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墨锦依旧一身利落的黑色劲装,单膝跪在地面上,腰背挺得笔首,犹如一柄出鞘的利剑。
沈珞瑶纤指轻叩檀木案几:"学骑马,最快几日能成?"
墨锦身形微僵,额角沁出一层薄汗。世子若知晓他教小姐骑马......这个念头刚起就被他掐灭。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现如今,主子的吩咐就是他最应该遵从的命令。
"七日足矣。"
声音沉稳有力,不见半分犹疑。
沈珞瑶眉梢微挑。这人竟连她的骑术底细都不问就敢断言?是太过信任她的资质,还是...她眸中精光一闪,暂且按下疑虑。
重活一世,她比谁都清楚,多掌握一项本事就多一分保命的筹码。
"好,就七日。"她推过一袋沉甸甸的银两,"去寻匹良驹。"
墨锦正欲告退,忽听她又道:"可还能寻到与你一般可靠的能人?"
"小姐需要几人?"
沈珞瑶略作沉吟:"西人如何?"
"三日即可。"回答干脆利落。
这般快?沈珞瑶指尖微顿:"这些人...可护得住我兄长周全?"
墨锦抱拳的手纹丝不动:"皆是生死之交。只要酬金得当,必当以命相护。"
......
大理寺的判决来得比预期更快。李家兄弟为求自保,竟将罪责全数推给王瓴。那纸纳妾文书上的亲笔签名成了铁证,任王瓴如何狡辩都难以自证清白。
然而令沈珞瑶始料未及的是,最终王瓴竟以"证据不足"为由,仅判了罚金了事。
经询问父兄方知,此案虽得圣上关注,却另有一股强大势力暗中干预,大理寺权衡之下,只得做出这般折中之判。
近日上京城物价悄然攀升,沈珞瑶屡次听闻小厨房采买的婆子抱怨食材价昂,她不得不追加用度,才勉强维持住府中往日的膳食水准。
沈珞瑶嘱咐望夏将太后赏赐庄子的管事唤来问话。
翌日,庄头刘嬷嬷被带到沈珞瑶跟前。
这婆子约莫五十上下,面容刻板,眼角眉梢透着几分倨傲。见了沈珞瑶,只草草福了福身,语气疏离:"沈小姐唤老奴来,不知有何吩咐?"
沈珞瑶慢条斯理地拨弄着茶盏,眼也未抬:"刘嬷嬷打理庄子多年,想必对农事颇有心得?"
刘嬷嬷神色一滞,干笑道:"老奴不过是替太后娘娘料理些琐事,哪敢称什么心得。"
"哦?"沈珞瑶倏然抬眸,目光如刃,"那庄子今年收成几何?存粮多少?佃户可有拖欠租子?"
三问连珠,刘嬷嬷面色骤变,支吾道:"这...容老奴回去查查账册..."
"账册?"沈珞瑶冷笑一声,"连自家庄子的收成都记不清,嬷嬷这差事当得可真'尽心'。"
刘嬷嬷心头一紧,慌忙辩解:"小姐明鉴,庄子事务繁杂,老奴年迈..."
"年迈就该颐养天年。"沈珞瑶截断她的话,语气淡淡,"既然嬷嬷力不从心,今日起便回慈宁宫养老吧。"
刘嬷嬷骇然失色:"小姐!老奴可是太后娘娘的人!"
"太后娘娘最恨底下人阳奉阴违。"沈珞瑶指尖轻叩案几,"嬷嬷若不服,不妨查查这些年的账目?看看究竟是记性不好,还是手伸得太长?"
刘嬷嬷登时面如土色,冷汗涔涔。她是太后身边跟着伺候的老人,年岁大了,太后怜她无儿无女,便让她出宫帮她打理庄子,出于对她的信任,这些年很少过问账面上的事情,她便生出了贪念,这些年她在庄子上中饱私囊。
如今这沈珞瑶若真查起来...
"老奴...老奴知错!"她扑通跪地,声音发颤,"求小姐开恩!"
沈珞瑶不为所动:"退下吧。"
太后能坐稳那个位置,岂会是糊涂人?不过是产业众多,对这些小事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但沈珞瑶不同,这庄子当初是她亲自在太后给的一众备选庄子里选出来的,日后是有大用处的,如果不换成信得过的人掌事,她计划的事情就进行不下去。
她得赶在乱局之前,尽力为沈家多攒一条退路。
所以,今天不论这管事嬷嬷有没有问题,她都要寻个错处将她发落了。
待那婆子战战兢兢退下后,沈珞瑶转向身旁的心腹:"李嬷嬷,即日起由你接管庄子。还有——"
她压低声音:"立即着手囤粮,能收多少收多少,银钱不必吝啬,但切记行事要隐秘。"
李嬷嬷目睹方才一幕,心中肃然起敬。他们小姐,当真与从前大不相同了:"老奴明白。"
(http://www.220book.com/book/R3P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