是革去县令之职这么简单的惩罚了!

能够保住自已,不受牢狱之灾,不损失钱财,高县令夫妻已经够感恩戴德了,那看梅长安的眼神非常感激。

纪父纪母和梅老汉都在百姓群中激动的看着梅长安,梅长安道,“岳父岳母,爹,我要和五娘去收拾下东西,你们稍等。”

“哎……好的,长安,我们在这儿等你!”纪母激动的热泪盈眶,真是青天有眼,女婿不但不用受这不白之冤,还获得了张家的大额赔偿!

先不说那三百两银子了,就单说赔偿的那座张家宅子,最少也得八百两!

抱着孩子出来的纪五娘,后头跟着提行李的梅长安和梅老太,纪父纪母激动地扑了上去。

“闺女啊,你受苦了,咱们赶紧回家……”纪父纪母还花大价格聘了辆宽大的马车,两匹马拉的那种!

梅老太帮纪五娘抱着孩子,梅长安他们在铺车厢,四姐紧紧牵着纪五娘的手,眼瞧着这一大家子都齐齐整整的在眼前,才经受过牢狱之灾和张家胁迫的纪五娘不禁眼眶湿了。

无论发生什么,一大家子只要平安的在一起,对纪五娘来说,便是世间莫大的美好了!

“长安,真好!”

坐进马车里,纪五娘牵着梅长安的手,心满意足地笑。

梅长安也不禁动容地捏了捏她的手心,这一趟牢狱之灾,让他成长了许多,也明白了谁才是对他最好的人,更学会了珍惜二字。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王大宝等人,就连被革职处置的高县令夫妻俩也被梅长安请进了村。

这么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行驶在路上,梅长安掀开帘子出去,有些歉意地对高县令道,“高大哥,高大嫂,真是对不住,我本来向御史台大人请求的是,希望不要对你有任何的处置,可是他说按照律法,这两年来,你确实纵容了刘捕头……”

“多谢你梅兄弟!”高县令夫妻俩心中一暖,人家长安能有这份心就挺让人动容的,再说了确实是受了长安的求情,御史台才对他们夫妻不罚钱不坐牢的!

“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官场浮沉,不好说,确实不是我们这些没权没势的人家能待的下的!”县令夫人道,“我们准备回老家,看看孩子们,在家乡做些别的也能活下去,相公他教书,我卖吃的。”

高县令欣慰的点头,“我看梅兄弟很喜欢读书?以后若是在科考上有什么不明白的,都可以来家乡找我。”

“好。”之前聊天时,高县令跟梅长安说过自已家乡在青云县连江镇大窑村。

接下来一行人有说有笑的往梅山庄赶。

六日后,抵达村口,村长闻讯带着妇女婆子们浩浩荡荡的跑过来迎接。

梅长安一行正要回家休整休整,那头,御史台带过来的府兵竟然挎刀风风火火地奔来了。

“梅公子,梅公子,先等等……”



    (http://www.220book.com/book/QZ1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成农门独子,科举支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QZ1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