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8章 活性酶

小说: 70年代下乡知青   作者:金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70年代下乡知青 http://www.220book.com/book/R2GU/ 章节无错乱精修!
 

老人的手指突然抓住铁笼栏杆,发出金属碰撞的刺耳声响。徐温玲看见他指甲缝里嵌着黑色的泥土,指关节处布满新旧交错的伤痕。那双与自己如出一辙的眼睛里,翻涌着某种近乎疯狂的清醒。

"他们...在种子里下了咒..."老人的声音像是从地底传来,带着铁锈摩擦般的嘶哑,"林卫东...用退伍兵的血...浇灌实验田..."

地下室的门突然被撞开。陈星的身影逆光而立,手里的猎枪枪管还在冒着青烟。他的金丝眼镜换了一副新的,镜片后的眼睛冷得像西伯利亚冻土。

"徐教授的活体样本,"他用枪管轻敲铁笼,"比小白鼠好用多了,是不是?"

董海舟突然扑向档案柜,抓起那沓泛黄的文件塞进怀里。陈星调转枪口的瞬间,铁笼里的老人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嚎叫,枯瘦的手臂竟生生掰弯了两根铁栏杆!

"走!"老人将铁笼推向陈星,锈蚀的铰链发出垂死般的呻吟。徐温玲被董海舟拽着向后门跑去时,最后看见的是父亲用身体缠住陈星的双腿,白发在枪口火光中飞舞如雪。

松花江的晨雾像一袭轻纱,笼罩着废弃的码头。徐温玲跪在潮湿的木板上一遍遍搓洗双手,却怎么也洗不掉指缝里那股铁锈味。董海舟从破渔船的储物舱找出半瓶伏特加,倒在她伤口上时,酒精的刺痛让她终于哭出声来。

"1965年11月3日..."董海舟展开被鲜血浸透的文件,"林卫东主持的'特殊育种计划'启动日...他们用辐照后的种子做成营养剂,强迫退伍军人服用..."

文件里的照片触目惊心:试验田里跪着一排排穿旧军装的人,每个人锁骨下方都有那个双螺旋烙印。徐温玲突然明白万咏方疤痕的来历——她是林卫东的"亲身实验品"。

江面突然传来马达声。十几艘快艇呈扇形包抄过来,艇身上"鸿丰农业"的logo在朝阳下闪闪发亮。董海舟抓起生锈的鱼叉捅开渔船底舱,浑浊的江水立刻喷涌而入。

"沉船掩护..."他将文件塞进防水袋绑在徐温玲腰间,"下游三公里...有火车桥..."

当冰冷的江水再次淹没头顶时,金扬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徐温玲想起了父亲笼子里的麦穗标本。那些干枯的穗子上,每一粒都带着人为的伤痕,就像此刻穿透水面的子弹,在幽蓝的水中划出苍白的轨迹。

货轮汽笛声由远及近。两人浮出水面换气的瞬间,看见一艘满载玉米的货轮正在起锚。董海舟抓住垂落的缆绳,手臂肌肉绷出狰狞的线条。当他把徐温玲推上甲板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肩膀,血花溅在"鸿丰出口专用"的标牌上。

货轮底舱弥漫着玉米发酵的酸味。徐温玲用牙咬开急救包的瞬间,听见头顶甲板传来杂乱的脚步声。董海舟苍白的嘴唇动了动,沾血的手指在她掌心写下"RFID"——她这才注意到每袋玉米里都埋着微型电子标签,红灯闪烁如嗜血的眼睛。

"他们在追踪..."董海舟咳出一口血沫,"种子里有芯片...全球监控..."

货轮突然剧烈震动。底舱的扩音器爆出俄语警报,接着是蹩脚的中文:"检查走私...圣彼得堡港..."

徐温玲扒开舱盖缝隙,看见俄罗斯海关的首升机正在盘旋。更远处,陈星的黑衣手下正匆忙脱下制服露出海关工作人员装扮。她突然明白了这船种子的去向——欧洲市场即将爆发一场人为的"基因污染"恐慌。

"必须让种子提前发芽..."董海舟挣扎着坐起来,"活性酶...能破坏芯片电路..."

徐温玲想起父亲实验室的笔记。她撕开玉米袋,将伏特加与底舱污水混合,浸泡从防水袋抢救出的文件——那上面的血迹含有高浓度生长激素。当第一批嫩芽顶破玉米粒时,监控屏幕上的红点开始成片熄灭。

圣彼得堡的晚霞像打翻的葡萄酒,染红了涅瓦河。徐温玲混在装卸工中溜下舷梯时,听见了此起彼伏的俄语惊叫。货轮上的玉米正在疯长,翠绿的幼苗穿透麻袋,在钢铁甲板上铺开一片微型麦田。

她裹紧偷来的毛呢大衣,将剩下的种子标本藏进列宁铜像下的缝隙。大衣口袋里,董海舟塞进的纸条上写着一个芬兰地址和三个字:"找姑姑。"

雪花开始飘落。徐温玲回头最后望了一眼货轮——在漫天飞雪中,那片违背季节生长的绿意,像极了父亲曾经描述过的,查干淖尔雪原下的野生麦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R2G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70年代下乡知青 http://www.220book.com/book/R2G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