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恢复平静后的第三日,长安城西的晨雾还未散尽,坊间的百姓便被一阵寒意惊得打了个哆嗦。青砖墙上,一幅幅未署名的山水图悄然浮现,宛如鬼魅般突兀。画中山石扭曲如狰狞的面孔,张牙舞爪;河流流淌着暗红液体,仿佛凝固的鲜血;更诡异的是,画中本该静谧的树木,枝叶竟在无风自动,沙沙作响。
一名老妪好奇地凑近观赏,刹那间,她的双眼翻白,身体剧烈抽搐,口中念念有词:“墨笔落,苍生堕。”紧接着,她疯癫地大笑起来,跌跌撞撞地冲进街巷,撞倒了无数摊贩。消息迅速传开,恐惧如瘟疫般在城中蔓延。李长风闻讯赶来,他伸手触摸画纸的瞬间,一股刺骨寒意顺着指尖首窜脊梁,仿佛触碰的不是纸张,而是千年寒冰。更令他心惊的是,墨迹中隐约浮现出与青铜指环相似的星纹,细密的纹路如蛛网般交织,透着神秘而危险的气息。
“这些画作的技法...”苏婉柔轻抚凤头琴断裂的琴弦,神情凝重。突然,琴身渗出墨汁,如活物般在地面勾勒出蜿蜒的路线,“是失传己久的‘摄魂墨’,唯有混沌墨胎的力量才能催动。”众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循着墨痕,他们穿过曲折的小巷,来到城郊废弃的梨园。
梨园的大门斑驳破旧,“梨园雅韵”的匾额歪斜地挂着,仿佛随时会坠落。踏入园内,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戏台匾额上“镜花水月”西字正在滴血,鲜红的血迹顺着字迹流淌,在下方的石板上积成小小的血泊。后台化妆间内,景象更是诡异——散落着半干的狼毫笔,笔杆上还沾着黑色的墨渍;青纱残片随意地铺在木桌上,随着微风轻轻飘动;而砚台里的墨汁,表面平静,仔细一看,其中竟浸泡着人的指甲,苍白的指甲在墨汁中若隐若现,令人毛骨悚然。
顾长卿翻开从大理寺带来的密档,手背上青筋暴起,声音也微微发颤:“十年前,曾有位擅画妖物的女画师名唤青璃,因画作引发瘟疫被处斩。但行刑当日,她的画具与尸首不翼而飞,案卷记载她的作画习惯...”他突然顿住,目光死死盯着桌上砚台里的墨汁,“与眼前的场景如出一辙。”
夜色如墨,迅速笼罩了梨园。原本就阴森的园子,在黑暗的笼罩下更显诡异。梨园灯笼无风自灭,西周陷入一片漆黑。黑暗中,传来空灵的戏腔,婉转的声音在寂静的园子里回荡,令人不寒而栗。青纱女子踏着碎步,如鬼魅般现身戏台,她手中的狼毫滴着墨汁,在虚空中随意勾勒。她每勾勒一笔,地面便裂开墨色缝隙,缝隙中爬出浑身沾满墨迹的傀儡人。这些傀儡身着官服,面容赫然是朝中重臣,他们眼神空洞,机械地挥舞着手臂,缓缓朝着众人逼近。
“李公子,别来无恙?”女子摘下青纱,露出与星璇七分相似的面容,可眼中跳动着的幽绿鬼火,却透着无尽的阴森与邪恶,“我既是青璃,也是星璇执念所化的残影。”她的声音飘忽不定,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萧云霆大喝一声,挥刀砍向傀儡群。然而,刀锋刚触及傀儡,便被墨汁缠绕,发出“滋滋”的腐蚀声,眨眼间,精铁打造的长刀便失去了锋芒。李长风见状,迅速泼出掺有朱砂的墨汁,试图画出符咒镇住邪祟。可符咒在触及女子的刹那,竟化作灰烬,随风飘散。
千钧一发之际,苏婉柔咬咬牙,将琴弦浸入自己的鲜血。鲜血顺着琴弦流淌,染红了琴身。她深吸一口气,拨动琴弦,琴音骤然变得凄厉,如泣如诉,仿佛来自地狱的哀鸣。血弦震动间,青璃手中的狼毫出现裂纹,细密的裂痕如蛛网般蔓延。与此同时,青璃身后浮现出被锁链束缚的星璇虚影,虚影透明而虚幻,却透着一股坚韧的力量。
“原来混沌墨胎的真正宿主...是她!”顾长卿的双鱼佩突然不受控制地飞向青璃,可在半空便被墨网绞碎,青铜碎片散落一地。青璃见状,发出刺耳的狂笑,她将狼毫刺入胸口,整个人瞬间化作一团墨雾。墨雾中,传来星璇虚弱却坚定的声音:“快毁掉戏台中央的‘墨魂柱’!那是连接墨胎与现世的枢纽!”
话音刚落,戏台轰然倒塌,扬起漫天尘土。尘埃落定后,地底露出一根巨型石柱,柱身刻满正在蠕动的人脸。那些人脸表情痛苦,五官扭曲,仿佛在承受着无尽的折磨。李长风与苏婉柔对视一眼,同时发力。李长风咬破舌尖,以血为墨,在空中奋力书写镇魔咒,每一笔都带着强大的灵力;苏婉柔则专注地弹奏凤头琴,用激昂的琴音震荡共鸣。
在他们的努力下,石柱表面开始剥落,露出内部封存的混沌墨胎碎片。然而,当碎片即将显露全貌时,皇宫方向传来震天巨响——失踪的青铜指环不知何时落入当今圣上手中,皇帝正用指环叩击传国玉玺,准备写下新的诏书。长安城的天空瞬间被墨色笼罩,乌云翻滚,电闪雷鸣,一场比星渊之乱更可怕的劫难,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RPK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