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与沙》
威尼斯的晨露在咖啡座的藤椅上凝成细小的珍珠,苏棠的吉他斜靠在椅边,琴箱上的玻璃碎片映着初升的朝阳,像撒了把碎金。她低头系鞋带时,发现鞋缝里卡着片银杏叶——和昨天码头飘落的那片纹路一模一样,只是边缘多了些海水浸泡的褶皱。
穿红背心的侍者端来热可可,杯口的奶泡上,莱拉用小勺子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苏棠姐姐,今天去不去利多岛?”十二岁的少女晃着腿,玻璃糖项链在晨光里晃出细碎的光斑,项链扣是阿莱用南极冰棱打磨的,此刻正泛着温润的光。
阿莱正翻着本旧地图,指尖划过威尼斯周边的小岛。他的探测仪被莱拉贴满了彩色贴纸,屏幕上偶尔闪过的坐标,都被妹妹标成了“有好吃冰淇淋的地方”。“听说布拉诺岛的蕾丝作坊,还在用百年前的针法。”他抬头时,阳光恰好落在鼻梁上,护目镜早就被莱拉换成了普通的黑框眼镜,镜片映着苏棠调弦的侧影。
林小满的画架支在运河边,晨雾正从水面升起,给远处的钟楼蒙了层薄纱。她调颜料时,发现赭石色里混着点不易察觉的金——那是北极光结晶的余韵,如今成了她画晨光的秘密配方。画纸上,穿蓝布衫的妇人正弯腰浣衣,木盆里的水波,恰好倒映出复活节岛石像的轮廓,却又转瞬变成普通的云影。
苏棠抱着吉他走过小桥时,被群孩子围住。昨天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幅画:“姐姐,这是你!”画里的她站在南极冰原上,吉他弦却变成了威尼斯的水巷,缠绕着发光的蓝砂——那蓝砂的颜色,和孩子们手里的玻璃糖一模一样。
午后的雷暴来得突然,西人躲进叹息桥洞下。雨水顺着拱顶滴落,在地面汇成小小的溪流,流着流着,竟浮现出冈仁波齐的经幡图案,又很快散开,成了普通的水痕。莱拉数着水滴的节奏,突然说:“妈妈以前说,雨水是天空在记日记。”
阿莱掏出备用的压缩饼干,包装纸上的生产日期,恰好是他们在马里亚纳海沟的那天。“巧合?”林小满咬着饼干笑,指尖在潮湿的石壁上画西芒星,画出的痕迹却慢慢变成了朵玫瑰,作者“冒火的东方”推荐阅读《橄榄与沙》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和她腕间的银手链一模一样。
苏棠的吉他在雷暴里发出低低的共鸣,她顺着旋律哼起不成调的曲子,歌词是临时凑的:“雨打石桥像鼓点,雷劈云层是和弦,我们躲在时光的伞下,数着彼此的流年。”雨声突然小了些,仿佛在认真听她唱。
雨停时,夕阳把水巷染成蜜色。他们沿着河岸走,看见穿红背心的侍者在咖啡座摆花,插在瓶里的,竟是朵蓝玫瑰——花瓣边缘泛着银光,像林小满腕间印记的影子。“今早从运河里捞的。”侍者笑着说,“从没见过这种颜色。”
莱拉蹲在岸边看鱼,突然指着水里的倒影:“你们看!”倒影里的他们,背后站着母亲们的身影,正对着他们笑,水波晃了晃,影子就融进了晚霞里。阿莱的探测仪轻轻震了下,弹出张照片:是母亲们年轻时在威尼斯的合影,背景里的咖啡座,正是他们常去的那家。
夜幕降临时,圣马可广场的露天乐队开始演奏。苏棠抱着吉他加入,她的旋律和乐队的手风琴融在一起,变成首新的曲子。跳舞的人群里,有对老夫妇的舞步,像极了北极光穹顶下的时空轨迹,却又充满了烟火气的温柔。
林小满把今天画的画送给老夫妇,画里的他们正坐在贡多拉上,背景是所有他们去过的地方——南极的冰、北极的光、复活节岛的石像,都成了威尼斯运河里的倒影。老太太摸着画纸笑:“年轻时我们也爱冒险,现在啊,觉得能一起散步就是最好的冒险。”
离开广场时,莱拉的玻璃糖项链断了,糖块滚落在石板路上,碎成五瓣,每瓣都映着个他们去过的地方。她没捡,反而拉着大家的手往前跑:“碎了才好,这样每个地方都有我们的痕迹啦。”
月光落在他们身后,把影子拉得很长,像条系着过去和未来的线。苏棠的吉他弦上还沾着雨珠,在月光下闪着,像串永远不会消失的星子。他们知道,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己经变成了寻常巷陌里的微光,在咖啡香里,在画纸上,在彼此的笑声里,永远亮着。
明天,或许会去布拉诺岛看蕾丝,或许只是在咖啡座发呆。但无论去哪里,带着整个世界的记忆往前走,本身就是最动人的故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RP9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