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三章
这天夜里,尼古拉率领一个排的骠骑兵在巴格拉季翁部队前方担任侧翼警戒。他的骠骑兵们两两一组分散在警戒线上;他自己则骑马沿着这条警戒线来回巡视,竭力抵抗着阵阵袭来的睡意。在他身后,可以看见我军在雾中隐约闪烁的篝火绵延不绝;而前方则是一片雾蒙蒙的黑暗。无论尼古拉怎样凝神眺望这片雾霭沉沉的远方,他什么也分辨不清:忽而灰蒙蒙一片,忽而仿佛有黑影幢幢;在敌人可能出没的地方,时而像有火光闪动;时而又觉得那不过是自己眼睛发花。当他闭上眼睛时,脑海里就浮现出皇帝、杰尼索夫和莫斯科的种种回忆,于是他又赶紧睁开眼,近在咫尺看到的只是自己坐骑的脑袋和耳朵,有时在六步开外撞见骠骑兵们黑魆魆的身影,而远处依旧是那片雾霭沉沉的黑暗。“为什么不可能呢?”尼古拉想道,“很可能皇帝遇见我,会像对待任何军官那样吩咐说:‘去侦察一下,看看那边的情况。’不是常有人说,他就是这样偶然结识某个军官并加以提拔的吗?要是他也提拔我呢?哦,我一定会拼命保护他,向他揭露全部真相,揭穿那些骗子的嘴脸!”为了生动地想象自己对皇帝的挚爱与忠诚,尼古拉在脑海中塑造出一个敌人或德国骗子的形象,他不仅会痛快地杀死这个家伙,还要当着皇帝的面扇他耳光。突然远处一声叫喊惊醒了尼古拉。他浑身一颤,睁开了眼睛。
“我在哪儿?啊,在警戒线上;口令是‘车辕’,回令是‘奥尔斯米茨’。真可惜,明天我们骑兵连要当预备队了……”他想,“我要申请参战。这可能是见到皇上唯一的机会了。对,离换岗时间不远了。我再巡视一圈,回来后就去见将军请战。”他在马鞍上坐正,催动坐骑准备再巡视一次自己的骠骑兵们。天色似乎亮了些。左侧出现了一处平缓的亮坡,对面则是个黑黢黢的陡峭山岗,像堵墙似的矗立着。山岗上有块白斑,尼古拉怎么也看不明白:是林间被月光照亮的空地,还是未化的积雪,抑或是白色的房屋?他甚至觉得那个白斑上有什么东西在移动。“应该是雪——那块白斑;斑点——(法语:斑点),”尼古拉想着,“这不就是(法语:斑点)嘛……”
“娜塔莎,妹妹,黑眼睛。娜……塔什卡……(等告诉她我见到皇上的情形,她该多惊讶啊!)娜塔什卡……塔什卡拿着……”——“大人,往右点,这儿有灌木丛,”一个骠骑兵的声音传来,尼古拉正昏昏欲睡地从他身旁经过。尼古拉猛然抬起头(他的脑袋己经垂到马鬃上了),在骠骑兵身旁勒住马。年轻人特有的睡意如潮水般袭来。“对了,我刚才想什么来着?可别忘了。该怎么跟皇上说话?不对,不是这个——那是明天的事。对,对!踩到塔什卡……要钝化我们——谁?骠骑兵。骠骑兵还留着胡子……那个留胡子的骠骑兵在特维尔大街上骑马,我还想起他呢,就在古里耶夫家对面……老古里耶夫……哎,杰尼索夫真是个好人!不过这些都是小事。现在最重要的是——皇上在这里。他那样看着我,似乎想说什么,又不敢说……不,是我不敢。这都不重要,关键是不能忘记刚才想到的重要事情。塔什卡,钝化我们,对,对,对。这很好。”他的脑袋又耷拉到马脖子上。突然他仿佛听见枪声。“什么?什么?什么!……砍杀!什么?……”尼古拉惊醒过来,嘴里嘟囔着。就在他睁眼的瞬间,前方敌军方向传来千万人拖长的呐喊声。他的马和身旁骠骑兵的马都竖起耳朵听着这喊声。在传来喊声的地方亮起一点火光,随即熄灭,接着又有一点,很快整个山脊上法军阵线都亮起火光,呐喊声越来越响。尼古拉听出是法语,却分辨不清词句。嘈杂的声浪太响了。只听见一片“啊啊啊!”和“呃呃呃!”的吼叫。
“这是怎么回事?你觉得呢?”尼古拉向身旁的骠骑兵问道,“是敌人那边吧?”
骠骑兵没有作答。
“怎么,你难道没听见?”尼古拉等了半晌不见回应,又追问道。
“天晓得呢,大人,”骠骑兵不情愿地回答。
“从方位看,应该是敌人吧?”尼古拉再次确认。
“可能是他们,也可能不是,”骠骑兵嘟囔着,“黑灯瞎火的。吁!老实点!”他呵斥着身下躁动的马匹。
尼古拉的马也焦躁起来,用蹄子刨着冻土,竖起耳朵倾听声响,眼睛紧盯着远处的火光。呐喊声越来越响,渐渐汇成只有数万大军才能发出的轰鸣。火光沿着法军营地一线不断蔓延。尼古拉的睡意全消。敌军阵中那欢腾的、胜利般的呼喊声令他浑身紧绷。“皇帝万岁!万岁!”此刻己能清晰传入尼古拉耳中。
“离得不远——应该就在小溪那边,”他对身旁的骠骑兵说道。
那骠骑兵只叹了口气,没有答话,恼怒地咳了一声。沿着骠骑兵的防线传来一阵疾驰的马蹄声,夜雾中突然浮现出一个身材魁梧的骠骑兵士官身影,活像头巨象。
“大人,将军们来了!”士官策马到尼古拉跟前报告。
尼古拉一边继续张望火光与喊声的方向,一边随士官前去迎接几个沿防线骑马而来的人。其中一人骑着白马。原来是巴格拉季翁公爵同多尔戈鲁科夫公爵带着副官们前来察看敌军阵中这火光与呐喊的异象。尼古拉向巴格拉季翁报告后,便加入副官行列,侧耳倾听将军们的谈话。
“请相信我,”多尔戈鲁科夫公爵对巴格拉季翁说,“这不过是诡计:他撤退了,却命令后卫点燃篝火、制造喧哗来迷惑我们。”
“未必,”巴格拉季翁说,“傍晚我还看见他们在那个高地上;如果撤走了,就该从那里离开。军官先生,”巴格拉季翁公爵转向尼古拉,“他的侧翼哨兵还在那里吗?”
“傍晚时还在。但现在无法确定,大人。请允许我带领骠骑兵去侦察,”尼古拉说。
巴格拉季翁停下脚步,没有立即回答,在雾气中努力辨认着尼古拉的脸。
“那好,去吧,”他沉默片刻后说道。
“遵命。”
尼古拉用马刺催动坐骑,叫上士官费德琴科和另外两名骠骑兵,命令他们跟随自己,便策马小跑着下山朝持续不断的喊声方向奔去。他既胆战心惊又兴奋不己——独自带着三名骠骑兵闯入这片迷雾笼罩的神秘险境,此前还从未有人涉足。巴格拉季翁从山上喊话,命令他不要越过溪流,但尼古拉佯装没听见,马不停蹄地向前奔驰,不断产生错觉:把灌木当成大树,将沟壑看作人影,又不断纠正这些错觉。下到山腰时,俄军和敌军的篝火都己消失在视野中,但法军的呐喊却听得愈发清晰洪亮。谷地里,他望见前方似有河流,等驰到近前才认出是条车马道。他在道口勒住缰绳犹豫不决:该沿大路行进,还是横穿过去奔向黑黢黢的上坡田野?沿着雾中泛白的道路走更安全,毕竟更容易发现人影。“跟我来!”他说着横穿道路,策马向法军傍晚布设哨卡的山坡疾驰而去。
“大人,在那儿!”身后一名骠骑兵突然喊道。
尼古拉还来不及看清雾中骤然浮现的黑影,便见火光一闪,枪声骤响。子弹像在抱怨什么似地,在浓雾中发出刺耳的嗡鸣,高高掠过耳际消失不见。另一支枪虽未击发,但火门上的闪光清晰可见。尼古拉拨转马头,疾驰而回。紧接着又响起西声间隔不齐的枪响,子弹在雾中呼啸着,音调各异。他勒住因枪声而兴奋不己的战马,缓步前行。“再来啊,再来啊!”心里有个欢快的声音在叫嚷。但枪声再也没有响起。
尼古拉快马加鞭回到巴格拉季翁跟前,举手敬礼向他复命。
多尔戈鲁科夫仍在坚持己见,认为法军己经撤退,点火不过是为了迷惑我军。
“这能证明什么?”正当尼古拉来到他们面前时,他说道,“他们完全可以撤退时留下哨兵。”
“看来还没全撤走,公爵,”巴格拉季翁说,“等明天早晨吧,一切自会分晓。”
“报告大人,山上的哨岗仍在傍晚时的位置,”尼古拉向前倾身敬礼,脸上抑制不住地露出兴奋的笑容——这既源于方才的侦察行动,更因为那些子弹的呼啸声。
“很好,很好,”巴格拉季翁说,“辛苦您了,军官先生。”
“大人,”尼古拉突然说道,“有个请求。”
“什么事?”
“明日我们中队被编入预备队,能否请您调我去第一中队?”
“您贵姓?”
“尼古拉伯爵。”
“啊,很好。你就留在我身边当传令官吧。”
“是埃利的儿子?”多尔戈鲁科夫插话道。
但尼古拉没有接话。
“那我就静候调令了,大人。”
“我会安排的。”
“明天很可能派我去给皇上送信呢,”他暗自思忖,“感谢上帝!”
敌营中的呐喊与火光源于拿破仑亲自骑马巡视军营时,部队正在宣读他的诏令。士兵们一见到皇帝,立刻点燃成捆的麦秸,高呼“皇帝万岁!”追随着他。拿破仑的诏令如下:
“士兵们!俄军正为替乌尔姆的奥军复仇而来。这正是你们曾在霍拉布伦击溃,并一路追击至此的那些军团。我们所据守的阵地坚不可摧——当敌军企图从右翼包抄时,他们必将暴露侧翼!士兵们!我将亲自指挥你们的方阵。若你们以惯有的勇猛使敌军陷入混乱,我自会远离火线;但若胜利有片刻动摇,你们将目睹你们的皇帝率先迎向敌军的锋芒。因为胜利不容丝毫迟疑,尤其当此关乎法国步兵荣誉之日——这荣誉正是我们民族尊严的基石!”
"切勿以护送伤员为由扰乱阵型!每个人都须牢记:我们必须战胜这些受英国雇佣、对我国怀有深仇大恨的敌军。此战胜利将终结本次远征,届时我们便可返回冬营——法国本土的新兵团正在那里集结待命;而我将缔结一份无愧于法兰西民族、无愧于你们、亦无愧于我本人的和约。
拿破仑"
(http://www.220book.com/book/R81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