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原深处,九座玄冰碑突然爆发出幽蓝光芒。朱允炆策马踏碎薄冰,只见碑身符文竟组成完整星图——每道鬼面纹路都对应着燕王府密道中的机关节点。当最后一缕月光掠过“摇光碑”时,冰层突然塌陷,露出深埋地下的青铜方匣,匣盖上赫然刻着朱棣的玄甲军徽。
“小心!这是‘北斗锁魂阵’!”叶凡撒出鲛人泪粉末,粉末触碰到方匣瞬间凝结成冰晶。匣中突然射出九道铁链,链头勾着的竟是玄甲军的制式头盔,头盔眼缝里渗出的黑气化作骑兵虚影,持矛列阵的姿态与朱棣当年的靖难军如出一辙。朱允炆挥剑劈开黑气,却听见冰层下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整个冰原竟是座巨型机关,九碑正以北斗轨迹缓缓旋转。
更诡异的是,虚影骑兵每踏碎一块冰面,远处长城便传来砖石崩裂的声响。朱允炆望向山脊,惊见燕山山脉的轮廓竟与玄冰碑组成的星图重合,而长城垛口渗出的不是雪水,而是暗红色的黏液。“这是在用北境龙脉养煞!”蓝沁雪的族人从冰缝跃出,他们抛出珊瑚锁链缠住“天权碑”,却被碑身喷出的寒气冻成冰雕,“玄机子死前将燕军亡魂封入龙脉,一旦九碑共鸣,长城会变成吸魂的尸墙!”
就在此时,方匣突然自行开启,里面躺着的并非兵符,而是半幅残破的玄甲。朱允炆触碰甲片的瞬间,无数记忆碎片涌入脑海:朱棣当年命人在龙脉节点埋下九座玄冰碑,碑中封印着被活祭的降将魂魄,如今玄机子残魂借碑引动,要让这些亡魂冲破封印,顺着龙脊裂痕南下。更骇人的是,碎片中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黑衣宰相姚广孝正站在碑顶,手中拂尘缠绕着镇魂铃主碎片的余光。
“姚广孝!”朱允炆怒吼着挥剑斩向虚影,却只劈碎一片冰棱。九座石碑同时发出嗡鸣,冰层下的亡魂骑兵开始合体,形成一尊手持玄甲巨盾的“煞神”,盾面上刻着的“永乐”二字正渗出黑血。叶凡急中生智,将鲛人泪粉末混入朱允炆的鲜血,掷向煞神眉心:“用仁政钟的共鸣频率!”血粉爆开的瞬间,南京城的仁政钟果然遥遥呼应,钟声化作音波穿透冰原,震得玄冰碑出现蛛网裂痕。
煞神被音波震退的刹那,蓝沁雪的族人引爆了埋在“天枢碑”下的珊瑚炸弹。剧烈的爆炸并未摧毁石碑,反而炸出冰层下的暗河——温热的地下水接触玄冰,竟开始滋生青色藤蔓。朱允炆认出这是水晶岛的“锁龙藤”,当年朱元璋曾用此藤镇压南海毒龙。藤蔓顺着龙脊裂痕疯长,缠绕住每座玄冰碑,碑身的鬼面符文竟逐渐扭曲成“仁”字,发出金红交织的光芒。
最震撼的一幕发生在长城脚下:被藤蔓包裹的玄冰碑突然崩碎,从中涌出的不再是黑气,而是 身穿残破明甲的士兵亡魂。他们望着朱允炆腰间的玉佩,突然集体单膝跪地,甲胄上的血污化作清明的光点。原来朱元璋早在碑中设下双重禁制,当仁政之力激活锁龙藤,亡魂便会挣脱邪术控制,回归忠魂本质。
姚广孝的虚影在光芒中发出不甘的嘶吼,他试图召回煞神,却见玄甲巨盾裂成两半,露出盾心刻着的太祖遗训:“守国以仁,固疆以心”。随着最后一座玄冰碑崩塌,燕山山脉的龙脊裂痕竟自行愈合,渗出的黏液化作清泉,浇灌出遍野的映山红。朱允炆拾起玄甲残片,发现甲片内侧刻着朱棣未写完的诏书:“朕...悔用邪术...”
归程途中,叶凡指着星图上移动的光点:“陛下,姚广孝的虚影逃往了漠北极寒之地,那里有更古老的封印。”朱允炆望向长城外的雪原,落日将他的身影拉长,与城墙垛口的剪影重叠。腰间短剑的银纹突然亮起,映出远方天际的异象——漠北方向,竟有一道紫黑色的龙形云气正在凝聚,而云气中心,隐约可见镇魂铃主碎片的幽光。仁政的考验,显然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RMR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