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分析室内的空气,因为最新发现的线索而变得更加凝重。周淮写给林诚父亲的信件 ,以及林诚早期笔记中那些关于“记忆修正”和“净化父亲”的呓语 ,共同指向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猜测:林诚的父亲林建国,不仅仅是周淮早期的“特殊病人”,更极有可能是周淮 进行意识采集或记忆重塑实验的…第一个或早期的实验对象!
这个猜测,如同在林诚扭曲人格的拼图上,补上了最关键,也最黑暗的一块。它解释了林诚 对“容器计划”近乎病态的执念,也揭示了他从一个对技术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一步步滑向罪恶深渊的心理轨迹。
“如果林建国真的是周淮的早期实验对象,”闻溪的声音在安静的分析室中显得格外清晰,“那么,林诚当时所承受的心理冲击,以及他对这件事的认知和解读,将是理解他后续行为的关键。”
技术团队立刻对林诚的早期笔记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分析,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关于他如何看待周淮实验的线索。
在那些泛黄的纸页上,除了对技术的痴迷和对“完美”的渴望,研究人员发现,林诚 在提及周淮的研究时,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近乎崇拜的语气。他将周淮视为“超越时代的先知”,将那些在常人看来极度危险和不人道的实验,描述为“探索意识新疆域的伟大尝试”。
“他似乎完全认同,甚至...…美化了周淮的极端理念。”心理专家在分析了林诚的笔记后,得出了令人不安的结论,“在他的认知中,为了追求所谓的‘意识进化’或‘记忆永存’,牺牲个体的意志甚至生命,都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必要的。这种认知偏差,很可能是在他目睹或参与了对他父亲的实验后,逐渐形成的。”
“林诚的父亲,林建国,他当时的具体病情或状况是怎样的?”陈默问道,“周淮的实验,又对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问题,警方暂时还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林建国的医疗记录早己散佚,而他本人对此也讳莫如深。但从林诚笔记中那些关于“净化”、“修正不完美片段”的描述来看,林建国当时的精神状况,恐怕非常糟糕。他可能饱受某种精神疾病的折磨,或者…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他的记忆和人格出现了严重的混乱或缺陷。
“周淮的实验,无论其声称的目的是‘治疗’还是‘研究’,对于林建国这样的‘病人’来说,都极有可能是一场灾难。”闻溪的语气带着一丝沉痛,“而林诚,作为一个旁观者,甚至…可能的参与者,他所看到的,很可能并非父亲病情的缓解,而是…更加剧烈的痛苦,更加混乱的意识,甚至…人格的彻底瓦解。”
正是这种惨痛的经历,或者说,被林诚以扭曲的方式解读和合理化的经历,在他心中种下了更深的执念。他可能将父亲的“失败”,归咎于技术的“不完美”,或者…实验的“不彻底”。
“这或许也能解释,夏禾现在所经历的某些症状的来源。”李工突然想到了什么,“如果林建国是早期实验对象,那么周淮和林诚从他身上获取的关于意识波动、记忆编码的原始数据,很可能成为了构建‘回声空间’的基础。夏禾作为‘共鸣体’,她所感受到的痛苦和恐惧,或许…部分源于林建国当年残留的…意识碎片或创伤记忆。”
这个推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不寒而栗。罪恶的链条,竟然如此绵长而诡异。
随着调查的深入,林诚在技术方面的成长轨迹也逐渐清晰起来。他并非一开始就是周淮 计划的核心人物。在最初阶段,他更像是一个拥有特殊天赋的技术助手。
他在“新星科技”短暂的工作经历,让他接触到了早期生物识别和数字存储技术。这些在当时看来尚不成熟的技术,却成为了他日后将周淮那些天马行空的理论和心理学概念,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技术方案的关键。
“周淮更像是一个...…概念的提出者和方向的引领者。”一位参与案件分析的技术顾问评价道,“而林诚,凭借他对数字技术的敏感和天赋,以及他那种不计后果的偏执,成为了那个将‘蓝图’变为‘现实’的关键执行者。可以说,没有林诚,周淮的‘容器计划’,很可能永远停留在理论层面。”
从最初可能只是为了“拯救”或“修正”父亲的记忆,到后来对“回声空间”的疯狂构建,林诚 的执念,在周淮的影响和自身心理扭曲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深化和变异。
他不再满足于仅仅“保存”或“修复”个体的意识,而是逐渐演变为对“完美意识”的病态追求,甚至渴望实现对全人类意识的…完全掌控和“格式化”!“他想成为‘神’。”闻溪的语气冰冷,“一个能够定义‘完美’,清除‘缺陷’,重塑所有意识的…数字神明。”
这种病态的野心,让他从一个可能值得同情的、背负着家庭创伤的年轻人,彻底沦为一个冷酷无情、践踏生命尊严的恶魔。他不再仅仅是周淮的帮凶,而是成为了这桩罪恶理念的技术实践者、深化者,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超越者和继承者。
就在团队对林诚心理异变过程的讨论逐渐深入,试图勾勒出他完整犯罪画像的时候,负责梳理林诚早年经历和他与周淮早期合作所有线索的技术团队,再次有了惊人的突破!
他们在一个被林诚加密隐藏的、存储于旧电脑硬盘深处的文档里,发现了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记录!
那份文档的创建时间,恰好是林诚从“新星科技”离职后不久,也正是他履历空白期,深度参与周淮早期研究的关键时期。
文档的内容,并非实验报告或技术参数,而更像是一段...…私密的、充满了强烈情绪的日记!
林诚用一种极为隐晦和跳跃的笔触,记录了他…亲眼目睹周淮对他父亲林建国进行某次关键实验的过程!
虽然具体的实验细节语焉不详,充满了暗示和象征性的描述,但字里行间,却清晰地流露出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震撼!以及...…似乎无法察觉,却又真实存在的病态兴奋和着迷!
他写道:“父亲的眼神....…空洞...…却又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光…刺眼的光…在脑海中…回声…那些破碎的…扭曲的…正在被…剥离…重组…”
这些破碎的句子,描绘出一幅令人不寒而栗的画面。周淮的实验,似乎对林建国的意识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冲击和改变。
而在这段令人不安的记录的最后,林诚用一种近乎狂热的、带着强烈占有欲的语气,写下了几行总结性的文字:
“父亲的‘回声’…是先行者的悲歌…是未完成的杰作。那些凡夫俗子…永远无法理解它的伟大和…美丽。”
“但…我会。我能感受到…那份残缺中的…‘完美’的潜力。”
“我将…完善它。我将超越…所有束缚。我将创造…真正的…‘容器’!”
这几句话,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劈开了所有的迷雾!
它以最首接、最赤裸的方式证实,林诚不仅仅是周淮早期实验的参与者,他甚至将自己的父亲,视作是一件…“未完成的杰作”!
而他现在对“容器计划”和“回声空间”的狂热追求,并非仅仅是为了弥补过去的遗憾,或者实现某种空泛的理想!
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完成这项基于他父亲的、扭曲的“遗产”!
他要以他父亲的“残缺”为起点,以周淮的理论为蓝图,创造出他眼中那个病态的、所谓的…“完美容器”! 一个能够彻底掌控、重塑、甚至“完美化”人类意识的…数字囚笼!林诚 真正的、也最终极的目的,在这一刻,昭然若揭!他要通过“容器计划”,实现对人类意识的终极掌控和所谓的“完美化”,将所有他认为“不完美”的意识,囚禁或重塑在那个由他一手打造的、冰冷而恐怖的…数字“回声空间”之中!
一股彻骨的寒意,瞬间席卷了整个分析室。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早己彻底疯狂,并且拥有着将疯狂付诸实践的可怕能力的…恶魔!
作者“玥亮姐”推荐阅读《失语者们》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RR6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