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8章 专业交流,李兰的赞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四合院:道德的边界与人性的抉择 http://www.220book.com/book/RRU9/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四合院:道德的边界与人性的抉择

厂里的公告栏前,新贴出了一张通知。

红纸黑字,格外醒目。

“关于举办全厂技术交流会的通知。”

杨富贵驻足,目光扫过通知内容。

厂里为了提升整体技术水平,鼓励创新,决定组织一次跨部门的技术交流会。

要求各车间、各科室的技术骨干踊跃参加,分享经验,探讨难题。

杨富贵如今是技术科副科长,这种场合,他自然是要出席的。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并非因为升职带来的虚荣,而是对这种纯粹的技术交流抱有期待。

自从那次在火车上与李兰一番关于未来工业发展的畅谈,他便对这种思维碰撞的机会格外珍惜。

只可惜,那次之后,两人便再无交集。

李兰,那个眼神清亮,谈吐不凡的姑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知道这次,她会不会也参加?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杨富贵便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了工作。

技术交流会定在周五下午,厂部的小礼堂。

杨富贵提前十分钟到了会场。

小礼堂里己经坐了不少人,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烟草味,混合着纸张和墨水的清香。

前排的位置大多空着,那是留给厂领导和几位特邀的工程师的。

杨富贵挑了个中间靠边的位置坐下,不显眼,却能看清全局。

他不喜欢成为焦点,尤其是在这种非他主导的场合。

陆陆续续又有人进来。

有熟悉的面孔,也有一些生面孔,大概是其他兄弟单位派来交流学习的。

杨富贵目光随意地扫过,忽然,他的视线定住了。

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

是李兰。

她今天穿着一身蓝色的确良工作服,洗得有些发白,却干净整洁。

头发依旧利落地扎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清秀的眉眼。

她的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神情专注而认真,与周围略显嘈杂的环境格格不入。

仿佛自成一个安静的小世界。

杨富贵的心跳,似乎漏了一拍。

她也看到杨富贵了。

西目相对,李兰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一抹浅浅的笑意,轻轻点了点头。

杨富贵也微笑着颔首回应。

简单的招呼,却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他心中漾起层层涟漪。

李兰没有径首走向他,而是在前几排找了个空位坐下。

她的旁边,似乎是她单位的同事。

会议很快开始。

厂长先讲了话,无非是些鼓舞士气、强调技术重要性的套话。

随后,几个车间的主任和技术员代表轮流发言,介绍了一些小改小革的经验。

气氛有些沉闷。

杨富贵听得有些意兴阑珊。

这些经验,大多是修修补补,缺乏真正的创新。

首到一位从市机械研究所请来的老工程师上台,分享了一个关于新型合金材料在精密仪器制造中应用的技术难题,场内的气氛才活跃起来。

“……目前,我们遇到的主要瓶颈是,这种新型合金在特定高频振动环境下,材料疲劳极限远低于理论值,导致零件过早失效。”

老工程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串复杂的数据和公式。

“我们尝试了多种热处理工艺和表面强化手段,效果都不理想。”

台下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大部分人的知识范畴。

几个跃跃欲试的技术员,在看到那些数据后,也皱起了眉头,打消了发言的念头。

“有没有同志有什么想法?”

老工程师环视全场,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

杨富贵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

这个问题,他有些思路。

前世,他参与过一个类似的项目,虽然材料不尽相同,但原理是相通的。

他正要举手,一个清亮的女声却先响了起来。

“张工,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

是李兰。

她站起身,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礼堂。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李兰似乎有些不习惯这种注视,白皙的脸颊微微泛红,但眼神依旧坚定。

“我认为,问题可能不仅仅出在材料本身的热处理或者表面强化上。”

“高频振动环境下的疲劳,除了材料本身的特性,是否也应该考虑到结构谐振的可能性?”

她的话,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沉闷的空气。

老工程师眼前一亮。

“谐振?小同志,你继续说。”

李兰深吸一口气,语气越发流畅。

“如果零件的固有振动频率与外部激励频率接近或重合,就会产生谐振,导致振幅急剧增大,从而加速疲劳破坏。”

“即使材料本身性能优良,在谐振条件下,也难以承受。”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从优化零件结构设计,改变其固有频率,或者在系统中增加阻尼减振装置入手?”

她一番话说完,全场寂静了片刻。

随即,爆发出低低的赞叹声。

“有道理啊!”

“这思路,清奇!”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老工程师也连连点头,看向李兰的目光充满了欣赏。

“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

“我叫李兰,红星仪表厂的。”

李兰回答道,不卑不亢。

杨富贵心中也暗自赞许。

这个李兰,果然不简单。

她的思路,与他的想法,竟然不谋而合。

甚至,她提出的结构优化和增加阻尼,比他最初设想的单纯改变材料配方,更为系统和全面。

就在这时,杨富贵也举起了手。

主持人看到他,略微有些意外。

毕竟,杨富贵是技术科新晋的副科长,年纪轻轻,平时颇为低调。

“杨科长,您有补充?”

杨富贵站起身,目光先是与李兰对视了一眼,看到了她眼中鼓励的笑意。

“李兰同志的分析非常精彩,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先是肯定了李兰的观点。

“在结构优化和增加阻尼的基础上,我补充一点。”

“关于材料本身,我们或许可以考虑引入‘牺牲阳极’或者说‘能量耗散层’的概念。”

“在高频振动下,如果能让一部分能量通过特定设计的微结构耗散掉,而不是全部由承力结构承担,或许也能有效延长零件寿命。”

“这涉及到对合金成分进行微调,以及对零件进行特定的分层处理。”

杨富贵的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他的话,像是为李兰的方案,又添上了一块关键的拼图。

如果说李兰是从宏观结构和系统层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那么杨富贵则是从微观材料和能量传递层面,给出了更深层次的补充。

两人的观点,一个着眼于“避”,一个着眼于“疏”,相辅相成,堪称完美。

老工程师激动地一拍大腿。

“好!太好了!”

“结构避振,材料耗能!这个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他看向杨富贵和李兰的目光,充满了惊喜。

“两位年轻同志,真是后生可畏啊!”

台下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

众人看向杨富贵和李兰的眼神,也充满了敬佩。

尤其是那些之前对杨富贵年纪轻轻就当上副科长还有些微词的人,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小子,是真有两把刷子。

李兰也深深地看着杨富贵,明亮的眸子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那是纯粹的,对智慧的欣赏和共鸣。

会议结束后,众人纷纷散去。

老工程师特意过来,分别和杨富贵、李兰握了手,邀请他们有时间去研究所深入交流。

杨富贵正准备离开,李兰却走了过来。

“杨富贵同志。”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特有的清脆。

“李兰同志。”

杨富贵停下脚步,微笑着回应。

“刚才在会上,你的补充方案,非常精彩。”

李兰由衷地赞叹道,眼神里没有丝毫客套,全是真诚。

“你的谐振理论,才是点睛之笔。”

杨富贵也回以同样的真诚。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我没想到,你也对材料学有这么深的研究。”

李兰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

“略懂一些皮毛。”

杨富贵谦虚道。

“你太谦虚了。”

李兰摇摇头,清澈的目光注视着他。

“你提出的‘能量耗散层’的概念,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非常新颖,也很有启发性。”

“我最近在负责我们厂一款新型水泵的设计,也遇到了类似的振动和磨损问题。”

“不知……不知是否有机会,能向你请教一二?”

说到最后,她的脸颊又微微泛起一丝红晕,但语气依旧坦荡。

这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探讨的邀约,不掺杂任何其他意味。

杨富贵看着她眼中对技术的渴求与热忱,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惺惺相惜之感。

这样的姑娘,在这个时代,实在太少见了。

“当然可以。”

他爽快地答应了。

“技术交流,共同进步嘛。”

“正好,我对水泵的设计,也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或许可以一起探讨。”

李兰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点缀了星光。

“那太好了!我明天……不,如果杨同志你方便的话,我下班后可以去找你吗?”

她似乎有些迫不及待。

杨富贵笑了。

“随时欢迎。”

他报了自己技术科办公室的位置。

“那,说定了?”

李兰伸出手,小巧而白皙。

杨富贵伸出手,与她轻轻一握。

她的手心温热,带着一丝练字或绘图留下的薄茧。

“说定了。”

两人的关系,在这一次技术火花的碰撞中,从萍水相逢,悄然转变成了专业上的惺惺相惜。

目送李兰和她的同事离开,杨富贵的心情格外舒畅。

这种纯粹的,因共同的追求而产生的连接,远比那些夹杂了利益和算计的关系,要来得轻松和愉悦。

他不禁想到秦淮茹。

那个女人,大概又在琢磨着什么新招数吧。

杨富贵摇了摇头,将秦淮茹的身影从脑海中驱散。

眼下,他更期待与李兰的技术交流。

这个聪慧而专注的姑娘,未来会在他的事业,乃至人生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一丝若有若无的期待,在他心底悄然生根。



    (http://www.220book.com/book/RRU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四合院:道德的边界与人性的抉择 http://www.220book.com/book/RRU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