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略显陈旧的房子里,时间似都带着压抑节奏。玛丽,默默维持家庭秩序的女人,对生活细节近乎偏执要求,规定衣服折叠得方方正正,仿佛整齐褶皱能熨平生活褶皱。父亲那次轰动邻里的被捕,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涟漪久久难散。
此后,外界目光异样,街坊邻居背后指指点点,学校同学孤立嘲笑,彼得和埃德童年蒙上厚重阴影。操场不再是欢乐嬉戏处,成了充满恶意的角斗场;仓库黑暗角落,成了霸凌者发泄场所。在家中,虽有痛苦,对年幼彼得而言,有时竟觉是扭曲慰藉——至少,伤害来自家人,带着复杂难言的熟悉感。
彼得站在房间,机械照着玛丽喜欢的方式叠衣服,每下折叠,似在折叠内心不安。把钢笔和用不着的零碎塞进书包,动作麻木,思绪飘远。这时,身后传来压迫感,埃德高大身影笼罩,双手重重按在他肩膀,大得仿佛能捏碎他小小骨头,是无声却有力的威慑,彰显两人权力不对等。
“你去哪儿了,皮特?”埃德低沉质问,带着不容置疑。
彼得本能答:“没去哪儿。”声音很轻,如这些年习惯的,用谎言躲避狂风暴雨。
屋子后面,嘈杂说话声和早餐争吵成彼得痛苦背景音。埃德突然动手,彼得左臂被猛地扭到背后,残忍高高别起,强大拉力让他向前弯曲,忍不住发出低沉急促痛苦尖叫,在家庭喧闹中微弱,却如尖锐刀刺进自己耳朵。
“你去哪儿了,皮特?”埃德再问,手上力气丝毫不减。
“没去哪儿。”彼得咬着牙,谎言脱口而出,不知除此外还能怎样,承认只会带来更多痛苦羞辱。
埃德没打算放过,叹气后手上力气陡然增大,把彼得胳膊扳得更高,力气超过以往在操场和仓库遭受的殴打。曾经家中痛苦是外界痛苦“解脱”,可现在纯粹痛苦让彼得几近崩溃。
彼得肩膀火烧般剧痛,意识模糊陷入痛苦空白,记忆却不受控涌入。想起有次埃德把他从同样霸凌中“救”出,同样扭臂折磨、羞辱,还有同样喘着气坚信——再过一分钟胳膊就要折断的绝望。埃德既是伤害者,也曾以扭曲方式“保护”,这种矛盾关系如枷锁,牢牢困住彼得。
“你去哪儿了,皮特?”埃德声音又起,不再凶狠,轻得像羽毛,却重重落在彼得心上。
“在一个花园里。躲着。”彼得声音颤抖,像道裂缝,打破谎言堡垒。
埃德觉自己赢了,得到足够真相,松开手。可松手瞬间,彼得觉疼痛猛地加剧,似埃德最后的惩罚。彼得眼中,惊愕泪水瞬间变成愤怒的悲伤泪水,有被抓住的屈辱、身体的疼痛,更有对与埃德复杂关系的绝望。
“在干什么?”埃德眼睛刻意避开,一只手移动彼得没了力气的胳膊,不愿让他躲开审视。彼得在刻意犹豫中,拼命找托词,好让自己稍体面些。
“往窗户里看。看姑娘们。看姑娘们。索斯比路的那些新公寓,你能看到她们的卧室……我睡着了。”彼得话断断续续说出,羞耻感和说出部分真相的解脱感交织。
“她们在干什么?”埃德语气,与其说是好奇,不如说是胜利者的宣告,作者“爱德华18”推荐阅读《血案疑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对他而言,彼得讲述过程比内容重要得多。
“瞎闹,有三个人。试衣服呢。我想等她们走了再走,结果睡着了。”彼得咕哝,声音里羞耻愈发明显,仿佛每说一字,都在摊开“丑事”。
“有那么好玩吗?好玩到能让你睡着?”埃德嘲讽,语气里的不屑像利刃。“得了吧。你想看胸脯和屁股干什么?”用粗俗方式,巩固在两人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就看看。”彼得继续咕哝,因松了口气,干脆装出彻底羞愧样子,比面对真实情绪容易得多,毕竟说不清窥视举动,是出于青春期好奇,还是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孤独。
“你个蠢货。别扯了,行不。你觉得要是被抓住了,谁会信你的话?老警察才不会,他们先把你打得屁滚尿流。”埃德的话 harsh 又现实,在彼得满是伤口的心上,又撒了把盐,让他清楚外界对这种“窥视”的零容忍。
埃德伸手拿烟,点烟动作像信号,宣告这场令人窒息的盘问暂时结束。烟头火光,在昏暗房间里跳动,如同彼得此时紊乱的心跳。
“经常这样吧,窥探姑娘们?”埃德夹着烟,用混合着愤怒与隐藏极深好奇的目光看着彼得。
“不。偶尔。”彼得回答简短,经历刚才一切,心有余悸,不敢多说,身体还因疼痛微微颤抖。
埃德哼了一声:“好像值得似的。小心点。要是你真那么好奇,我给你弄个录像带。下次别让我拧你的胳膊,首接告诉我,懂不?”埃德用粗俗首接方式,试图解决问题,却不知,他的“解决”,只是再次把彼得往更深深渊里推,让彼得在对自己的厌恶与对埃德的惧怕中,越陷越深。
彼得麻木点头,心里满是对这场问话结束的感激。可他不知,这只是另一种“结局”的开始。这件事带来的冲击,像无形野兽,驱使他满心悲痛地往学校走去。这种悲痛复杂极了,边缘处夹杂着失望——对自己说谎被抓、对自己做出窥视行为的失望;还有一种苦涩的胜利——好歹说了部分真相,没被埃德彻底“打垮”;更多的,是深深的失落。
彼得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埃德,或说,失去了心中原本模糊的、埃德可能作为“保护者”的形象,尽管哪怕关系一首充满暴力与控制。同时,也在埃德面前失去了自我,那种感觉,就像埃德不是仅仅弄伤了他的胳膊,而是把他的胳膊硬生生扯掉,让他残缺不全。
更让彼得痛苦的,是发现自己用半真半假的话骗过了埃德。那个他一首认为无所不能、强势到极点的哥哥,就这么被他的谎话糊弄过去。可这不是值得骄傲的事,因为他以前从没想过要欺骗,这次却是为了逃避痛苦,轻易说了谎。
彼得知道,自己永远也习惯不了说谎。每次说谎后,都会坐立不安,内心被愧疚与自我厌恶啃噬。而这次对埃德说的谎话,是他说过的谎话里最糟糕的。可比起这些,埃德的行为更让他痛苦。埃德的暴力、嘲讽、控制,像一道道枷锁,把彼得锁在黑暗角落,让他在青春期迷茫里,还要承受来自家庭、来自哥哥的伤害,不知道未来该如何挣脱,如何面对这样破碎的自己与扭曲的关系,只能在痛苦中,一步步艰难地往前挪,不知道下一个清晨,又会迎来怎样的“愧疚之问” 。
(http://www.220book.com/book/RJE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